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顺德是一个怎样的地方?3229090个顺德人最知道。
5月28日,佛山市顺德区统计局、顺德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发布《顺德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除最新的总人口数据外,更详细披露了人口的镇街分布、教育水平、年龄构成、性别比例等情况,信息量极大。
三天后的5月31日,三孩生育政策获“官宣”。随着未来人口政策的变化,从人口数量到人口素质都将发生一系列的大变革,传导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改变一个地方的发展面貌。(相关链接:@顺德人,“三孩”政策来了,你要不要生?)
事实上,从区域发展模式到镇街发展格局,再到个人生活方式,此次人口普查描绘出的顺德新图景,已经显示出三个将影响深远的重大趋势。
发展模式之变:
人才红利凸显,但人口红利仍然重要
此次顺德的人口普查,最引人瞩目的数据就是“3229090”这个总人口数量。与2010年时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增加76.74万人,人口总量和增量都排在佛山市第二位,增长31.17%,远超全省增速10.36个百分点。
几百万人中,每个人都发挥着自己的重要角色,数量仍然是人口最重要的一面。尽管此次普查中的年平均增速2.75%,相对于第六次普查时的3.81%进一步放缓,但是已经远超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同时由于庞大的基数,顺德已经连续三个10年人口增长超70万人,仅增量就已经超越了不少内陆区县的总人口。从密度来看,顺德每平方公里人口达到4006.3人,超过了周边相近体量的其他经济大区。
这反映出人口总趋势变化下,顺德强大的聚人能力。目前,全区平均年龄为35.72岁,比全国平均年龄38.80岁低3.08岁。一方面,是“全面二孩”生育政策持续有效发挥作用,使顺德生育水平回升,自然增长人口逐年稳步增加。与2010年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提高了2.94个百分点。
顺德已经连续三个10年人口增长超70万人。戴嘉信摄
另一方面,也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外来人口的持续涌入。2020年顺德户籍人口155.49万人,比2010年增加32.96万人,年均增长2.41%,其中市外户籍净迁入人口达20.17万人;流动人口则在2010年基础上增加49.97万人,年均增速比常住人口总体高0.66个百分点,同时外市流入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从50.08%上升到53.65%。
规模优势继续扩大的同时,人才红利加快凸显。全区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486506人。跟10年前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10年前的8786人上升为15066人,占比接近翻番;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69年提高至10.40年。同时,拥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9984人上升为21470人。
未来随着人口素质的提高,人才红利将为顺德经济转型、产业结构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更多的驱动力。
发展格局之变:
中心城区不意外,北部稳步崛起,西部成“黑马”
镇街是顺德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过去10年,顺德全部镇街的人口均呈现正增长。而在这其中,一些镇街表现十分突出。
人口需要适度集聚,才能更好地产生规模效应。
在顺德,常住人口居前五位的镇街,合计人口占全区66.21 %。其中,常住人口超过50万人的镇街有容桂街道(573581人)和大良街道(517952人),在30万人至40万人之间的镇街有北滘镇(377354人)、乐从镇(359186人)和龙江镇(309993人)。
作为传统的中心城区,容桂和大良的人口高居前两名并不意外,尤其是容桂长期以来保持着高度发达的制造业。其中,大良每10万人口中拥有的大学文化人口达24123,远超其他镇街,显示出其作为顺德政治、文化中心的强大实力。
不过,两街道的人口相加约110万人,距离顺德2018年提出的建设“大良-容桂”150万人口规模的高水平中心城区,还有发力空间。此外,容桂、大良占全区总人口的比重略有下降,显现出顺德发展更具平衡性。
镇街是顺德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戴嘉信摄
有占比下降的镇街,就有占比上升的镇街。近年来,由于顺德北部片区的大力开发,陈村、北滘、乐从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比重均稳步上升。西部的龙江排名上升至第五,乍看是一批“黑马”,但作为全国重要的家具产业基地,超30万的人口规模也非常合理。从年龄构成上也可看到,北滘、乐从、龙江三个镇街60岁以下人口占比超过91,名列全区前三,意味着它们在中长期可能更有活力。
此外,杏坛镇尽管总量仅有19万人,但是占全区人口比重也在上升,体现出顺德高新区等重点区域的发展成果。而均安镇虽然人口最少,但是0-14岁人口占比超过了北滘、龙江等镇街,每10万人口中拥有的大学文化人口达到9827人,超过了勒流、龙江,未来仍然前景可期。
生活方式之变:
“三口之家”少了,“单身贵族”多了
发展要以人民为中心,如今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短短10年间,顺德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44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81人减少 0.37人,意味着传统的“几世同堂”乃至“三口之家”正越来越少。
这样的变化也是宏观趋势的缩影。顺德区统计局、顺德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分析,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受生活水平提高、住房条件改善和婚育观念转变等因素影响,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增多,单人家庭户比重提高。
单人家庭户比重提高的原因中,性别比是重要的原因之一。目前,10个镇街人口性别比均在110以上。其中,勒流街道、北滘镇、乐从镇和龙江镇人口性别比大于120,最高的北滘镇达到130.75。
流动人口是推高性别比的主要原因。2020年,顺德户籍总人口性别比为94.34,比2010年99.75下降5.41个百分点,实际上呈女性偏多状态。而2020年外市流入人口性别比为148.19,比2010年137.68上升10.51个百分点。外市流入人口中的男性数量远多于女性,而且性别比较高的几乎都是制造业重镇,呈现出顺德的制造业特色。
跨省流入人口,是顺德流动人口的主力军。戴嘉信摄
跨省流入人口,是顺德流动人口的主力军。顺德区常住人口中,人户分离人口为186.6万人。与2010年相比,人户分离人口增加54.2万人,增长40.91%。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为13.3人,流动人口(即除开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为173.3人。流动人口中,跨省流入人口为123.9万人,是省内流动人口的两倍多。
如今,顺德即将迎来新一轮生育政策变化。对于先行一步的顺德来说,上述三大趋势将进一步加强。对于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每个顺德人来说,无论自己是否生“三孩”,这都是一次新的发展机遇。
【南方日报记者】熊程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