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校观察|获评首批“双特色”高中,虎门中学如何“特色到底”?

教育莞家
+订阅

“无奋斗,不青春。”

“希君生羽翼,一化北溟鱼。”

“愿你以渺小启程,以伟大结束。”

2022年高考在即,在虎门中学校刊《灯塔》上,已本科在读的学长学姐们纷纷捎来“致高三同学的一封信”,分享备考经验心得,鼓励学弟学妹们拼搏奋战。

中大、华工、暨大、华师、北邮、北理、重庆大学、空军航空大学……追随学长学姐们的足迹,一届又一届毕业生从虎门中学走向全国各地优质高校。近年来,学校高考成绩屡创新高,各批次上线人数大幅增长,一批毕业生被名校录取,实现“低进高出、高进优出”育人目标。

今年初,这所创办于1946年9月的老牌高中,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学校成功创建为首批东莞市普通高中“双特色”学校,红色德育人文课程、书法和心理教育课程被认定为普通高中特色建设项目。校长胡毅超表示,“学校将充分利用‘双特色’优势,积极开展特色办学、品质办学,将虎中打造成特色彰显、品质优良的东莞市品牌高中。”

瞄准东莞“学有优教”目标,以“双特色”为新起点,老虎中,再出发。

传承红色基因,坚守“立德树人”

百年前的“虎门销烟”,是中国近代史上反对帝国主义的重要史例,在中华民族复兴征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事件的发生地,正是东莞虎门。

虎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篇之地,同时也是明清两朝到民国时期的教育中心之一,四方学子慕名求学,英才辈出。

1946年,爱国将领蒋光鼐创办虎门中学,在党的领导下,虎中师生毅然积极配合中共莞太区委开展革命活动。1949年11月11日,东莞县人民政府接管虎门中学。

生长于一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沃土,红色基因镌刻在了虎门中学的建校历程中。基于厚重的爱国主义文化底蕴,学校将红色教育融入各项教育教学活动,讲好爱国故事、虎门故事、虎中故事,着力将爱国情怀打造成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营造积极向上的精神家园,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长期以来,虎门中学发挥校内外独特的红色资源优势,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形成了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特色鲜明的德育特色品牌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虎中通过建设气氛浓郁的爱国主义校园环境、建立虎门名人廊和校史展览厅、与鸦片战争博物馆等单位共建爱国主义德育基地,打造红色德育人文课程项目,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厚植家国情怀。

校园内高大的红棉树,“红棉精神”为师生传承的精神力量。

校园内高大的红棉树,“红棉精神”为师生传承的精神力量。

在打造红色德育人文课程方面,学校从2002年起就积极收集整理资料,为开展爱国爱乡教育编写了《可爱的虎门》等校本教材。其中,新编校本教材《峥嵘岁月——虎中红色德育人文系列课程》,精选了《八国联军侵华》《虎门销烟》《虎中红色记忆》等十讲,并凝练了家国情怀、坚持理想、不怕困难、直面挑战、敢为人先、奋斗奉献等精神品质,以期帮助学生走好学习生活及人生道路。

虎门中学办公室主任文放介绍,学校目前正计划将校道旁的园林建设为“初心园”,由校长胡毅超策划,以爱国爱党爱虎门爱虎中为主线进行设计,以“榕树头讲故事”的形式,传承红色经典故事,建成后将与校内的红棉广场、光鼐园、校史展览厅等连为一体,作为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针对不同年级开展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如对高一新生着重开展校史教育、高二重点开展国情教育、高三则着重开展理想教育,以更好地推动学校“双特色”项目建设,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多管齐下”纵深推进特色办校

今年1月,东莞公布第一批创建普通高中“双特色”学校名单,虎门中学入选创建特色学校,同时,除了红色德育人文课程之外,学校的书法和心理教育也入选特色建设项目。

据了解,书法教育在虎中同样底蕴深厚。从蒋光鼐先生的校训题字,知名书法家、虎中老师叶明曦的书法授课,中国硬笔书法协会教育培训中心书法教育教授、广东省“‘汉字书写三九训练法’研究与实践”主持人、虎中老师黄斌武的书法成果,到如今入选东莞市第一批普通高中特色项目,虎中的书法教学已逐步建立起富有特色的校本教育体系,并渐成体系、渐入佳境。

学校书法入选东莞“双特色”高中特色建设项目。

学校书法入选东莞“双特色”高中特色建设项目。

目前,学校在高一年级开设了书法课,课程内容为书法简史和书法审美。同时,学校还注重全校学生硬笔书写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使用本校开发的硬笔校本教材进行书写训练。此外,学校还通过招募有书法特长、对书法有浓厚兴趣的学生组成书法社团,每周定期开展社团活动。

在心理教育方面,学校建立起一支相对完备的师资队伍,设有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在原有心理辅导室的基础上,整合心理辅导、生涯规划、积极教育等工作,打造了180平方米的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并计划再增加一间设计规范,更现代化、更温馨的团体沙盘室。

高考临近,师生手写祝福助力高考。

高考临近,师生手写祝福助力高考。

与此同时,历经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学校已开发出适切学情、校情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前虎中在高一、高二年级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每班每两周一课时,并定期开展面向全校学生的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2020年,学校被评为东莞市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2021年再被认定为东莞市首批普通高中特色(心理教育)建设项目学校。

胡毅超认为,此次成功创建首批“双特色”高中,既是学校过往办学的成果体现,也是学校未来发展的全新起点。学校将在现有办学特色成果的基础上,发挥示范带动和引领辐射作用,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双特色”实践和研究,落实学校特色建设三年规划,建立健全学校“双特色”建设工作机制,切实推动学校内涵特色发展,促进全市普通高中育人方式转变。

目前,学校已成立“双特色”工作领导小组,同时组建了三个特色建设项目工作小组,并制定了四大板块的推进内容。其中,学校计划分别设立爱国故事园、书法习字展厅、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实践区,搭建特色项目示范平台。

以“铸魂强心提质”为路径奋进新征程

纵观世界知名湾区,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它们都具备一流教育条件和水平。虎门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珠江口东岸的“千强镇”,必然要求优质教育的跟进。

多年来,虎门中学倡导适合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办一所适合学生发展的学校,让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生涯规划教育、素质教育、特色教育,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学校先后获评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示范性教师教育实践基地、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市首批“双特色”学校等,成果斐然。

站在新起点上,胡毅超表示,学校将围绕东莞“学有优教”发展目标,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推进育人方式变革,促进多元化特色发展,大力推进“品质课堂”建设,打造师生发展“命运共同体”,成为湾区知名、东莞一流、特色凸显的优质高中。

今年3月初疫情来袭,虎门中学教师为12名留校学子开展团体辅导活动。

今年3月初疫情来袭,虎门中学教师为12名留校学子开展团体辅导活动。

如何做?学校提出明确路径:铸魂,强心,提质。

“铸魂”,即传承发扬虎中红色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双特色”学校的创建,打造师生共同价值追求的精神家园。学校将继续深入打造虎中爱国主义系列活动,传承书法的传统文化,深化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课程活动,不断追求学校特色化、品质化发展。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锻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因此,“强心”即以“良师工程”提升学校软实力,以培养塑造学生品行、品格、品位的“学品良师”为总目标,以新教师培养、教学名师(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培养、后备干部培养三大工程为抓手,打造一支“善教乐教”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提质”则是提升教学品质、活动品质及校园文化品质。其中,学校提出“235”高考备考范式,即坚持课堂效率、训练效率(2个效率),落实集体备课、培优辅临、心理辅导(3个落实),加强新课改/新高考的研讨、专家指引、德育管理、选题讲评、学法指导(5个加强),提升备考质量。同时,学校将在新课改、新高考的教研上着力,推进新“三本课堂”与虎中“慕课”建设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课堂学习效率,打造品质课堂。

近日,学校组织开展了第一期“红棉树下好书共品读”读书交流会。

近日,学校组织开展了第一期“红棉树下好书共品读”读书交流会。

百年珠江口,风云激荡,沧海桑田。立足近代史的开端之地,传承爱国主义伟大精神,虎门中学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奋楫前行,永不止步。

【记者】林群贤 黄婷

学校供图

编辑 黎晗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