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收录于专辑#南方读+#
有人说,广州变了。
长期以来的“最强省会”,近几年接连面对“跌出一线城市”“经济失速”的质疑。
也有人说,广州没变。
人山人海、车水马龙是常态,“千年商都”繁盛依旧。2023年,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法国总统马克龙先后到访,广交会成功举办,让广州“高光”不断。
6月初,力箭一号遥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一飞冲天。这是“广州造”火箭的首次亮相,吸引了全球目光。
纵观城市发展进程,实力代表着前驱的动能、抗压的韧劲。广东省委2023年6月20日公布的“1310”具体部署,明确提出“要始终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在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取得新突破”。如果来一次自我透视,广州的实力考量,更多聚集在制造业能不能当家,产业脊梁够不够硬,能否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领跑。
今天,在全国城市竞争力坐标系中,广州还有“实”力吗?在“标兵渐远、追兵日近”的压力下,广州还有韧劲吗?
广州,还有“实”力吗? | 全息明信片·新的广东
广州,还行不行?
2023年一季度数据公布时,对广州的质疑便再度袭来。
第一季度,广州地区生产总值为6963.92亿元,同比增长1.8%。
这样的增速,不仅不及全省、全国平均增速水平,在排行榜里全国前20的城市中,也处于倒数行列。
再往前看,2022年广州地区生产总值为2.88万亿元,同比增长1.0%,排名全国第五,总量已经居于北京、上海、深圳、重庆之后。
从曾经的“北上广”,到“北上深广”,再到“北上深重广”,网上不乏广州“跌出一线城市”的议论。
千年商都,闻名于世。今日广州,实力几何?什么在左右广州的经济走势?答案是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
广州第一季度不如意的数据跟第二产业的低迷有很大关系。
第一季度,广州工业生产处在承压恢复的短期阶段之中,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以下简称“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5.8%。不过,2023年3月全市工业生产形势加快改善,当月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
工业承压的主要原因来自市场需求不足,第一季度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2%,电子产品制造业同比下降8.9%。这是广州的两大支柱产业,其短时不景气造成了全市的工业增长动力不足。
但同时可以看到的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在2022年倍增的基础上,工业产值、产量同比分别增长71.1%和88.9%;部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增势较好,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同比分别增长27.2%、14.3%。
加拿大学者瓦科拉夫·斯米尔指出:“制造业是技术进步的基本源泉,也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
在传统支柱产业受到需求下降、产能过剩等因素影响而下滑时,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生物医药等“新引擎”正在发动,“V型反弹”趋势已经显现。
广州国际生物岛集聚了超500家生物医药企业以及广州实验室等数十家研究院所(梁钜聪 摄)
换挡,新赛道在哪?
广州并不是没有发展实体经济的优势。作为华南地区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城市,这里拥有全国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的35个。
但相比而言,广州制造业当家的成色、分量还有所不足。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现代产业研究所副研究员陈刚在《粤港澳大湾区视角下广州产业高质量发展问题分析》一文中指出,与深圳、东莞、佛山三市相比,制造业对广州经济发展支撑作用相对偏弱。从细分行业上看,广州与佛山、惠州、中山、肇庆四个城市在家具制造领域具有较强趋同性,与深圳在汽车制造和电子信息设备制造方面有较强趋同性,与江门在食品制造业领域存在一定趋同性。
广州亟须一条既符合城市实际产业基础,又能创造差异性,与其他城市形成协同发展或错位发展的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
在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王珺看来,没有一个经历了工业化的发达国家或地区是靠“旧”技术致富的,也没有一个工业发达国家是靠利用“旧”技术致富的,都是抓住了“新”技术走上致富之路的。
“先手棋”已经落子。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黄星耀透露,近几年来,广州培育打造了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新型显示、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互联网6个千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换挡提速,广州在两条新赛道上的表现值得关注。
第一条新赛道,新能源汽车产业。
据统计,2022年广州汽车产量超310万辆,连续四年居全国城市之首。这意味着,全国每生产9辆车,就有1辆来自广州。
广州已形成以广汽丰田、东风日产、广汽埃安等12家整车制造企业为核心、1200多家零部件企业聚集、“专精特新”企业不断涌现的完整汽车产业链。
广汽埃安智能生态工厂生产线。(张梓望 摄)
沉淀多年的产业基础,必须迅速找到新“锚点”,为新能源汽车业发展提供新“燃料”。
一系列动作已在布局:2023年6月1日竣工的韩国现代汽车集团氢燃料电池系统广州工厂,规划了年产6500套氢燃料电池系统的目标,打造中国首家大型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专门工厂;3月23日,融捷集团加大对广州的“筹码”,再度落子南沙,建设新能源智造及研发总部二期项目……
从攻克核心技术到发力整车制造,在供需两端发力下,一个预判是,发展动能接力棒,交到新能源汽车业“手”上的时刻正在来临。
第二条新赛道,新型显示产业。
5月,高规格的2023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大会在广州开幕,三星、索尼、夏普、康宁显示、TCL等头部显示企业都派了高管参加,凸显“广州引力”。
2022年,广州超高清显示面板产能全国第一,生产了全球近一半大尺寸OLED(有机发光半导体)电视面板。广州还在赛迪顾问发布的“2022年新型显示十大城市”中独占鳌头。
乐金显示的8.5代OLED面板、维信诺(广州)的全柔AM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模组生产线、超视堺10.5代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生产线……各类显示技术齐备,从上游原材料零部件、中游显示面板制造到下游终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已在广州形成。
TCL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王成评价,广东超高清显示产业生态日益成熟,广州相关产业链完整、终端产品具有规模优势,有望在终端产品上引领产业突破发展瓶颈。
两条新赛道之外,数字技术、现代服务业也在与传统制造业“打得火热”,正推动“广州制造”向“广州智造”迈进。
2023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大会5月8日—10日在广州举行,参展企业正在展区内演示全景拍摄设备。(石磊 刘力勤 摄)
破局,广州能跳出“周期”吗?
2023年广州1—5月经济数据中,有几个数据值得关注: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9%,降幅比1—4月收窄1.3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加快产出,实现产量同比增长1.2倍,充电桩产量同比增长1.5倍;高技术制造业最受“青睐”,投资同比增长28.9%,占制造业投资的比重为50.0%。
在“新赛道”的加持下,广州正一步步走出经济增长的周期性波动。传统产业的支撑力、新优势产业的拉动力和第三产业赋能实体经济的驱动力,凝聚起了广州的底气和实力,又显化于扎根于此的企业的量质齐飞上。
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全球独角兽榜》显示,广州是过去一年独角兽数量增长最快的中国城市,有22家,相比一年前猛增了12家,包括广汽埃安、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粤芯半导体、小鹏汇天、极飞科技等企业,多元资本力量携手前行。
这些拔节生长中的“后浪”,风流竞逐,有望革新广州的企业生态格局;全新的浪潮,也让传统产业在新生态中突破自我,活力焕新。
欧派家居董事长兼总裁姚良松称,其所在的时尚产业正全面发力“数智化”产业升级,“只有走出传统思维,传统制造业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城市竞争,群雄环伺。广州“实”力基座的稳健,靠的是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正如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所言,推动广州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在制造业。
广州既要出实招,强实力,更要出新招,建新功——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大力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改造、绿色化提升,才能将现代化产业脊梁做壮做强。
“实”力,是广州发展破局的确定性,是跳出周期的硬本领。
千年商都,踏上新途,无惧荆棘,破浪前行!
参考文献:
[1] 陈刚,杨代友.粤港澳大湾区视角下广州产业高质量发展问 题分析[J].城市观察,2023(1):19-34[2023-06-23].https://gzsk.org.cn/ uploadfile/2023/0322-pdf/06.pdf.
[2] 九城看当家|广州:万亿级产业如何实现“零的突破”[EB/ OL].(2023-06-12)[2023-06-23].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 content/202306/12/c7780653.html.
[3] 最新统计数据来了,广州多个领域“逆转式”恢复[EB/ OL].(2023-05-27)[2023-06-23].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 content/202305/27/c7729434.html.
[4] 打造 一 家超高清视频垂直 一体化企业,要花多少钱? [EB/OL].(2023-05-09)[2023-06-23].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 content/202305/09/c7661065.html.
【撰文】话题研究员 黄舒旻 陈明诗 曹斯 胡良光
【设计】刘子葵
【视频】陈庭辉
【运营】麦小华 董晨晨 叶永康
【本期统筹】胡良光 谭亦芳 龚晶
【本期策划】曹斯 林焕辉 郑佳欣
南方+编委会出品
【开栏语】
6月20日召开的中共广东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明确了“锚定一个目标,激活三大动力,奋力实现十大新突破”的“1310”具体部署,强调全省各地各部门要按照这份施工图、任务书,一锤一锤接着敲、一件一件钉实钉牢,全力把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变成广东以高质量发展为牵引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具体行动和实际成效。
国家是大写的城市,城市是小写的国家。牢牢把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总要求,聚焦广东21个地级以上市的发展实际与重点课题,南方+经过前期3个月的调查研究,依托实地采访、人物对话、文献研究等方式,策划推出“21城21问——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微调研”融合报道,以微观视角、锐度观察,为城市画像,为发展助力,为时代特写,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鼓与呼。
【更多篇目】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