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东看、向东赶!看肇庆如何融入广州都市圈

南方+ 记者

肇庆东站至广州高铁每日往返班次增至171趟、2022年以来引进广州、佛山制造业项目175个、建立起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工作机制……

2022年8月,《广东省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指引》公布,肇庆市东南板块的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区、四会市纳入广州都市圈。

指引公布以来,肇庆坚定不移“向东看、向东赶”,积极融入广州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纵深推进与广州、佛山融合发展,在交通、产业、民生、生态领域合作亮点不断,加快建设珠三角核心区西部增长极和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新都市。

肇庆城区航拍。 南方拍客 梁亮 供图

肇庆城区航拍。 南方拍客 梁亮 供图

服务+交通

加速“软硬”联通

日前,第一届大湾区现代轨道交通技术学术论坛召开,广州地铁集团总经理刘智成透露,广州地铁将通过增设联络线,未来可实现肇庆1小时直达广州核心区域。

肇庆其实很近。近年来,肇庆不断推进都市圈交通基础设施硬联通,加快构建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着力构建对接大湾区一小时、广佛肇半小时、市域一小时“三大交通圈”,推进“东融西联”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逐年推动融湾的“6铁、5高、9干、2枢纽”等重点项目建设。

肇庆东站。 南方拍客 芩永龙 供图

肇庆东站。 南方拍客 芩永龙 供图

以轨道交通为例,随着贵广高铁、南广高铁、广佛肇城际等建成通车,肇庆市的铁路里程达到336.1公里。目前从肇庆东站乘坐高铁、动车出发,可实现20分钟到佛山、40分钟到广州、1小时到深圳,1小时20分钟到香港,大大缩短肇庆与兄弟城市的时空距离。

如今,肇庆东站至广州高铁每日往返班次达171趟,广佛肇城轨肇庆至佛山西每日往返班次达52趟,基本实现公交化。车票已串联起城市好友圈,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高速流转,优质创新要素融合碰撞,让“8点肇庆出发,9点广佛上班”的跨市快速通勤成为现实,“双城候鸟”不再受限。

西江黄金水道。 南方拍客 梁亮 供图

西江黄金水道。 南方拍客 梁亮 供图

一头连着绿色建材资源,一头连着都市圈核心市场,西江黄金水道是肇庆水运物流的“大动脉”。肇庆依托西江肇庆段全境达到内河I级(3000吨级)标准的航运条件,高质量打造西江内河航运枢纽中心,重点推进总投资达41.6亿元的封开长岗、德庆悦城、九市、新区新基湾4个码头建设。此外,肇庆还以广湛铁路、广茂铁路货场落户为契机,规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多式联运现代化物流园区,打造广州都市圈高端物流枢纽。

城市互联互通需要拉近时空距离以外,更要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打通机制上的软联通。肇庆推进泛珠三角区域“跨省通办”和省内跨城通办,已实现818项事项“跨省通办”, 1650项事项“跨城通办”,并推动395项高频涉企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视频办”,运用“可视化”技术提供咨询导办、在线辅办等服务。作为肇庆“东大门”的四会市,已经和广州市天河区、佛山市三水区实现实体大厅“跨城通办”。

肇庆还联动推进卫生健康养老资源共享,推进各类养老机构与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就近就便、互利互惠原则,开展转诊、巡诊和就医绿色通道等多种形式的协议合作,形成医疗养老联合体,截至2022年底,全市共有医疗养老联合体72对,同步实现医保业务异地就医报销或结算全流程“网上办”“码上办”“不见面办”,方便都市圈内居民异地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分工+互补

实现产业协同发展

在广东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下称“肇庆集聚区”)市管起步区,基础及配套设施项目施工热火朝天,连片熟地挂牌待拍,项目可“拎包”进驻。今年以来,市管起步区新引进产业项目30多个,计划投资额136.8亿元。

广东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四会市供图。

广东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四会市供图。

4月签约落地的广州正创新零售智慧制造综合产业园(肇庆)项目就是其中之一。该项目总投资近20亿元,集生产、制造、研发、集采装配、智能分拨、展览展示等功能于一体,预计将在两年后建成达产,亩产超过800万元。

公司执行总裁王小虎介绍,新零售企业主要依托供应链上下游的整合能力,而肇庆集聚区是一个生产制造供应链紧凑的园区,离湾区供应商和客户都很近,企业在此可以加快生产流通环节,降低成本。“我们将会把肇庆产业园项目打造成为华南地区的示范项目,不少上下游的头部企业也将跟随我们的脚步来到肇庆。”王小虎说。

从电池到电机,从轮胎到底盘,从压铸、传感到动力总成,从零部件到整车,肇庆已形成一条完整的新能源汽车生产链条,实现“足不出市”即可造车,不少广佛的汽车企业也因虹吸效应来到肇庆。

“5月初次沟通,6月敲定签约,现在牌照都快要到手了。”广州精特汽车紧固件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余浩前表示选择肇庆是企业乘势而上的决定。广州精特多年专注于汽车零部件行业,与高要、肇庆高新区企业联动密切,即将落户肇庆集聚区。“我们将在肇庆全面升级产品,实现从二级供应到一级供应跨越,将客户从全国拓展至全球。”余浩前对项目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2022年以来,肇庆共引进广州、佛山制造业项目175个,占引进制造业项目总数的48.9%。“立足产业比较优势,强化分工协作,肇庆和广州、佛山产业在集聚区不断交汇。”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肇庆集聚区将打造成为联动广佛产业集聚发展的“桥头堡”,主动接受广州都市圈优势产业资源外溢。肇庆还将推动都市圈产业优势互补、合理分工、一体化发展,强化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链与广佛的上下游配套协作,联合打造“广佛研发孵化+肇庆加速、肇庆落地”“广佛肇整车+肇庆汽配”产业协同发展格局。

联防+联治

生态环境共保共治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空间面积最大、生态资源最丰富的城市,肇庆以鼎湖山、烂柯山等重要山林生态空间为依托,积极开展西江、北江生态廊道建设,加快水源地保护和河道生态修复,持续提升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核心功能,共同保护广州都市圈“一屏一湾两廊多点”自然生态格局。

肇庆一河两岸风光。 南方拍客 梁亮 供图

肇庆一河两岸风光。 南方拍客 梁亮 供图

肇庆成立了西江生态环境保护专班,积极联合相关职能部门,会商各项治水工作,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大环保”治水工作格局。2022年,肇庆市8个国考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100%,劣Ⅴ类比例为0,国考断面水质在全国337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22位,全省排名第一。

广州都市圈内城市山水相连、河湖相通、生态相依,各地修好内功的同时,区域联建联防联治也取得实效。

如今,肇庆与佛山已签订《佛肇跨市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合作协议》,建立了同水共责、协同合作、有序有效应对突发水污染事件的应急联动工作机制。共同防范跨市流域水污染,应对和处置跨市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推进西江等相关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的联防联控工作,确保区域环境安全。四会与肇庆高新区已初步与佛山三水形成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并按年组织交叉执法行动。

广佛肇清云韶六市定期举行联席会议,就跨区域环境污染联防联治及环境风险防范开展专题研讨,围绕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保障区域环境安全的共同目标,在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区域大气联防联治、跨界水环境保护、固体废物处置、环境联合执法、环境监测合作等进行会商,切实推进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从交通硬联通到公共服务软对接,从产业互补协作到生态环境共保共治,肇庆融入广州都市圈的步伐正不断加快。

延伸阅读

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张震:不断提升广州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水平  

南方+记者 施亮

编辑 李志颖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