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 蓬江探索③丨紫沙小学:播撒红色种子,传承体育精神

南方+ 记者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触动心灵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思政课就犹如精神灯塔,肩负新时代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重要作用。江门市蓬江区狠抓思政课这一立德树人关键课程,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课堂主渠道、教师主力军的作用,不断提升思政教育质量,涌现一批特色鲜明的思政课程。南方+蓬江频道将推出“课程思政 蓬江探索”特别报道,聚焦介绍蓬江区各学校特色思政课程。

今天,我们来到紫沙小学,了解学校充分利用学校红色资源优势,不断融合思政课程的故事。

在江门市紫沙小学后操场的“中央农民特派员驻江门办事处旧址”和“四邑农民运动办事处旧址”革命教育基地,学生们唱红色歌曲、讲红军故事、读红色书籍、看红色宣传。这一幕幕,已经成为紫沙小学校园内常见的画面。

作为百年老校,一直以来,紫沙小学重视学生综合素养培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充分利用学校红色资源优势,不断融合思政课程,根植中国传统文化,厚植爱国情怀,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紫沙小学充分利用学校红色资源优势,不断融合思政课程,根植中国传统文化,厚植爱国情怀。紫沙小学 供图

紫沙小学充分利用学校红色资源优势,不断融合思政课程,根植中国传统文化,厚植爱国情怀。紫沙小学 供图

紫沙小学充分利用学校红色资源优势,不断融合思政课程,根植中国传统文化,厚植爱国情怀。紫沙小学 供图

紫沙小学充分利用学校红色资源优势,不断融合思政课程,根植中国传统文化,厚植爱国情怀。紫沙小学 供图

2019年,紫沙小学在开展《党建引领,点燃学校发展红色引擎》课题研究时,发现该校前身是一处红色革命旧址。因此,学校充分利用这一红色资源,通过学习红色读本、讲红色故事、写红色诗歌、画红色图画、唱红色歌曲等活动,在学生心中撒播红色种子。

紫沙小学充分利用学校红色资源优势,不断融合思政课程,根植中国传统文化,厚植爱国情怀。紫沙小学 供图

紫沙小学充分利用学校红色资源优势,不断融合思政课程,根植中国传统文化,厚植爱国情怀。紫沙小学 供图

紫沙小学充分利用学校红色资源优势,不断融合思政课程,根植中国传统文化,厚植爱国情怀。紫沙小学 供图

紫沙小学充分利用学校红色资源优势,不断融合思政课程,根植中国传统文化,厚植爱国情怀。紫沙小学 供图

据了解,紫沙小学招募的“小小红色宣讲员”,足迹遍布学校的校史室、讲习所、教室、学校红色革命旧址等场所,已开展30多场宣讲。紫沙小学用好用活红色资源,赓续红色文化血脉,让爱国主义教育入脑入心,使全体师生在潜移默化中传承红色精神。

除了是百年老校,紫沙小学还是广东省足球特色推广学校,学校每年都举行足球节活动。对此,学校通过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足球竞赛,激发集体中每个成员积极向上的情感,不断增强班集体凝聚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把“更快、更高、更强”这一奥林匹克精神内化到学生的品质教育和责任意识培养中去。“以赛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五育并举的一个很好措施,对学生身心健康有很大促进作用。”紫沙小学校长陈炎光说。

紫沙小学充分利用学校红色资源优势,不断融合思政课程,根植中国传统文化,厚植爱国情怀。紫沙小学 供图

紫沙小学充分利用学校红色资源优势,不断融合思政课程,根植中国传统文化,厚植爱国情怀。紫沙小学 供图

传承体育精神,紫沙小学还将奥运榜样的故事引入思政课堂,在学生心中厚植家国情怀,鼓励他们拼搏奋进。秋季开学首日,在紫沙小学开展的“分享奥运健儿们的故事”主题班会上,学生们将奥运优秀运动员们的故事娓娓道来。从东京奥运夺得首金的杨倩,到“亚洲飞人”苏炳添,再到奥运会“四朝元老”巩立姣……奥运选手身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鼓舞着孩子们。“少年强则国强,我也要继续努力学习,积极锻炼,健康成长。”四年级(1)班的王梓轩在主题班会上说。

在红色精神的激励下,紫沙小学这一百年老校焕发光彩,师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全面提升。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学校”“广东省首批艺术特色学校”“广东省诗教先进单位”“蓬江区文明校园”“蓬江区禾雀花艺术特色学校”“蓬江区校园文化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陈炎光提到,下一步,紫沙小学将努力实现思政课程深度融合,提升教育品牌,将红色基因融入课堂、融入校园、融入教材。

【撰文】叶芷晴 黄烨倩

★往期链接★

课程思政 蓬江探索①丨全市首推思政课,紫茶小学百位教师推出创意微党课

课程思政 蓬江探索②丨江门市实验小学:温暖思政课讲出“大教育”

编辑 周柳妤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