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 蓬江探索⑤丨这个学校自编自制连环画讲述革命烈士故事

南方+ 记者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触动心灵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思政课就犹如精神灯塔,肩负新时代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重要作用。江门市蓬江区狠抓思政课这一立德树人关键课程,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课堂主渠道、教师主力军的作用,不断提升思政教育质量,涌现一批特色鲜明的思政课程。南方+蓬江频道将推出“课程思政 蓬江探索”特别报道,聚焦介绍蓬江区各学校特色思政课程。

今天,我们来到江门市蓬江区特殊教育学校,了解学校如何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开展更有温度的思政课。

在江门市蓬江区特殊教育学校的思政课上,老师庄颖讲述江门台山爱国英雄林基路在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事迹。

作为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在智力、能力等方面都比较特殊,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和授课是一门科学。以《铁骨丹心林基路》课堂上的学生为例,三年级的学生年龄约为8岁至10岁。有的学生有智力残疾或肢体残疾,有的学生有自闭症、癫痫症或多重残疾,严重程度不一。

对此,教师们自编自制了连环画《铁骨丹心林基路》。以连环画的方式讲述了江门台山籍共产党员、革命烈士林基路从广东一路辗转至新疆从事革命工作,并最终为党为人民献出宝贵生命的感人历程,致敬他的革命初心和奋斗精神。

“我爱中国!”课堂上,学生们挥着国旗反复地说这句话。鲜艳的五星红旗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为了让特殊学生也能从小培养一颗爱国的心,教师们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通过讲述我们台山英雄林基路的故事,使学生们爱国、爱党、爱乡、爱家、爱校,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坚定的理想信念,成为新时代的好少年。”庄颖表示。

教师慢速读绘本,每一句都配合着动作、表情、道具;学生也尝试跟读和做动作,并认真回答老师的问题。教师示范表演《铁骨丹心林基路》中林基路在监狱宁死不屈、顽强斗争的感人片段,个别学生表演与模仿。

在课堂上,通过听、读、说、演的方式,学生们不仅了解到了林基路的抗日事迹,还在学习中激发学生的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

近年来,蓬江区特殊教育学校基层党组织书记落实基层党的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职责,不断增强政治自觉,淬炼政治素养,提高政治能力,每学期为学生上第一堂思政课。

去年,党支部书记黄纪和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老区精神》为题,回顾了自疫情发生以来,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接着通过生动讲授《江门市蓬江区革命老区发展史》中的故事,让学生懂得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老区人民与中华民族生死相依,患难与共。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张泳渝

★往期链接★

课程思政 蓬江探索①丨全市首推思政课,紫茶小学百位教师推出创意微党课

课程思政 蓬江探索②丨江门市实验小学:温暖思政课讲出“大教育”

课程思政 蓬江探索③丨紫沙小学:播撒红色种子,传承体育精神

课程思政 蓬江探索④丨全员、全时、全域、全程,东风小学打造别样思政课堂

编辑 钟惠琳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