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东莞教育⑨|郑晓彤:从东莞出发,再回到这里

教育莞家
+订阅

7011d9c8658bcb369bf667127969c53e.jpg

编者按:

今年初,东莞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部署教育,吹响了“打造品质教育”号角,“1+12行动计划”顺势出台,其中包括打造“莞邑良师”行动计划。

10月19日,由东莞市教育局出品、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东莞分社联合创作的东莞教师招聘宣传片《东莞品质教育 你来成就未来》发布。宣传片通过教师多维视角展现东莞城市特质、教育事业发展、教师队伍建设等特色及成果,释放东莞教育广纳人才、求贤若渴的信号。与此同时,东莞新一轮教师招聘工作启动,近千个编制岗位等待有缘人。

在东莞当老师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来到东莞又有怎样的成长收获?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东莞教育、走进东莞教师,南方+特别推出“我与东莞相遇的故事——新教师入职记”栏目,邀请近年来入职的一线新教师写下他们的故事,以期用最直观的视角,呈现东莞教育吸引力,亦为更多致力于来东莞当老师的有志青年提供经验参考。

7011d9c8658bcb369bf667127969c53e.jpg

点击下方链接,观看东莞教师招聘宣传片、了解更多招聘信息:

东莞品质教育,你来成就未来!东莞教师招聘宣传片发布

教育微发布|“莞邑良师”计划全面开展,招才育才有新变化

【教师档案】

WechatIMG156.jpeg

姓名:郑晓彤

学历:硕士研究生

毕业学校:墨尔本大学

任教学校: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

任教科目:英语

2021年加入东莞教育


(一)

我与东莞教育的缘分,一切要从几棵有五百年高龄的大榕树说起。

那年的万寿路两边的大树还没有因年纪过高被锯掉,那年的东正路也未因铺沥青而把两旁的大树移走。我住在东正路的这头,小学校园就在万寿路的那头,每天上学、放学最大的烦恼就是,今天我从那条路走呢?

和这些榕树一样,我的小学校园在当年也已经是一个有着百岁高龄的“老人”了。里边有古色古香石板大天井、有历史悠久的资福园,楼梯教室里贴了许多“说好普通话”的标语。

在这里,遇到了我第一位讲普通话的老师。她姓熊,是我一年级的班主任。有一次,我们要上一节语文公开课,其中有请学生领读诗歌的环节。我很荣幸被选为领读者。

但是这个角色也让我犯了难:它需要有十分标准的平翘舌音。而作为土生土长的东莞人,“二”“四”和“十”三个字,我一直读不准,因此被留了一个星期,每天中午跟着老师练习,一直到我能够声情并茂,并且没有一个错音朗读出来。

到今天,深深印在我脑海中的除了那首诗歌,还有熊老师尽善尽美和坚持不懈。是她,让追求完美的种子撒在了我心里,慢慢发芽、慢慢长大。

7011d9c8658bcb369bf667127969c53e.jpg

(二)

进入初中,21世纪已经开始了七年。我从万寿路的这头,搬到了隔壁学院路的那头。操场上铺好了400米的塑胶跑道,教室里也用上了投影仪。每天经过教学楼,都要读一下墙上粘贴着的邓小平爷爷说的话: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在这样面向未来的学校里,度过了三年。进入初三年级,因为青春期悸动带来的副作用,有一段时间自己完全没有办法控制好情绪,也没有办法静下心来学习。正当我含着泪低着头在假装写作业时,吴老师拍了拍我的脑袋,示意我出去走廊。

在那大半个小时里,我一直轻轻摸着旁边的叶子,一片一片一片,心不在焉听她说话,偶尔抬眼,凉凉的晚风吹拂着她的刘海,她不时的微笑和那天的月光一样暖。

“你做的任何决定,老师都会支持你,但是你不能伤害你自己,任何时候都可以找我说说你的想法。”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突然就忍不住泪崩,一口气把那段时间里所有的委屈都在吴老师面前哭诉起来。16岁,好多心里话都悄悄藏着,从来不敢轻易示人,她等我讲完,抱了抱我,在我耳边轻轻说“会好起来的”。

7011d9c8658bcb369bf667127969c53e.jpg

(三)

高中,我又回到了东正路这个熟悉的地方。在这里,越来越难的课本和越来越厉害的同伴,一次次抨击以前积攒的自信心。

到了高二,我拿着全是叉叉的数学试卷去找张老师:“老师,这个填空题全错,该怎么办?”张老师苦笑一声:“能怎么办呢?错题一直做呗。”

于是在接下来的一整年里,我每天都拿着一叠数学试卷和草稿纸,一放学就直奔图书馆,晚修时间见到老师就缠着给我讲。而老师,似乎也很有空,一道选择题可以讲一整节课。我的数学基础,就这样在一个个放学和一个个晚修中重新积累起来。

直至后来,数学成为我的强势科目,张老师还特地来找我:只要你用尽全力,最好的结果自然会找上门来。

现在,我成了一名老师。在进行职业选择的时候,我未曾有过迷茫——我要成为一位老师,像我的老师们一样的老师。现在,我如愿以偿。

和学生们相处的时候,我总是在想,我究竟是他们的什么人?我可以为他们做什么?我是幸运的,学习路上一直遇到无数的优秀老师,他们教会我的不仅仅是让我成为一名老师的必要知识储备,还有他们的感同身受,他们的耐心善良。

一路上跌跌撞撞,感恩有他们不停地把我扶起来,让我一直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希望我的学生,也因遇到我而感到幸运。

我与东莞教育的故事一直在进行,未来还将继续。

【策划】王慧

【整理】黄婷

【设计】袁永平

【素材来源】东莞市教育局

编辑 张仕婷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