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佛山龙舟:爆红背后原来有这么多硬核玩法

南方日报 南方+

最近,佛山龙舟又“火出圈”了。南海叠滘的龙舟队“水上漂移”在网络上爆红,引发外界对佛山龙舟文化的关注。

从千百年历史中走来,“扒龙船”早已成为佛山人的文化基因、情感纽带。佛山是首个“中国龙舟龙狮运动名城”,南海区是“中国龙舟运动之乡”,顺德区是“全国龙舟之乡”。端午前后,水上的“速度与激情”,带来一场又一场视觉盛宴,也振奋了城市的精气神。

叠滘龙舟漂移,参赛龙舟漂移通过S型弯道。戴嘉信 摄

叠滘龙舟漂移,参赛龙舟漂移通过S型弯道。戴嘉信 摄

在佛山,几乎村村都有龙舟队,且各具特色。比速度,乐从罗浮宫龙舟队斩获多项国际赛事金牌;比资历,大沥盐步591岁的“老龙”是全国现存最老龙舟;比活力,容桂有一支青少年龙舟队……

“群龙争霸”,百战成诗。今年,龙舟还被写入佛山市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大力传承岭南广府文脉,活态传承醒狮、龙舟等非遗项目,擦亮岭南文化大市名片。如今,佛山正创新挖掘传统龙舟文化内涵,塑造城市IP新顶流,并以龙舟为媒,搭建城市文化交流平台,加速湾区共融。

IP出圈

“龙舟漂移+最老龙舟”圈粉无数

今年端午节前,佛山各地龙舟气氛火热升腾。尤其在顺德、南海,各项龙舟活动频频出圈,成为了城市IP。

要说最出圈的,莫过于有着“银河唯一”之称的南海叠滘龙舟漂移。“房东们”凭借高超的技术,在狭窄的河涌间,冲急弯、闯漂移、考石角、过险峰……龙船队各显神通、圈粉无数。

今年,叠滘龙舟漂移也成了不少综艺节目的取景地。梁家辉、陈楚生等一众艺人去现场体验了一把,为活动再添一波热度,也让其成为这段时间佛山的“新顶流”。

叠滘龙舟漂移得以火爆,不仅因其有着独特、新奇的一面,更是将勇于挑战、力争上游的龙舟精神展示得淋漓尽致,充满感染力。

叠滘龙舟漂移赛S弯出弯口,龙头的队员用尽全力控制龙舟漂移出弯。戴嘉信 摄

叠滘龙舟漂移赛S弯出弯口,龙头的队员用尽全力控制龙舟漂移出弯。戴嘉信 摄

叠滘房东们的漂移技艺,是佛山民间龙舟活动的一大特色。而在职业赛场上,佛山的龙舟队伍也表现亮眼。

今年,国内、国际的各大龙舟赛陆续重启。6月17日,在中国龙舟公开赛(上海普陀站)中,顺德乐从罗浮宫龙舟队勇夺三个赛项金牌,以总成绩第一名成为“群龙之首”。

其实,对于这支龙舟队来讲,拿冠军已是“家常便饭”。

顺德乐从罗浮宫龙舟队是全国最早一批迈向职业化和专业化道路的龙舟队,也是目前国内最顶尖的职业龙舟队伍之一,有着“小国家队”“短道之王”之称。在十几年间,龙舟队曾多次代表国家出战国际大赛,并创造历史最佳记录。截至2022年底,龙舟队夺得国家级和国际级龙舟赛事项目冠军386个。

乐从罗浮宫龙舟队教练冯国敬表示,龙舟队的队员来自全国各地,由一批优秀的职业运动员组成,专业水平高、年轻有活力,队员平均年龄仅23.4岁。“今年,很有信心能在各项大赛中拿得头名!”

同样出圈的还有南海盐步这条老龙舟。每年6月左右“起龙”仪式上,全国现存最老、已经591岁的盐步老龙,抖落一身淤泥,与世人见面。

盐步老龙最早可追溯到明朝宣德七年(1432年),船身为坤甸木,全长36.8米(不含龙头、龙尾),座位68个,重约4吨。

盐步老龙为佛山聚集了不少人气,许多游客从珠三角各地赶来,只为一睹老龙风采。

凭借着高超的技艺、出众的实力以及深厚的资历,佛山龙舟刷出了一波又一波的热度,也成功带动佛山“城市能见度”的提升。

近日,马蜂窝发布数据显示,“佛山龙舟”近一周热度环比大涨125%,而“佛山攻略”热度上涨90%,预计端午期间佛山将会吸引大批游客。

西樵山“半山扒龙船”活动现场。戴嘉信 摄

西樵山“半山扒龙船”活动现场。戴嘉信 摄

全村荣耀

龙舟竞渡凝聚精神力量

佛山河涌密布、水网发达,且经济较为富裕,端午划龙舟的习俗由来已久,最早文字记载是文天祥的《元夕》,描述了当时南海县正月十五龙舟竞渡的情景:“南海观元夕,兹游古未曾。人间大竞渡,水上小绕灯。”明清时期,扒龙舟已经成为佛山各地风行的一种端午节民俗活动。

21世纪以来,佛山成为国内首个被授予“中国龙舟龙狮运动名城”称号的城市,南海区和顺德区分别成为“中国龙舟运动之乡”和“全国龙舟之乡”。

每到端午期间,大大小小、不同形式的龙舟赛,在各地河道上演。

沥桂杯。参赛队伍在佛山水道上你追我赶,奋勇争先。廖明璨 摄

沥桂杯。参赛队伍在佛山水道上你追我赶,奋勇争先。廖明璨 摄

“一、二,一、二……”南海桂城各社区龙舟队紧锣密鼓地进行夜训。由于队员们白天要上班,因此选择在晚上训练。“奖金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输给隔壁村。”在他们看来,龙舟赛事关乎全村的荣耀,天再热、夜再晚也值得。龙舟竞渡已经成为凝聚社区精神力量的重要活动。

而在顺德,龙舟文化的体现,不只在赛龙竞渡上,还在各类丰富的民俗活动上。

每年五月初八,百余条龙舟从珠三角各地,不约而同地赶往顺德杏坛,共赴龙潭龙母诞,祈求祝福。届时,各条龙舟将“盛装出席”,游弋于河道之中,呈现“百龙闹江”的热闹场面。

杏坛龙潭龙母诞在即,图为往年活动中众多龙舟齐聚河道上互相泼水,以此祈求风调雨顺。

杏坛龙潭龙母诞在即,图为往年活动中众多龙舟齐聚河道上互相泼水,以此祈求风调雨顺。

另一边的陈村庄头大岳村,每年五月初三,都会迎接兄弟村——南海平胜聚龙村、上海村的彩龙巡游,见证着村与村之间的友好情谊。

民俗文化专家表示,佛山龙舟文化,既有昂扬向上、拼搏进取的竞渡精神,又有团结一致、守望相助的家园情谊,内化为城市的精神特质。

同时,佛山龙舟文化底蕴丰厚,延伸出更多元的文化载体。比如顺德龙舟说唱,曲调动人,蕴含丰富的民俗信息,2006年还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还有龙舟雕刻技艺,包括龙头龙尾和龙舟模型制作两大类,2016年,被列入第六批顺德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如今,有年轻的手工匠人,正在以创新的方式,为传统龙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顺德勒流,“95后”、富裕幸福非遗龙舟的第4代传承人苏海明,在传统基础上创作出80多种不同款式的“龙舟仔”。这些有着浓郁岭南特色,又富有创意的龙舟模型被销往全国各个城市甚至海外,成为承载佛山龙舟文化和精神的新载体。

以“龙”为媒

龙舟交流赛促进大湾区融合发展

佛山植根于千年岭南广府文化,襟三江而带五区,明清时期有“天下四大聚”之称,形成了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城市特质。这在龙舟文化活动中也得到很好的体现。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盐步老龙都要前往广州泮塘探“契仔”,而翌日广州泮塘龙船则会回访“契爷”,这种仪式已经持续四百多年,成为广佛两地文化交流的紧密纽带,也见证了广佛之间血浓于水的情感联结。

在大湾区加速融合发展的今天,广州和佛山正在加快同城化,两座城市在经济、文化等层面逐步融为一体。

“透过佛山龙舟文化,能看到整个珠三角文明的精神共性。”大乾艺术创始人陈东曾用五年的时间,遍历珠三角各个城市,进入龙舟制作的不同场域,希望寻找珠三角文化的根性和共性。他发现,佛山龙舟文化不仅是竞技,丰富的仪式背后蕴含的是极为丰富的文化土壤和生态,反映出珠三角民众更多元立体的思想和生存状态。

西樵山“半山扒龙船”活动现场。戴嘉信 摄

西樵山“半山扒龙船”活动现场。戴嘉信 摄

如今,佛山更是通过举办龙舟交流赛,促进大湾区城市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发展。

今年,顺德面向大湾区,举办了珠三角高校龙舟交流赛、珠三角龙舟往返夺标赛、友联龙舟联赛(龙江站)等多场龙舟交流赛。

在珠三角高校龙舟交流赛现场,中山大学龙舟队队长张祖锋第一次到顺德参赛,就被这里浓厚的龙舟文化氛围深深吸引了。他表示,顺德的水环境优美,又有成熟的赛道和配套,为珠三角龙舟运动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赛后要去品尝一下顺德美食!”

不仅是龙舟比赛,佛山还通过“造节”的方式,把龙舟活动做得更大、更新、更好玩,为龙舟文化注入新内涵,进一步擦亮城市IP。

顺德每年都要举办欢乐龙舟文化节,已持续十年。今年的活动规模更大、时间更长,预计举办超过100场次龙舟活动,一直持续到年底。其中包括不少创意活动,比如灯光夜龙巡游,融入现今流行的“赛博朋克风”与“国潮风”,打造出“顺德非遗巨型龙舟”,展示顺德龙舟文化别样风采。

今年,南海桂城首次举办龙船主题文化嘉年华。在叠滘圩举办特色市集、潮流展览,以龙舟文化为切入点,打造沉浸式文旅消费新场景,吸引了大批年轻人前去打卡。

佛山龙舟所承载的不仅是“同舟共济、团结拼搏”,还是“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眼下,佛山正以龙舟为媒,进一步推动城市IP塑造,促进大湾区城市之间交流融合。

阅读更多:

“造龙人”百年坚守传承,佛山龙船也有“4S店”

耕鱼塘“扒”出无数金牌,佛山这支龙舟队很传奇

让战斗力更强!佛山以龙舟精神冲刺3万亿

【策划】陈捷生 赵进

【统筹】周欢 黎詠芝

【采写】白桦 陈梦 周欢

【摄影】南方+记者 戴嘉信

编辑 陈禧彤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