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八十年峥嵘岁月,八十年披荆斩棘。
1941年,在战火和硝烟中,新四军第三师后方医院成立,这是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的前身。历经五变隶属、四迁院址、十次更改院名、两次由军转民移交地方,南方医院在大转折中实现了大发展,在大变革中实现了大跨越,朝着建设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研究型医院这一奋斗目标砥砺前行。
即日起,南方日报、南方+推出“南医峥嵘80年”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感觉身体怎么样,有不舒服的地方吗?”日前,南方医院副院长李国新与党员干部前往江西省于都县,与赣州市人民医院、于都县人民医院开展党建共建和义诊活动。
义诊活动现场,专家们认真细致地为每一位患者进行诊疗,仔细询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就医情况、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接诊260余人次。党员们还深入于都县人民医院普外科进行教学查房活动,重点从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流程以及治理决策等方面与当地医生探讨,拓宽诊疗思路。
近年来,南方医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方法和举措,打造出具有鲜明南医特色的党建品牌,开创了医院党建工作新局面,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公立医院党建工作路径。医院创新开展的党建查房、党支部目标责任管理等工作经验在全国卫健系统广泛推广。
院长李文源参与党建查房。
班子有作为,党建有品牌
7月30日,广东省医院党建“四有”工程示范点表彰大会暨医院党建工作推进会召开,南方医院党委获评全省公立医院党建“四有”工程示范点。
在推进医院发展的过程中,南方医院党委注重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认真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竭力做带头学习的表率、维护团结的表率、引领发展的表率。
班子有作为,党建有品牌,医院党建工作守正创新,亮点频出。
南方医院在全省首创“党建查房”制度,对全院各基层党组织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并建立相应评价机制,有力提升了支部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党建查房主要包括“看、听、访、评”,通过查阅党支部记录本,听取党支部书记汇报,访谈党支部书记及支部委员是否掌握了员工的思想动态与近期情况,查房结束后对支部工作进行评判4个步骤,发现问题并将相关情况在交班会上通报反馈,让党支部限期整改。医院还会将党建查房的结果与支部评先评优、支部书记换届改选以及评价相挂钩。
院长李文源参与党建查房
南方医院还创新性地在医院总务处党总支开展试点,实施党建思政教育学分制,为每位党员建立学分档案。党员参加支部委员会、党员大会、党课等党内组织生活,同时针对各类工作提出有效建议,微信公众号、院刊投稿及撰写思政论文课题等,都可以得分。
这种“学分制”党建思政教育模式,在推动党员提高素质、履行义务、行使权利、发挥作用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成果荣获全省教育系统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创新案例一等奖。
支部有力量,党员有模范
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南方医院党委第一时间发出倡议书,全院党员积极响应,两天就有2000多人请战。原抗非英雄集体小汤山医疗队写下请战书,24名队员按下了鲜红的指印,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抗击疫情的斗志。
南方医院先后派出150多名医护人员赴湖北武汉、荆州洪湖、香港、上海以及韶关、佛山等地支援疫情防控工作,其中党员占77.2%,为取得全国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成果贡献了南医力量。
在使命中受到感召,90名医务人员火线入党。南方医院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
2020年2月16日下午,湖北荆州洪湖市,为了提供更好的救治条件,南方医院医疗队员对10名新冠肺炎患者进行紧急转运。董天健 摄
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南方医院进一步完善了党组织架构,形成了完备的组织体系。将学科业务发展情况纳入党支部目标责任考核,同时在科室主任任期目标考核中设置党建工作指标,充分发挥支部在科室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创新开展党支部目标责任管理工作,通过支部自评、总支交叉评价的方式,对支部各项工作进行全方位检查,做到评价上有依据、效果上有保障、沟通上有实效,有效提升了基层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水平。
机制积极有效,党员模范争先,榜样的力量催人奋进。
近年来,南方医院先后涌现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惠侨医疗中心党总支,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朱宏,全国道德模范、时代楷模骆抗先,全国医患和谐典型侯凡凡,全国先进工作者侯金林,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李国新,中国好医生郭亚兵,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手蔡绍曦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在他们的示范带动下,全院上下营造出学习先进、争当先进、崇尚先进的浓厚氛围。
对话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院长李文源:
目标建成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研究型医院
近年来,南方医院朝着建设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研究型医院这一奋斗目标砥砺前行,站在建院80年的新起点上,医院将如何发展?南方日报、南方+记者专访了南方医院院长李文源。
南方日报:南方医院有鲜明的军医血统,这给南医人镀上了怎样的精神底色?
李文源:南方医院诞生于1941年,建院时是新四军第三师后方医院。自建立之日起,南方医院始终紧跟党、国家、军队和人民事业发展步伐,在战火中诞生,在奋斗中成长,在继承中创新,在建设中发展,医院建设发展实现了五次历史跨越,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抗日战争时期,南方医院的红色军医前辈们经受了严酷战场环境的考验。在苏北王家桥战斗中,医院在距离敌人据点仅200米的位置设立救护所,开展惊心动魄的战场救护,履行了红色军医的光荣使命。在抗击“非典”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南医人挺身而出,以“不计报酬、无惧生死”的大无畏气概,越是艰险越向前,贡献了重要力量。
半个多世纪的军旅岁月,铸就了南医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优秀品质。展望未来,这些优秀品质仍是我们砥砺前行的宝贵财富。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把优良传统继续保持和发扬光大,就没有越不过的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南方日报: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南方医人如何弘扬和诠释伟大抗疫精神?
李文源:南医人的抗疫足迹遍布全球,可以说“打满全场”。
1月,武汉封城,17年前到小汤山抗击非典的24名队员写下请战书,按下红手印,发出了“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誓言。请战书迅速传遍全国,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的斗志。
2月,在荆州,医疗队主动申请到疫情最严重的洪湖,不到1天完成重症病房改造,2天搭建起核酸检测平台,3天搭建好大数据平台,迅速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在秘鲁,专家帮助当地医院改进防控流程,严控院内感染。在巴厘岛、伊朗、曼谷、纽约,医护组接回604名留学生、侨民和滞留的湖北籍同胞,未发生一例交叉感染事件。
以生命赴使命,是伟大抗疫精神的生动诠释。南方医院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这是肯定,也是鞭策。南方医院将继续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乘势而上。
南方日报:在新的起点上,医院有什么样的远景目标?作为广东高水平医院“登峰计划”首批重点建设单位,未来将如何服务健康中国和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国家战略?
李文源:站在建院80年的新起点上,建设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研究型医院,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也是南方医院历史发展进程的必然要求,更是全院教职工的共同愿景。
从医院发展的角度,我们将以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为抓手,提高运营管理水平,完善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性的运行新机制;发展一批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前沿医疗技术;坚持中西医协同发展,积极探索中西医结合诊疗的“南医方案”,争创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通过实施开展由医院牵头的“健康管理综合服务应用示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建成6个主动健康管理综合示范区。
从服务国家战略的角度,“十四五”期间,医院将继续抓住学科人才建设这个根本,通过创新机制、搭建平台、内外协同,着力打造大湾区医学高地。加强医疗合作,为粤港澳三地医务人员交流执业创造条件;力争建成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广州国际肾脏病医学中心和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以大平台建设为牵引向大湾区辐射;围绕国家重大科研方向发展大湾区转化医学平台;以中医创新发展为切入,凝练健康湾区特色。
↓↓点击查看南医峥嵘80年系列报道:
【记者】钟哲
【通讯员】宁习源 李晓珊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