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东县安墩镇党委书记何显明:基层党建引领乡村特色产业发展
坐拥广东第七名山仙女峰、广东水温最高的天然温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诞生地、西枝江水源地之一,安墩镇是惠东县的“宝藏”之地。如何将地域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近日,南方日报记者对话安墩镇委书记何显明,就乡村振兴、基层党建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南方日报:近年来,安墩镇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中,取得哪些经验成绩?
何显明:安墩镇坚持党建引领,围绕强队伍、抓产业、促民生,以红色文化为引领、温泉资源为核心、特色农业为助力,让安墩焕发新活力,赋能乡村振兴。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基层队伍建设。一方面提升领导班子核心效能、拓宽村(社区)书记发展思路。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农业农村专题培训、下沉机关党员到振兴一线等措施,提升干部“三农”工作本领。
二是坚持党建引领特色产业发展。把基层党建与产业发展拧成“一股绳”,开拓“休闲观光+生态农业+温泉养生+红色旅游”为代表的三产融合路线。充分保护利用粤赣湘边纵队纪念公园等红色遗址,加快温泉旅游产业提档升级,着力发展蜜柚、番薯和中药材三个富民兴村产业。
三是坚持党建引领民生实事推进,推动党员在治水提质、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中亮身份、作表率。升级打造镇级党群服务中心,探索“党群联动,组团服务”模式,提供多样便民服务活动。
南方日报:安墩镇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红色资源,接下来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安墩镇有哪些发展计划?
何显明:接下来,安墩镇将从三个方面走稳振兴路。一是聚焦规划引领。从长期来看,安墩镇以“革命精神之花”引领老区发展,打造“红色旅游、美丽乡村、山地旅游、大健康产业、特色农业”区域差异化发展“五片新叶”,形成“一花五叶”全域发展格局。从短期来看,突出“红色基因”“温泉康养”“绿色生态”三大主题,抓好“一核两轴”空间发展格局的构建。
二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做优做强甘薯、蜜柚、中药材等三个特色农业,持续开展全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化“四小园”建设等工作,稳步推进垦造水田和撂荒地复耕复种,纵深推进驻镇帮镇扶村机制,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三是抓好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加强红色资源盘活,争取把安墩作为高潭东江干部学院的现场教学分点,助推红色旅游产业发展。同时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为安墩老区发展建设注入新动力。
【见习记者】曾汉
【通讯员】巫小清
链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