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张震:不断提升广州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水平

南方+ 记者

肇庆是粤港澳大湾区的绿色生态之城,也是大湾区连接大西南的枢纽门户城市。当前,肇庆正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加快建设珠三角核心区西部增长极和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新都市。

肇庆应当如何“向东看、向东赶”拥抱广州都市圈,如何立足自身优势深化与广州佛山两地合作?南方日报专访了广东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城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震博士。

南方日报:在广州都市圈城市内,肇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张震:肇庆在粤港澳大湾区内森林面积最大、森林覆盖率最高,作为广州都市圈北部环城生态屏障以及西江生态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然成为广州都市圈“一屏一湾两廊多点”自然生态格局的重要支撑,有潜力也有能力肩负起“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排头兵”的重任。

另外,在肇庆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本,实现制造业当家,着力构建具有肇庆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过程中,伴随着小鹏汽车、瑞庆时代、理士电源等企业先后入驻,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不断强化,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依靠优良自然资源禀赋、优越制造业基础和相对丰富的人力资本,呈现较强综合发展潜力,能够肩负起广佛产业有序转移和协同创新合作,在构建广州都市圈外圈层的主要产业平台和区域重大战略性创新平台方面具有一定优势,逐渐成为打造多中心都市圈内圈层的重要支撑点。

南方日报:肇庆应当如何积极融入广州都市圈的发展?

张震: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印发《广东省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指引》,明确指出要加强广清、佛肇和跨省边界地区产业深度对接;推动佛山大型产业集聚区(佛北战新产业园)、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协同建设,佛山高新区(南海园、三水园)、肇庆高新区、金利高新区联动发展,这为肇庆融入广州都市圈发展指明了方向。

广州、佛山、肇庆山水相连,良好的区位优势和高质量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为肇庆承接广佛产业转移和广州都市圈核心区域外溢成果提供了基础条件,也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全面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后备发展空间。一方面,广州都市圈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全面打造“一点两地”,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实力,扩大发展腹地。

另一方面,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必然需要像广州都市圈这样的都市圈、城市群来分担产业发展的相应任务。肇庆应当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大力提升综合立体交通网络、高质量打造西江内河航运枢纽中心,主动构建内河、外海联通的大湾区国际物流网络,积极打造连接大湾区、辐射粤东西北乃至大西南的区域物流枢纽。同时,应紧紧把握大型产业集聚区建设和产业转移的“东风”,围绕新能源汽车、汽车零部件等产业,强化产业链配套协作以及产业平台共建,加快建设成为广州都市圈重要的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集聚区及新兴产业区。

南方日报:肇庆应当如何深化与广州、佛山两地合作?

张震:广佛肇一体化发展由来已久,伴随着经贸互济、产业互补不断发展,广佛能级不断攀升,肇庆发展机会增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肇庆锚定建设珠三角核心区西部增长极和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新都市这两个发展定位,应重点集聚推动制造业当家和“百千万工程”,不断深化拓展与广州、佛山在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乡村振兴等领域的多元化合作,全面打造“广佛肇生活圈”,不断提升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水平。

延伸阅读

向东看、向东赶!看肇庆如何融入广州都市圈  

南方+记者 卢逸轩

编辑 李志颖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