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港转型升级,南沙港区五期开工|解码广州交通“十四五”

南方+ 记者

近日,广州市交通运输局正式印发《广州市交通运输“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在航运方面,提出全面增强国际航运综合服务功能,推动广州港由国际大港向世界强港发展。并优化港口布局,提升广州港专业化、规模化、智能化水平,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门户,服务泛珠三角区域和国家“一带一路”的国际航运枢纽。

这一提法针对的是广州港口现存的问题。

目前,广州的港口存在结构性矛盾,不同港区功能定位还不清晰,综合通过能力与世界一流港口存在差距,大型专业化深水码头较少,难以适应船舶大型化发展需要,集疏运体系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

根据《规划》,未来,广州将形成以南沙港区为核心、黄埔港区和新沙港区为辅、内港港区和内河港区为补充、分工合理、功能分明的港口发展格局。

南沙港区、黄埔港区规划方案调整也将加快,内港港区、黄埔港区老港作业区将转型升级,并逐步改建一批客运、游艇与邮轮码头,研究规划水上巴士,发展水上休闲旅游产业。

针对大型专业化深水码头较少问题,南沙港区和新沙港区南部码头区将建设专业深水泊位,保障港口基础设施适应运输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从而引导货运功能向南沙港区、新沙港区、黄埔新港集聚。

目前,南沙港区四期工程、南沙港区近洋码头工程、南沙港区粮食及通用码头扩建工程、新沙港区11—12号通用泊位工程正在施工。

南沙港区五期工程、南沙港区国际通用码头工程的用地、围填海等前期工作将在“十四五”期间推进。为了提高公共航道与锚地适应能力的环大虎岛公用航道工程和桂山锚地扩建工程也将开工建设。广州港20万吨级航道工程等前期工作也将启动。

在港口的配套集疏运体系建设上,海铁联运竞争力的提升有望得到政策上的扶持。南沙港铁路及配套站场建设,将解决南沙港区集装箱码头、粮食及通用码头与南沙港站协同运营、信息共享、港站衔接等问题。

在海运与河运的运输衔接上,计划增强珠江三角洲、西江、北江内河集装箱驳船运输服务。

【南方+记者】郑慧梓

相关:

十大关键词!一文读懂广州交通规划“十四五”重点

机场引入高铁,半小时直达中心城区

2024年有望高铁进城,出省通道增至10条

广州地铁通车里程将突破860公里,策划9条新线

编辑 崔格僖
校对 牟元凯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