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新春伊始,省市都以一场高规格的大会谋划高质量发展蓝图,吹响奋勇争先的号角。
东莞教育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并在万亿城市的担当作为中强化人才吸引的支撑作用?2月21日,东莞市召开建设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动员部署会暨2023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为谱写东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强大支撑。
从春天出发,拥抱更好的教育未来,南方+特别推出“教育大家谈”栏目。通过对话校长、镇街教管中心代表、教育协会负责人,直面东莞教育亮点、焦点、难点,倾听并记录在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东莞教育人如何动起来、干起来。
虎门中学是一所具有七十多年历史的老校,让老学校焕发新风貌、实现新突破、展现新作为,这是近年来虎门中学师生努力的方向。
对标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结合虎门中学的实际情况,学校校长胡毅超表示,将致力学校品质建设,提升学校内涵发展,为东莞学子提供更加优质的学位和学习成长环境,为东莞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
首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着力人才长远发展。胡毅超介绍,根据虎门中学教师队伍快速迭代的特点,学校启动与华南师范大学专家团队联合推进的“学品良师”培养工程,包括青年教师培养工程、教学名师(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后备干部培养工程,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搭建理论水平高、实践探索性强的成长平台,立足学校长远发展,形成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梯队。
第二,加强“双新”建设,促进学生多元发展。以新高考、新教材为背景,加强对新课程、新教材的研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扎实推进“品质课堂”行动和品质科组建设,巩固“新三本课堂”效果。此外,推动学校校本课程优质化建设,打造一批精品校本课程,构建“红棉”校本课程体系,为学生多元化发展提供平台,推动普通高中育人方式变革。
第三,推进“双特色”建设,促进学校特色发展。以创建“双特色”学校为契机,大力挖掘学校所处地域优势资源和学校已有办学成果,推进学校特色项目发展,提升校园活动品质,全力打造“红色德育人文课程”、“书法”课程、“心理教育”课程、“鱼菜共生STEAM”课程,通过特色课程建设,促进形成学校特色品牌。
最后,力争加入“千日攻坚”行动,提升校园硬件水平。胡毅超说,学校力争实现对体育馆、学生宿舍、食堂、多功能综合楼等项目实现新改扩建,改善校园环境,提升虎中对优秀生源的吸引力。
点击下方链接,查看更多虎门中学报道:
治校观察|获评首批“双特色”高中,虎门中学如何“特色到底”?
治校观察|老“虎中”新作为:低进高出、高进优出展现育人新期待
【策划】王慧
【记者】黄婷
【设计】袁永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