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提升社区品质,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城市

南方+ 记者

打造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城乡环境是提升城市容貌品质和人居环境质量的重要抓手和举措。从2021年开始,广州市通过每年不间断培育一批、巩固一批、提升一批的阶段性目标,渐进式、持续性推动社区容貌品质全面提升。以三年为周期系统谋划,将全市1658个社区分为培育提升、巩固提升、常态提升三个类别实施容貌品质全域提升,培育90个市级容貌品质社区。

社区容貌品质提升是从小处着眼,解决家门口的急难愁盼问题,打造高品质生活,提升社区品质,激活宜居宜业宜游城市新活力。这项工作是城市管理的一个窗口,综合体现了广州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的实践。同时,也是真真切切为民办实事的创新之举。从调研现状看,经过几年的创建和培育,全域提升成效突出,全员参与特色明显,以人为本理念凸显。

全域提升成效突出

广州作为具有千年历史的岭南古都,正奋力推动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其中,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非常贴近的就是城市的市容市貌和社区的容貌品质。

在深入创建容貌示范社区的基础上,广州社区容貌品质全面提升的行动瞄准了卫生死角、垃圾扫地出门等市容环境难点、痛点问题,围绕形成垃圾分类、违法建设、广告招牌设置等城市管理领域法规,规范和制度的深化落实,建立健全共建共治共享、资金筹措、摘牌退出等工作机制,推动实现社区人居环境地面干净、立面整洁、秩序井然、环境优美、群众满意的行动目标。

在开展社区容貌品质全域提升行动计划后,广州各区着重解决老旧小区环境问题,提升生活质量,增进民生福祉。通过维护容貌秩序、规范户外广告和招牌设置、精准实施垃圾分类、精细管理环境卫生、持续推进“厕所革命”等13项举措,全面提升社区宜居水平。全市社区中垃圾分类定点投放,环保意识逐渐加强并养成习惯,明显改善老旧社区的脏乱差现象。

在社区容貌品质全域提升的过程中,及时调整社区改造计划,有序推进创建工作,包括开展“三线”整治,清除规范主干道上电线、通信线、网线等架空线路。通过一段时间培育,社区内大部分区域不见线网,线网暴露区域整齐有序,危旧砖房成新房,不仅美化了社区面貌,还排除了安全隐患;将老式厕所重建为符合周边建筑风格特色公厕;推行出租屋垃圾分类,修建垃圾分类误时投放点等系列措施,建成统一的街面建筑风格,宽阔平整的路面,为城市营造了整洁有序的崭新面貌,给居民带来良好的居住环境,为商户带来欣欣向荣的营商体验;既提升了社区的吸引力,以丰富多彩的休闲娱乐空间突出了老城市浓郁的文化氛围,也解决了居民和消费者的现实难题,打造了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新活力。

全员参与特色明显

社区是城市社会的最基本单元,也是超大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社区贴近居民,其治理过程涉及诸多集体利益。

广州市各区及各街道在推进社区容貌品质全域提升行动中,制定了详细而逐步推进的工作方案,既利用现有政策全面推进基础设施改造,又通过环境改造以优化社区容貌。

多个街道和社区开拓创新了全员参与的广泛制度,鼓励居民对改造工作提出建议,让居民参与到日常管理过程,做到居民间的相互监督,充分运用自治权利。由党员负责其所辖片区的督导工作,并向居民宣传社区改造的详细内容和积极作用,排解居民心中的负面情绪,确保容貌社区建设落到实处。同时,街道办各职能部门党员定期进行实地走访,主动下沉社区、排查问题,收集居民反馈的意见和建议,瞄准痛点、由点及面,通过创建容貌社区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有的社区还鼓励商户按照自愿原则出资支持建设,缺口资金则由经济联社和社区热心参与的企业提供,在最大程度上减小改造的经济阻力。

在整个行动计划中,落实了区委区政府、业务部门、镇街、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的“五级共建机制”,实实在在做到齐抓共建。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变“以建为主”到“建管结合”,整合多方力量,利用多方资源,注重常态化管理。

在上级部门的政策支持、充足多样的资金来源、社区团体的有序组织等有利因素下,许多社区通过宣传教育、柔性劝导、适当奖惩等方式助力提升居民的环境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新的管理规则,促进社区容貌品质的常态化维护管理。同时,确定责任清晰的分片包干、定期监督巡查机制,成为维护社区良好容貌品质的关键一环。

提升社区容貌的持续活力需要依靠居民环境意识提升和日常监督机制相结合产生的合力形成的坚实保障。日常的监督管理有利于居民环境意识的培育,而居民环境意识的提升则是保持社区容貌高品质的本质要求,二者之间相辅相成。

从市、区两级政府,街道办事处到经济联社,再到居委会、居民,上下齐心,共商共计,群策群力。广大社区居民主动参与到社区容貌品质全域提升行动创建工作中,出钱出力,贡献力量,为社区提质提供强大助力。既激活了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新动能,又创建了富有魅力的高品质社区。

以人为本理念凸显

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要注重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目的和核心始终是以人为本。同时,全周期管理也是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理念,其精髓在于系统管理。

实施全周期管理,要从形势分析、问题响应、力量组织、指挥处置等多元维度系统化推进社会治理。这是新发展阶段社会问题复杂化、公共服务需求多样化的客观要求,也是信息时代治理精细化、智能化的特征。在建立健全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将全周期管理理念贯穿社区容貌示范改造和城市治理的始终,开拓城市容貌品质提升新路径,是广州取得社区容貌品质全域提升行动的重要经验。

广州将社区看作反映市民需求的有机共同体,将容貌品质全域提升视为超大城市治理的系统工程,从整体性和周期性的角度,把握每一个改造项目和每一个阶段工作,采取与全局相一致又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事前多方牵头推进创建工作,事中组织落实行动各项任务,事后从体制机制上全面加强日常精细化管理,做到社区高品质容貌的稳定和持续。

市民对人居环境的要求和重视是社区容貌需要长期管理维持并提升的重要前提之一,居民对居住环境卫生条件要求的提高会推动社区环境面貌改善提升常态化。在各环节充分回应公众需求、遵循市民意愿、听取居民意见,做到服务于民、创建惠民,突出“以人为本”的城市治理核心理念,形成高度契合群众意愿、回应群众所盼的城市治理效果,是社区容貌品质全域提升的最终目的,也是广州实现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作者系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院长叶林

万子珺、杨胜梅、唐姝昱、邓羽茜、邓雅媚参与了调研和写作


延伸阅读

社区“小切口”撬动基层治理“大命题”

以居民为中心增强老社区内生动力

【话题主持人】冯艳丹 郑慧梓 马艺天

编辑 李志颖
校对 吴荆子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