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人小队”用脚步丈量乡村,打造普宁里湖版“向往的生活”|镇上来了工作队③

南方+ 记者

镇上来了工作队③:“七人小队”用脚步丈量乡村,打造普宁里湖版“向往的生活”

踏着晨曦的霞光,逐溪流拾级而上,携挚友登高望远,云端之下是蓄势待发的普宁里湖镇。在镇里寻寻觅觅,小茶树落地生根,蕉柑挂九月枝头,游“氧吧”森林公园,名人故居亿往昔,蓦然幸见古村落,泡极致养生温泉,品一盏鸡骨草茶……然而通向里湖版“向往的生活”乡镇未来发展之路何寻?

 里湖古岭俯瞰镇区。

里湖古岭俯瞰镇区。

东莞市东坑镇驻普宁市里湖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挂任里湖镇党委副书记韦世南在古村落邂逅工夫茶。

东莞市东坑镇驻普宁市里湖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挂任里湖镇党委副书记韦世南在古村落邂逅工夫茶。

答案或许可以在揭阳市91支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之一的东莞市东坑镇驻普宁市里湖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下称“工作队”)未来三年的帮扶工作中找到。

如何结合实际镇情将发展蓝图变成乡村振兴的实景图?自7月19日,工作队接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任,紧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接力棒以来,队员们迅速进入角色,深调研、谋对策、定规划,高效开展各项工作。

   南方+ 张冰纯 拍摄

“七龙珠”紧握接力棒

进驻镇里调研寻宝

暮夏初秋,里湖镇蓬和村农户林丽群在栽满3000多棵柑树的林子里忙碌。工作队7名队员在里湖镇蓬和村委书记张文标的带领下,在田埂上与林丽群热络地聊起挂满枝头的蕉柑绿果。

 工作队下柑林走访调研。

工作队下柑林走访调研。

“去年的收成怎么样?今年有没有扩种?这柑林地里有什么农技问题需要我们想办法帮忙解决?”工作队队长、挂任里湖镇党委副书记韦世南细心地向林丽群询问。谈话间,工作队其他队员各司其职,记录、拍照、观察、提问……

“我们的队伍7位成员各有所长,这次算是集齐‘七龙珠’来促进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驻里湖镇富美村第一书记李洪州打趣地说道。按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力量”组团式帮扶的要求,这支工作队由东莞市东坑镇人民政府、东莞市自然资源局和中国农业银行东莞分行的派出干部组成。队伍成员来自自然资源、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城市管理、市场监督管理和金融服务等相关领域。其中,有“75后”海、陆、空军官转业的实干型干部,也有“85后”“95后”的青春面孔;有摸着石头过河踏上新征程的驻村新人,也有赓续乡村振兴的“老驻村”。“综合性较强的队员组合给了我不少信心。”武警官兵转业的韦世南说。

工作队7位队员。

工作队7位队员。

工作队进驻里湖镇以来,足迹先后遍布了全镇23个村居和2个社区,工作笔记本早已记录得满满当当。以84.9平方公里的里湖镇为“宝矿”,工作队每一名队员都宛如“寻宝人”访镇入村看实情,每天在村里走走看看,展开地毯式调研,了解里湖镇“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建设情况以及各村愁难急盼的问题。通过走村入户了解已脱贫户和低保户的生产生活情况,建立返贫监测的动态数据台账。工作队表示,目前已初步了解镇区和各村的基本情况,为全面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做好摸底调研。

“为扎实谋划好乡村振兴工作,我们队还购买了整套关于建设新时代乡村的书籍加强学习。包括《组织振兴》《绿色乡村发展之路》《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书中自有黄金屋。除了日常多次和当地政府讨论发展规划,参加揭阳市、普宁市分别召开的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座谈会,为工作队传达相关精神和部署,韦世南还多次号召队员结合实际情况,汲取书籍知识转化成为助推里湖镇经济发展的推手。

 工作队办公室里的书桌一角。

工作队办公室里的书桌一角。

   南方+ 张冰纯 拍摄

摸清底子开“药方子”

发挥优势帮到实处

里湖镇是普宁西部的门户,国道G238穿境而过,汕湛高速、揭惠高速交会于此。同时,这里还是粤东的茶叶集散地、凉果加工大镇、远近闻名的“温泉之乡”,是普宁三大中心镇之一。较好的基础条件和四通八达的道路将镇区中心和产业组团、专业市场串联,成为里湖镇发展现代化产业和农业的稳固根基。经过上一轮的脱贫攻坚,里湖镇原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65户1323人已全部脱贫。

鸟瞰里湖镇区,“丰”字形的道路规划。

鸟瞰里湖镇区,“丰”字形的道路规划。

眼下,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水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了里湖镇当前的任务。怎么衔接发展?怎么全面振兴?工作队经过前期的全镇“摸底子”工作,现在逐渐到了结合实际摸索“药方子”的时候。

“里湖镇有着较好的基础条件。富美村有革命先烈李存穆的故居,为里湖镇的发展增添了红色文化;汤头村的天然温泉资源初有规模,后续可以从完善周边基础设施的角度出发,以点带面促进里湖镇旅游产业发展……”经过40多天的走访,韦世南对里湖镇各村发展亮点已有初步的规划。“麻园村的鸡骨草也是一个发展亮点,我们探究着后期规划结合电商来拓开销售渠道成片种植。”工作队队员、驻里湖镇麻园村第一书记鲁春锋补充说。

 镇内自然资源丰富,景色宜人。

镇内自然资源丰富,景色宜人。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和基础。在韦世南看来,里湖镇的温泉、茶叶、凉果加工、文旅地域等多种特色产业大有振兴空间。他表示,现阶段需要做好全镇统筹规划,提升产业、农业的发展水平,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引回外出的劳动力和能人等,里湖镇的乡村振兴工作才能够在政策支持下高效进行推进发展,得见成效。

那现阶段具体如何加快推进呢?其实韦世南心底早已有盘算。他说,接下来将通过积极学习上级文件精神,加强党的领导,以党建引领各项工作。在东莞市和普宁市及里湖镇委的正确领导下,强化各党组织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的责任,挖掘打造党员致富带头人,配合当地镇政府做好激活产业,盘活乡村经联社的工作,全力帮扶里湖镇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同时,积极配合里湖镇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的衔接,加强防返贫监测,统筹发动派出单位的干部职工、爱心企业和社会组织,落实好“一对一”帮扶工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在实际的乡村振兴开展工作中,工作队还发挥着联系东莞市东坑镇和普宁市里湖镇的桥梁作用。

韦世南表示,接下来,将结合里湖镇的实际发展情况,利用东莞市东坑镇和东莞市自然资源局的优势资源,配合并服务于里湖镇,认真开展乡村振兴工作调研;同时,参与里湖镇的乡村振兴工作规划编制,提出工作队的合理意见和建议。争取在三年后的“回头看”中,走出一条符合里湖镇高效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南方+ 张冰纯 拍摄

里湖镇来了工作队

集体村民满怀期待

走进里湖镇富美村,一个风景秀美、生态宜居,还散发着几分红色文化气息的村居悄然呈现。

在走访中,工作队在富美村支书李立伟的介绍下,仔细询问村里的实际情况。交谈中,“乡村振兴”“美丽乡村”“红色景点打卡地”等词汇频频出现,当地村民对乡村振兴更是充满了憧憬。

 工作队到富美村走访调研,了解实况。

工作队到富美村走访调研,了解实况。

“2014年以来,村容村貌就有了逐步的改善。后来,经过上一轮的脱贫攻坚和‘三清三拆三整治’,现在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乡贤、村民也出资出力。如今工作队也来了,我们富美村的乡村振兴工作也更有盼头了。相信工作队也会结合国家政策福利和村里的实际情况,帮我们做好整体规划工作,把富美村建设得又富又美。”富美村村民李初付看着小村子近年来不断蝶变,由衷感慨。

在距离富美村驱车15分钟以外的蓬和村,蕉柑农户林丽群同样对工作队的到来充满期待。

“你们要小心脚下的蚂蚁和蚁窝,别给咬伤了。”虽已初秋,但下午时分的柑林地里,温度直逼34℃左右。为了防蚁,林丽群穿着不太透气的塑胶长靴在劳作着。“听说工作队是为了乡村振兴而来的,虽然我还不太清楚这个概念,但刚刚工作队队长和村委书记倒是细细地询问了我一番柑林的事情。未来要是可以教我治蚁的农技,那就是对我这柑林实打实的帮助了。”朴实的林丽群现在和妻子两个人打理着3000多棵柑树,“治蚁”成为他们夫妻俩的所急所盼。

 蕉柑青果。

蕉柑青果。

在走访的过程中,类似这样的场景还有很多,里湖镇的干部和群众对工作队的到来寄予厚望。韦世南坦言,此次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贡献力量,选派到里湖镇开展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深感意义非凡,担心和压力也不小。但看着群众期盼、村干部态度积极、队员“分工不分家”,大家都带着满腔热血奔着乡村振兴的目标不断向前时,自己深为感动。

“我们工作队里有3名军人转业干部,都是老党员,这次能够融入乡村振兴工作团队,深入基层一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也体现了‘军人退伍不褪色’的革命军人本色。我们工作队里还有朝气蓬勃的小年轻,各有所长,相信未来三年大家会以实际行动回应里湖镇干部和群众的期待。”韦世南说。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镇、村同建、同治、同美,这支“七人小队”在接过乡村振兴的接力棒后,将与东莞市东坑镇、东莞市自然资源局、普宁市里湖镇形成多点联动,主动探索,不断尝试新方法、总结新经验、创新模式打造里湖版“向往的生活”。

 里湖镇乡村振兴篇章开始续写。

里湖镇乡村振兴篇章开始续写。

【记者】唐楚生 张冰纯

【摄影】张冰纯(部分照片由工作队提供)

【视频】陈憧炜

揭阳镇上来了工作队|往期报道:

南方+ 张冰纯 拍摄

   南方+ 张冰纯 拍摄


编辑 李幔
校对 符如瑜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