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所大学入选这份高水平医科名单,有什么深意?| 湾区大学问

广东教育头条
+订阅

本文收录于专辑#湾区大学问#

医学是直面生命的学科,关乎人类的身心健康。

不久前,广东省教育厅公布了首批广东省高水平临床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和中医药学院名单,有9所大学21个学院入选,其中15个为重点建设学院,6个为培育建设学院。

作为教育大省和医疗资源大省,广东22所本科大学开设医学类专业,医学类专业在校生达8.9万人。但以医学专业学生培养的质量,对标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求,二者之间还存在着一定差距。

9所大学21个学院入选首批广东省高水平临床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和中医药学院名单,有什么深意?如何全面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

南方+ 刘玉洁 制图

“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二路,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北校园有一幢红楼,两侧镌刻着一副楹联。

广州是中国西医学和西医教育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1835年11月,医学传教士在广州创办了一间眼科医局。这家小小的眼科医局,是中国近代第一间西式医院,也是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前身。

时间来到1866年,眼科医局改名为博济医院,正式创办医学班,开始系统培训医学人才。此时,孙中山经好友介绍,以“逸仙”之名,入读博济医学班。

在时间的长河里,这里创下了中国西医史上众多的“第一”,也成就了“名医摇篮”中山大学医科,汇聚了柯麟、梁伯强、谢志光、陈心陶、陈耀真、秦光煜、林树模、周寿恺、钟世藩等一批医学人才,形成了优良医学传统。

岭南是国人开眼看世界的地方之一,向海图强,向洋而兴。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一批医科大学相继设立,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195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在广州成立,2004年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

1956年,周恩来总理决定在东西南北建立四所中医药高等学府,广州中医学院自此成立;

1958年,广州医科大学和广东医科大学的前身中山医学院湛江分院成立;

1978年,暨南大学医学部(原暨南大学医学院)成立,这是新中国最早在综合性大学设立的医学院之一

……

正因一批优良传统的医科大学,广东是教育大省,也是医疗资源大省。

据广东省教育厅统计,广东现有22所本科高校开设医学类专业38种,开设的专业总数达180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广东加快推进医学教育和医学人才培养,近3年全省高校增设医学类专业数37个。广东医学类专业在校生约为8.9万人,近3年全省医学专业年招生人数超过2万人,并呈逐年增长趋势。

医学人才培养既要增量,更需提质。

“医学教育需要更新升级,培养新医科人才。”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院长陈永松认为,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医学教育面临着医学人才培养亟须均衡化发展、基层卫生人才培养亟须强化等挑战。

202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30年,建成具有中国特色、更高水平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医学科研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服务卫生健康事业的能力显著增强。

紧随其后,2021年1月,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广东省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到2030年全省医学教育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医学科研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粤港澳医学教育合作更加紧密,建成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医学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高地,推动广东卫生健康事业和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如此一来,建设广东省高水平临床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和中医药学院,成为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助推器”。

首批名单中,南方医科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均有4个学院入选,广东药科大学3个学院入选,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广东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各入选2个学院,汕头大学、深圳大学分别入选1个学院。

不难发现,入选学院所在的大学,多以医学为特色和优势,本身拥有多家实力不俗的附属或直属医院,培养医学人才早有传统。

汕大医学院学生在模拟医学中心外科大厅进行技能操作练习。

汕大医学院学生在模拟医学中心外科大厅进行技能操作练习。

根据要求,入选学院要以“大国计、大民生、大学科、大专业”的新定位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创新发展,服务健康中国建设和教育强国建设,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等发展战略,发挥高水平临床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和中医药学院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

此次入选的三类学院中,公共卫生学院这几年关注度颇高。作为疫情防控的核心力量,公共卫生队伍在病毒溯源、阻断传播、控制增量、防范疫情扩散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疫情唤醒了人们对公共卫生的认识,也暴露了我国公共卫生教育存在的培养模式陈旧、高层次人才匮乏、基础投入不足、科研资源与科研能力‘两张皮’等问题。”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夏敏说。

在夏敏看来,我国公共卫生教育以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为主,“重医轻防”“重理论、轻实践”“重慢病防控、轻传染病防治”等特点明显,学生在传染病与公共卫生应急领域的教学实践不足。非典发生以来,公共卫生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善,但在公共卫生教育和基础研究等方面的投入却不足,各级疾控系统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数据、现场优势与高校的科研能力也存在脱节。

2022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开展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的通知》,认定了北京大学等18所高校为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高校,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入选其中。建设要求之一,就是培养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疫情应急处置中“一锤定音”的领军人才。

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北校园公共卫生学院楼。

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北校园公共卫生学院楼。

近年来,聚焦培养公共卫生人才,中大动作不断。

不久前,中山大学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高水平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在广州市疾控中心正式揭牌,将建设成为国家级区域公共卫生中心和国家级公共卫生实训示范基地,成为粤港澳高水平公共卫生人才培养高地。“我国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理念,要从传统的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夏敏认为,医生为病人开的是“小处方”,而公共卫生人才则是为全社会开“大处方”,公共卫生不是聚焦单独个体,而是面向社会群体,需要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实打实的资金投入。

同样频频“出圈”的,还有中医药。中医药在传承创新中获得“新生”,中医药人才规模快速增长,结构布局逐步优化,人才质量和使用效能显著增强。

中医药热的背后,也面临着高层次人才少、学生中医思维弱等问题。

暨南大学中医学院院长陈家旭说,目前不少开设中医教育的高校存在中医学高层次人才梯队建设有待进一步优化、现有的人才引进与评价标准未能充分体现中医药学科特点等情况。中医学学生存在中医临床基本诊疗技术弱、科研方法弱等短板。

“中医药人才培养还存在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守正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陈家旭说,这需要把思政内容融入专业课程,通过开设中医药选修课、举办中医经典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更能学到传统中医药文化。“西医强调对症下药,是箭对靶的关系,而中医讲究辨证施治,要继承中医药智慧,适应时代发展不断创新。”

广东省高水平临床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和中医药学院建设要求强化特色,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加大力度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布局,促进多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加强与行业产业、区域发展的对接联动,深化科产教融合,着力提升解决复杂健康问题的能力。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广东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广东开展医学院校与高水平理工科院校联合举办医学+X专业试点,鼓励建设大健康产业学院,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生命科学与医学结合,初步形成与理、工、文等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医科专业群,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

广东不少医学院校精心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打破学科壁垒,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破解教学和实践“两张皮”难题,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助力提升医科学生能力。

汕大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入选首批广东省高水平临床医学院重点建设名单。汕大医学院副院长陈海滨介绍,汕大医学院将发挥大学学科综合优势,探索建设医、理、工、文等学科交叉的新医科专业,将传统医学基础课程与相应临床课程整合为不同模块,各模块注重学科间的联系及教学内容的交叉渗透融合。

汕大医学院学生在虚拟杂交手术室进行模拟教学。

汕大医学院学生在虚拟杂交手术室进行模拟教学。

构建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同样是医科院校的发力点。

“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中大公学院构建了阶梯式人才培养体系。”夏敏介绍道。

本科生优化了预防医学核心课程,创设多学科交叉融合课程,建设虚拟仿真与技能实训相结合的实验教学体系,注重夯实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学术型研究生以强化学术前沿理论和科研技能训练课程为核心,依托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平台,培养学生科研能力;专业型研究生则设立“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创新班”,与学校附属医院共同设立“医学+公共卫生硕士”双学位项目,为公共卫生机构培养“即插即用”的“预备役”,为医疗机构培养具有公共卫生应急能力的医疗队伍。

“我们坚持分类培养、分流教学、同向融合。”陈家旭介绍,暨大中医学院推进“5+3”一体化培养(8年制)、中医创新精尖人才培养(9年制),深化“2+3”硕博连读创新人才培养、优秀硕士生提前攻读博士学位等培养项目,建立科研型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致力于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创新能力的中医药高层次人才。

建设高水平医学学院,落脚点是深入推进新医科建设。

2018年8月,中办、国办联合发布文件提出了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和“新文科”。

何谓“新医科”?其内涵体现在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和新体系上。

“当今世界的人口规模、环境压力、老龄化等因素对卫生健康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以疾病诊治为中心的医学模式必须向以服务生命全周期、以健康促进为中心的新医学模式转变。”汕大医学院院长谭学瑞说。

在暨大研究生院执行院长、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马民看来,新医科最大的“新”体现在协同创新。他认为,“新医科”打破既有的学科边界,通过学科的融合和交叉培养医学人才,以期产生原创性的新成果,服务于人民健康、经济社会发展。

“交叉为创新提供新动能,能极大促进医学的发展。”马民说,正如核磁、CT、彩超、X光等生物医学影像技术都不是医学生研发出来的,但它们均给医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在新医科建设中,这种交叉正从医学实践逐渐前置至医学教育,‘跨界’学习、融合学习成了常态。”

马民举例,中医学生不仅要学中医的内容,还要广泛涉猎多学科知识,包括人文社科、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等,这有利于学生利用交叉学科优势来解决临床问题。“也许你会纳闷,学中医为什么要学信息科学专业?因为通过大数据技术能够分析、总结、发现中医诊疗的规律和特点。”

当前中国医药学发展有三个90%:90%药物的知识产权在国外、90%的医疗装备靠进口、90%的临床治疗指南采用国外标准。推进新医科建设,培养卓越复合型医药人才,是打破这种“尴尬局面”的题中之义。

“新医科人才的培养需要机制创新,医学院校在学科门类不全的情况下如何应变,是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谭学瑞表示,新医科建设到实践中就是要开设新专业、引入新理念、创新育人模式。但新建跨门类学科,投入和难度大。

“联合办学,通过跨学科合作、跨专业教育,是医学院校培养新医科人才的路径之一。”谭学瑞提出,应该本着“学科交叉、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面向新兴智能医学等领域开辟全新研究方向,实现优势互补与学科深度交叉融合,这需要灵活学制,探索研究型人才培养的长学制教育。

谭学瑞说,跨学科的知识体系与技能培训必然会增加学习的时间成本,四年制本科能够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但学术研究型和应用研究型人才则需要更长时间的培养,“开展本科与研究生教育贯通的长学制教育应该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新医科建设需要创建多元协同、学科交叉的教学系统,解决新医科背景下专业教学系统封闭和全周期培养路径不畅的问题。”陈家旭认为,医学是科学,更是人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引导学生传承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

中大公共卫生学院教师发展中心举办教学培训。

中大公共卫生学院教师发展中心举办教学培训。

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

夏敏介绍,为了培养通临床医学、精预防医学、懂社会治理的具有“一锤定音”能力的高水平公共卫生人才,中大公卫学院精准引进和培育公共卫生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与哈佛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建立师资交流合作平台,聘请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领域专家和领军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并推行教师挂职锻炼制度、校内跨学科教师双聘制度,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新医科建设对师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集纳多学科知识。”马民说,要求一位老师实现“全能”并不现实,但靠团队可以实现,吸纳不同的人才组建团队,打造团队式师资,协同推进科研、教学、人才培养,是可施行的路径。“不同的教师协同培养学生,有利于学生形成交叉知识模块,形成集成式的知识系统,那很有可能就会发现创新点。”

这几年,越来越多综合性大学加入建立医学院的大军。

深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也是粤港湾大湾区的核心城市之一。中山大学新建深圳校区,并成立了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深圳)、药学院(深圳),建设附属第七医院和附属第八医院,南方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也分别新建了医学院,发力新医科建设。

在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中大医学院院长、中大附属第七医院院长何裕隆(左三)在实验室指导师生。

在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中大医学院院长、中大附属第七医院院长何裕隆(左三)在实验室指导师生。

去年12月,深圳医学科学院(筹)揭牌。深圳医学科学院以探索鼓励源头创新的新机制、引进与培养高水平人才为重要使命,是一所集实体研究、经费资助、教育交流、创新孵化、政策咨询等五大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科研机构。建设深圳医学科学院也是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重点任务之一。

引人关注的是,著名结构生物学家颜宁出任深圳医学科学院创始院长。颜宁表示,将脚踏实地、敢为人先,努力把深圳医学科学院打造成立足深圳、引领湾区、辐射全国、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转化创新基地。

乘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东风,港澳高校纷纷“北上”,为广东医学人才培养增添了新活力。

至今已运营10多年的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是由深圳市政府全额投资并引进香港大学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大型综合性公立医院。作为“港澳药械通”首个试点,医院获批引进多款药品和医疗器械,在促进湾区医疗融合、提升国家医药医疗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成立于2021年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借鉴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国际一流的办学基础和教学经验,积极探索深港融合的医学教育新模式,致力于打造兼具先进医疗服务、高端医学人才培养和创新医学研究三大功能的国际化医学体系。

同时,粤港澳三地医学教育不断开展交流合作,加快医学人才协同培养。去年5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澳门科技大学共同举办的“粤港澳高校中医药基础课程教育联盟”启动,通过“课程共享、学生共学、教师互派、学分互认”的方式,粤港澳三地高校将一同打造湾区高等中医药教学新生态。

“粤港澳三地成立中医药基础教育联盟,对未来对湾区人才培养和中医守正创新具备重要意义。”国医大师、广州中医药大学肿瘤研究所所长周岱翰说。

陈家旭说,作为首批广东省高水平中医药学院重点建设学院,暨大中医学院每年招收的学生超过70%是港澳台侨学生和外国留学生,培养的中医药人才将更好地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新医科”建设,呼唤复合型拔尖创新医学人才。聚焦医学人才自主培养,更多大学在路上。

【记者】马立敏 汪祥波 吴少敏

【海报】刘玉洁

【图片】受访者供图

开栏的话

大学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要怎样的大学?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推出“湾区大学问”栏目,走近粤港澳大湾区大学,探究改革逻辑,挖掘精彩故事。

往期阅读

一流大学纷纷“退群”,排行榜怎么办?| 湾区大学问>>

“国字号”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要培养什么人才?|湾区大学问>>

“神仙打架”:暨大第一,凭什么?| 湾区大学问>>

广东新春第一会后,大学当何为?| 湾区大学问>>

谁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斯坦福”?|湾区大学问>>

中大一个月内成立两大学部,学部制改革改什么?|湾区大学问>>

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向大学释放什么红利?| 湾区大学问>>

新年一开年,广东高校党委书记集体述职讲了什么?| 湾区大学问>>

编辑 冯颖妍 陈梅玉
校对 黄买冰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