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惠州外贸喜与忧:进出口比增10%,原材料和物流成本上升明显

南方+ 记者

当前,在经济下行压力明显的背景下,外贸成为各方关注的重点。今年上半年,惠州市外贸形势稳中有进,进出口达到1487.4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一般贸易、保税物流进出口快速增长,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明显,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快速增长。

然而,在这样较快的增速背后也隐藏着几许忧虑。多家企业有关负责人表示,疫情反复和供应链紧张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原材料和物流费涨价、货运不畅等导致企业成本增加,加上地缘政治的影响,都对企业发展带来考验。

下半年,惠州企业如何在危中寻机、稳中求进?

外贸趋稳

上半年同比增长10%

“今年上半年的出口有明显增长,尤其是欧洲市场的占比提升较快。”近日,深圳某新能源有限公司商务部有关负责人汤女士介绍公司发展情况时信心满满。

这是一家出口型的企业,主要做光伏逆变器的研发和生产,总部在深圳,生产基地位于惠州,近两年的出口营收占总营收约八成。尽管有疫情等因素的影响,由于新能源产业正在风口,加上受国际时局影响,欧洲的能源需求上升,这导致今年欧洲成为该公司最大的出口市场。

产业位于风口,市场需求上升,给企业带来更多商机。与此同时,海关部门推出的便利服务也促进了企业扩大外贸市场。

惠州三华工业有限公司报关经理颜培国介绍,该公司主要制造、销售电子元件,今年上半年出口总额达2700多万美元,同比增长90%。他认为,惠州海关推广的“提前申报”“两步申报”等通关模式,以及报关单接单“日清”制度、“预约通关”等,使企业的通关速度越来越快。对企业来说,时间就是效益。

南方+ 王昌辉 拍摄

今年以来,RCEP的生效也为大量外贸企业带来新机遇。RCEP包括中、日、韩、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东盟10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生效后最终将有90%的货物贸易实现零关税。

在LG电子(惠州)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台又一台音响从生产线下线,经包装后一箱一箱码放整齐,足有一人多高。这是一家成立于1993年的合资企业,以生产高档家庭影院、蓝光DVD播放机等电子产品为主,产品基本上都外销,主要市场是北美、中南美、欧洲、中亚等区域。

LG电子(惠州)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江李才介绍,今年1—7月,公司进口自RCEP国家2600万美元原材料,占比22%。出口到RCEP国家2000万美元产品,占比10%。其中,出口东南亚的产品占公司总出口近8%,可以用到RCEP的优惠政策。在该政策下,客户进口公司的产品时可以享受税收优惠,这有利于公司扩大销售。LG韩国总部的相关部门也在研究这些政策,接下来会探索拓展RCEP国家的市场。

根据惠州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惠州市进出口1487.4亿元,同比增长10%,增幅高于全国和全省水平。其中,出口1003.4亿元,增长9.1%;进口484亿元,增长12.1%。从月度数据来看,自2020年7月以来,惠州进出口已实现连续24个月的正增长,今年5月和6月的进出口增长均在10%以上,总体上外贸形势进一步趋稳。

成本上升

原材料和物流运输涨价

进出口增长,外贸进一步趋稳,这自然是好消息。但如果具体到企业层面,会发现这些利好消息的背后依然存在不少隐忧。

首先是疫情和物流的影响。江李才介绍,以前LG电子(惠州)有限公司从香港进口原材料,一辆货车的运费要5000元左右。疫情之后运费持续攀升,最高时要3万元,现在降了一些,但也要1.5万元左右,这无疑增加了企业的成本。

即便是这样,由于疫情和货柜难上船等因素,到现在为止物流也不是很顺畅。江李才介绍,公司的货柜本来是直接通过盐田和蛇口出口,疫情后由于舱位比较紧,有一部分货柜要改走南沙,以及上海等东部港口。这样一来,从公司到港口这一段路的运费又增加了。

广东欧福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邵爱军也有这样的担忧。该公司主要做蛋相关行业的原材料加工处理,以内地市场为主,近年来也逐渐开拓港澳市场。但疫情时有反弹,香港方向的运输成本上升不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的开拓。“港澳地区消费水平高,从长远来看有必要扩大这一地区的市场,希望疫情早点过去”,邵爱军说。

南方+ 王昌辉 拍摄

疫情引发的不只是物流运输问题,还有招工难的问题。深圳某新能源有限公司商务部有关负责人汤女士透露,叠加疫情等因素,该公司位于惠州的工厂招工难,尤其是在年头缺工较多或扩产急需用工时。同时,原材料价格的上升也加重了企业成本。该公司要进口半导体元器件作为原材料,但去年以来供应链特别吃紧,给公司生产造成一定影响。

江李才也表示,公司这几年的材料费上涨了很多,一年仅这方面的成本就要增加约6000万元。比如,集成电路和芯片价格同比上涨了20%,电路板涨了6%左右,塑胶件涨了40%。去年,公司的营收为26亿元,一年算下来,成本还是涨了不少。

近日,南方日报记者在惠州多个园区和企业走访发现,由于企业竞争力、所处产业形势以及市场特点不同,部分企业订单充足,也有相当一部分企业面临减产和转型的压力。但大部分企业都提到国内疫情反复、全球供应链紧张和物流不稳定等,给企业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给生产经营造成了较大压力。

应对策略

内外发力拓市场降成本

面临这样的形势,企业不会无动于衷。

以LG电子(惠州)有限公司为例,江李才介绍,一方面,公司原材料要提前采购。另一方面,材料买回来后由于市场不稳定,可能价值几亿元的原材料不得不积压着无法投入生产,从而影响生产经营和资金的周转。因此,现在急需解决的是销售市场扩大和材料堆积在库所带来的管理和成本问题。

为此,该公司准备和供应商协商,使用VMI(Vendor Managed Inventory)仓库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公司争取要用货时再付款,从而节省一部分资金成本。在市场开拓方面,该公司从多个方向发力,比如拓展RCEP市场和国内市场。同时,针对一些受国际形势影响的市场,公司在这些国家就近开拓以寻找替代市场。

汤女士透露,从保物流的角度考虑,这两年公司完全停了香港货车的使用,产品出口都从深圳走。在当前新能源产业爆发的背景下,公司将稳定提升产能。目前已有一期和二期项目,三期正在建设,接下来公司生产基地将立足于惠州,保障产品线和产能规划,今后几年预计还会有较大的产能增长,这将进一步支撑公司拓展外贸市场。

南方+ 王昌辉 拍摄

不只是企业在发力,从海关到金融机构都在设法优化服务,通过各种方式助企业融资、降低成本。

“近两年原材料价格上涨,给公司带来了成本压力,多亏工商银行通过区块链平台为我们办理外币融资,缓解了资金压力。”奔迈颂怡塑胶钢制品(惠州)有限公司总经理罗国超说。该公司产品以塑胶杯、塑胶壶、塑胶餐盒等为主,约九成销往国外。今年一季度,公司订单总额较去年同期增长超40%。因此,原材料采购及生产各方面的支出随之增加,亟须资金支持。

国家外汇管理局惠州市中心支局了解到该公司的需求后,立即指导工商银行惠州分行利用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在同步完成行内信贷审批流程时,为其办理了60万美元的放款登记。从公司提出申请到银行放款,用时仅一周,较传统流程缩减了3个工作日。据统计,截至2022年7月末,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共服务惠州企业97家,办理出口应收账款融资金额折合约141.74亿美元。

与此同时,人民银行惠州市中心支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惠州市中心支局持续引导银行通过外债、贸易融资政策支持企业跨境融资需求,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今年上半年,累计支持企业办理跨境融资金额达36.1亿美元,为企业节省利息5800万元。支持企业通过FT账户融资23.21亿元、结汇4447万美元,分别为企业节省融资、汇兑成本1343.6万元、21.6万元。

今年以来,惠州市还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惠州市进一步支持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惠州市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行动方案》《惠州市贯彻落实〈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实施方案》等,全力促进企业稳增长、降成本。

相关新闻:

前7个月惠州海关签发428份RCEP原产地证书

南方观察|惠州企业可考虑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记者】刘光明宝

【通讯员】李志骏

【摄影】王昌辉

南方+ 王昌辉 拍摄

编辑 谢志清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