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深圳,还需要哪些智慧? | 21城21问

南方+

本文收录于专辑#南方读+#

助力聋哑人有效沟通的“可识别手语背心”、帮助垃圾分类的“智能垃圾桶”……这些充满想象力和人文关怀的设计,出自哪些设计师之手?

答案也许会令你意外:它们都来自深圳的小学生。

有人说,深圳遍地“爱迪生”,此话不假。

2021年,深圳市专利授权量27.92万件,连续4年位居全国榜首;2022年, 深圳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37.9件,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8倍,PCT(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申请量15892件,连续19年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

这一切无不印证着深圳的“聪明”。而要担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历史使命与时代重托,为中国式现代化“打样”,聪明的深圳还需要哪些“智慧”?

00:51

聪明的深圳,还需要哪些智慧?

清醒的智慧

从“三天一层楼”的高光带,到因创新发展而“鹏城”万里,深圳“长红”的背后,有对时势机遇的敏锐把握,活力迸发的优越基因,“闯创干”的精神气质。但要满足对“先行示范”的期许,深圳同样需要日省吾身的勇气,坚定清醒的智慧。

以创新为剖面,深圳有底气——企业领跑、科研院所发力、个人高度参与的创新模式,长期以来发挥着“CPU”(中央处理器)作用;由产业创新牵引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这种市场驱动、需求导向,使创新成果既新又实,更具价值。

然而,深圳也有短板——支撑力强的重大科研平台尚在孵化期,顶尖人才和高端研发团队相对不足,大科学设施布局较晚,世界一流大学仍在培育。

比如,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上,深圳与北京、上海以及临近的广州都还有着一定差距。在高校建设方面,这些年虽然急起直追,但与城市发展速度相比,还是显得缓慢了些。

“企业强势、学界弱势”“重后端、轻前端”,这是对深圳创新现状的普遍“诊断”,直接导致了“聪明城”在基础研究、 前沿原创和前瞻性研究上仍存在短板,对解决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支撑力度仍显不足。

补齐短板,成为深圳升级“智慧大脑”的关键。

乘着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重点布局的东风,深圳首先是“搭台”——国家实验室建设步伐加快推进,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实验室集群逐步形成。青年科学家颜宁任职的深圳湾实验室、深圳医学科学院(筹),就是在此背景下生根发芽的。

其次是“补课”——为了提升高等教育的实力,除了做强深圳大学等本土高校,北大深研院、哈工大(深圳)、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等“新血液”不断注入;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也为深圳添了一把“智慧之火”,同时,为自身拓展了生源,扩大了科研成果转化的空间。

再就是“布局”——着眼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8K(超高清视频技术)、人工智能、区块链、医疗器械、卫星等重点产业,从“全布局”到“精布局”,更多深圳创新“细胞”焕发出勃勃生机,逐步打破一些核心技术垄断,具备了更多站上世界舞台的底气。

更关键的是“引凤”——“追梦之城”发挥着“强磁场”作用,通过前沿科学交叉研究平台和功能性科研平台建设,锁定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人工智能等领域和方向,让“最强大脑”在此激扬智慧,成为全球人才的“栖息地”。

深圳不断升级“智慧大脑”。南方+记者 朱洪波 摄

深圳不断升级“智慧大脑”。南方+记者 朱洪波 摄

共情的能力

优渥的环境, 一直以来被看作深圳城市竞争力的“杀手锏”。昔日的边陲小镇,诞生了华为、腾讯、中兴、TCL、比亚迪等首屈一指的大公司,截至2023年3月,深圳商事主体已突破400万户。

企业成长,离不开城市养分供给,需要一份对企业的生存发展的共情,形成共荣共生的默契。

进入21世纪第三个十年,曾经的“工业第一城”迎来新的现实问题。2005年,深圳第二产业地区生产总值占比为52.4%,2022年,这一数据降至38.3%。据估算,从2012年到2021年,深圳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下滑了约10%。这期间, 一些知名制造业企业选择外迁。这其中,也许有更高层面的设计考量,也有他们对土地、生活等成本上升的现实顾虑。

在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教授袁易明看来,制造业始终在深圳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主体推动作用。作为创新型城市,如果制造业不强,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在地区生产总值迈向4万亿的关口,深圳重提“工业立市”“制造强市”的口号。共情企业需求的诚意,更要落到行动的能力上。

深圳直指要害,向天要地,破产业空间难题。

优质产业空间是稳住制造业的“金字招牌”。但深圳,寸土寸金。一些新兴产业久久无法落地,就在于无地可落。比如,动力电池这个风口行业,需要很大面积的厂房。

一场由内至外的革新改变了创新生产格局。打造“摩天工厂”:2023年6月14日的一场项目现场推进会传递了信息,深圳市20个先进制造业园区土地整备,准备实施“工业上楼”厂房空间建设计划,百米装配式“摩天工厂”呼之欲出。聚合“白大褂”和企业家:在光明科学城国内首创的“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穿白大褂的研发人员和穿西服的企业家老板同处一楼,实现研究与企业孵化的聚合。“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打通科研向产业转化的关键环节。

全国首个全装配式“摩天工厂”深圳坪山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在这里,汽车可“搭电梯”开上17楼。

全国首个全装配式“摩天工厂”深圳坪山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在这里,汽车可“搭电梯”开上17楼。

深圳抓住关键,花式留人,激发“第一资源”活力。

承载超2000万人口的深圳,下决心破解住房困局,让更多新市民、青年人、科创人才不再“为房所困”。截至2022年底,深圳已供应保障性住房65.1万套(间),覆盖了约150万人。在深圳,保障性住房“跟着产业园区走、跟着大型机构走、跟着轨道交通走、跟着盘活资源走”,这一战略加大了建设筹集力度,也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不仅如此,深圳“工业上楼”的一个园区,就犹如一座城。比如,在宝安区新桥东先进制造产业园,园区内高标准规划了居住产品、商业设施,配套教育资源,集生产、研发、办公、居住等于一体,既有生产,也有生活,更有生态。

领飞的果敢

对于深圳而言,前方又是熟悉的“无人区”。从跟飞到领飞,孤独感会成为常态,不确定也是唯一的确定。

波士顿咨询公司董事总经理、全球合伙人,深圳市先行示范区专家库专家郭屹,曾给予深圳“最大的长处是速度”且效率效能都是“典范”的高度评价。他认为:“越来越难给深圳找到一个一眼就觉得这是一个标杆的标杆了,因为深圳自己本身也变成一个标杆。”

在波动的经济周期中,深圳制造奋勇前行,产业链合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南方+记者 朱洪波 摄

在波动的经济周期中,深圳制造奋勇前行,产业链合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南方+记者 朱洪波 摄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连续发布全球创新指数,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自2020年起,连续三年位居第二,仅次于东京—横滨科技集群。

站在推动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新维度上,深圳领飞需要更果敢。深圳要果断把握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阵地的机遇,朝着建设产业创新高地的目标奋斗,更要向着建设源头创新地的梦想奔赴。

深圳领飞需要更强韧:如今,更多的变量在交织,全球产业博弈和调整节奏加快,传统的经贸冲突正在演化为更深层次的科技、产业之争。工业基本盘之稳,始终是深圳经济保持韧性、持续向好的关键。

深圳领飞需要更融合。强化与粤港澳大湾区科研机构间的协同合作,是深圳振翅高飞的可循路径。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圳正在探索一条“共享创新要素、构建生态融合型创新”的新路子。

……

未来天高,任大鹏展翅!

深圳正用自身的“闯”与“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蹚路创新,焕发出热烈升腾的时代气象!

参考文献:

[1] 深圳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EB/OL]. (2023- 05-08)[2023-06-26].http://tjj.sz.gov.cn/gkmlpt/content/10/10577/mpost_10577661.html#4222.

[2] 要创新,为什么不去深圳?[EB/OL].(2021-11-22)[2023-06-26].https://mp.weixin.qq.com/s/HIUNiMGvkvgI3K7vOY8z3g.

[3] 汪云兴,何渊源.深圳科技创新:经验、短板与路径选择[J].开放导报,2021(5):86-94.

[4] 李蓬实.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深圳创新能力研究[J].城市观察,2019(4).DOI:10.3969/j.issn.1674-7178.2019.04.003.

【撰文】话题研究员 朱丹 曹斯 纪蓓 孙梦圆 马芳 

【海报】刘子葵

【视频】陈明记

【运营】麦小华 董晨晨

【本期统筹】纪蓓 谭亦芳 甘雪明 曲广宁

【本期策划】曹斯 林焕辉 郑佳欣

南方+编委会出品


【开栏语】

6月20日召开的中共广东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明确了“锚定一个目标,激活三大动力,奋力实现十大新突破”的“1310”具体部署,强调全省各地各部门要按照这份施工图、任务书,一锤一锤接着敲、一件一件钉实钉牢,全力把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变成广东以高质量发展为牵引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具体行动和实际成效。

国家是大写的城市,城市是小写的国家。牢牢把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总要求,聚焦广东21个地级以上市的发展实际与重点课题,南方+经过前期3个月的调查研究,依托实地采访、人物对话、文献研究等方式,策划推出“21城21问——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微调研”融合报道,以微观视角、锐度观察,为城市画像,为发展助力,为时代特写,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鼓与呼。

【更多篇目】

广州,还有“实”力吗? | 21城·21问

编辑 朱丹
校对 曹柏英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