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美术学院范勃:“我和学生是师生,也是艺术上的独立创作者”

广东教育头条
+订阅

这几天,在厦门鼓浪屿当代艺术中心,一棵巨大的树“倒着生长”,树干形状各异、树枝断续错综,引来不少人驻足。

这份作品出自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范勃。他聆听了数十位先天失明者对树的描述,运用听觉、嗅觉、触觉等除了视知觉之外的其他感知,构建了一棵盲人心中的“看不见的树”。

“原来这就是‘跨媒介’”“知觉表达带来的视觉冲击反而更强烈”“多维空间比画纸更能实现创作想法”……在学生眼里,56岁的范勃仍擅长打破常规,不仅在油画专业领域卓有建树,近年来还在跨媒介探索方面立潮头,受学界业界高度评价。

“艺术创作手法是多元的,跨媒介只是其中一种,不必盲目跟随。”面对学生的感慨,范勃循循善诱,引导他们多感悟、多探索,努力拓展艺术的可能性。

范勃长期活跃在教学一线,同时也是一名成果丰硕的当代艺术名家,却从不主张把个人的艺术追求强加给学生。他说:“教学上,我们是师生;艺术上,我们都是独立的创作者。”

创新教学

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地图

一般的绘画教学重在技法,但相比于手中的“画笔”,范勃认为“大脑”更加重要。

“所谓创作,是有缘起、有依据的。”今年秋季开学第一堂课,范勃向学生强调“文本先行”,在创作之前要“头脑风暴”,要反复思考为什么选择某个题材、相同题材的作品有何不同、通过哪些媒介来实现创意等。

学生们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接着,他在投影屏幕上分享了自己部分作品的创作经历,拆解构思、阐释灵感来源。

“范老师,难道没有‘无厘头’的创作吗?”有学生提问。

“创作者要先通过学习,搭建自我知识体系,拥有对生活、对社会提问和思考的能力,进而才能生发独立、创新的思想与观念,最后以某种呈现方式表达出来,此谓‘创作’。”范勃笑着说,创作文本的训练是当今美术教学普遍欠缺的内容,却十分必要,承载了作品的思想和观念,是创作者的创新能力所在。

师父领进门,创作靠个人。范勃认为,师生都是独立的创作者,他从不对学生说“你应该这样做”。至于自己正在探索的跨媒介艺术实验,他说,教师的个人艺术追求只能作为一种创作思路的分享、创作方法的参考,仅是与学生交流的“谈资”。

在他的教学理念中,培养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是第一位的。

范勃打破了单向度的传统班级教学模式,让学生进入专业工作室学习,参与从写实、具象、意象到表现、综合绘画及油画修复的完整跨度,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地图。同时,他将课程与课题结合,让学生在课题实践中找到自己的强项,提升创新创作水平。

师者,是方法论的传授者、是学生创新实践的引路人,绝不是盲目追随的对象。“艺术教育要因材施教,更要授人以渔,作为老师,就是要帮助学生掌握创新方法,开拓更多思路。”

敢于突破

用终身学习与实验成果反哺课堂

范勃在天津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依次完成本、硕、博学业,并留在广州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油画系任教,一晃近40年。

从“70后”到“00后”,经历四代桃李的范勃会与学生们产生“代沟”吗?毕竟,艺术作品往往带着时代的烙印,艺术手法也随着时代发展变得更加多元化。

“每一代人确有不同的时代背景和成长历程,但教师也在与时俱进,并非一成不变。”长期在教学一线,范勃也从未停下艺术创作的脚步,再忙也要抽时间学习,更新知识体系,努力把专业做好、做精、做出成果。

早在2013年,范勃就开始尝试做出改变:从油画平面创作转向多维创作,增加影像、装置、现成品等新的媒介,“我发现,这样的方式更能完整实现自己的创作想法”。

于是,他开启了长达10年的探索实验,成果越来越多,并更好地反哺教学。在他的课堂,不乏来自全球的当代艺术思潮,前沿资讯、先锋实践等最新事物也能耳闻目睹,给学生源源不断带来思想与创作启发。

通过不断学习,拥有过硬的专业水平和实力,这是为人师者保持游刃有余的基础。

对于范勃而言,时代越是发展,教书育人越是硕果累累:主持《艺科融合——新时期美术学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获首批国家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主持《油画》获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率领教学团队培养的学生先后在各类美术作品展览中获3项国际奖、15项国家奖、43项省部级奖……

“通过持续学习,及时补充和更新知识,我们自然就能理解新的思维。”他说,教师必须终身学习,才能消除“迭代障碍”,与学生保持探讨和交流,让教学更加顺畅、有效。


编者按

好老师要做到学为人师、行为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

9月10日是我国第38个教师节,也是广东全面实施“强师工程”十周年。

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联合广东省教育厅推出系列报道,讲述新时代教师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的动人故事,展示广东教师教书育人风采。敬请垂注。

点击查看系列报道↓↓

潮州市城南小学校长苏东青:教育无他,唯有爱与执着

他坚守一所乡村小学37年,教了两代人

她是农村中学教师,也是40多个孩子的“半个妈妈”

【记者】姚昱旸

【图片】受访者供图

【通讯员】江粤军

编辑 彭正子 李杰伦 冯颖妍 张志超
校对 潘俊杰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