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三次人口普查增量超70万人!顺德披露“七人普”主要数据

南方+ 记者

5月28日,佛山市顺德区统计局、顺德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发布顺德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一号至第六号),对全区常住人口情况、镇街人口情况、人口性别构成情况、人口年龄构成情况、人口受教育情况、城乡人口和流动人口情况进行了披露。

人口是地区经济发展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顺德区统计局、顺德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普查结果显示,顺德过去十年人口增长超70万,在高基数下实现了持续稳定增长。在镇街分布上,十个镇街均实现人口正增长,大良容桂人口均超50万。在性别比例上,总人口性别比升高,主要由于外市流入人口推高。在年龄结构上,顺德少儿人口比重回升,人口年轻充满活力。在教育情况上,顺德人口素质不断提升,人才红利潜力明显。同时,顺德家庭户规模进一步缩小,城镇人口高度聚集。

后续,南方+将对此次披露的顺德人口数据进行详细解读。

公报原文(第一号至第六号)如下

顺德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一号)

——全区常住人口情况

2020年,我国进行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根据此次普查结果,现将2020年11月1日零时我区常住人口的基本情况公布如下:

一、常住人口

全区常住人口为3229090人。

二、人口增长

全区常住人口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461701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67389人,增长31.17%,年平均增长率为2.75%。

近五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及年均增长率。

近五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及年均增长率。

三、户别人口

全区共有家庭户1154560户,集体户129680户,家庭户人口为2812637人,集体户人口为416453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44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81人减少0.37人。

注释:

本公报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据。

普查标准时点为2020年11月1日零时,普查对象是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

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且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全区常住人口是指区内10个镇街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区内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

家庭户是指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人组成的户。

顺德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二号)

——地区人口情况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现将2020年11月1日零时我区10个镇街常住人口有关数据公布如下:

一、地区人口

10个镇街中,常住人口超过50万人的镇街分别是容桂街道(573581人)和大良街道(517952人),在30万人至40万人之间的镇街分别是北滘镇(377354人)、乐从镇(359186人)和龙江镇(309993人)。其中,常住人口居前五位的镇街合计人口占全区常住人口比重为66.21%。

,

二、地区人口变化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各镇街人口均有所增加。人口增长较多的5个镇街依次为:容桂街道、大良街道、北滘镇、乐从镇、龙江镇,分别增加123894人、113643人、107044人、99391人、88112人。

分区域看,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陈村镇、北滘镇、乐从镇、龙江镇、杏坛镇人口占全区人口比重分别上升0.86、0.72、0.58、0.60、0.17个百分点,其余5个镇街均有所下降。

注释:

本公报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据。

全区常住人口是指区内10个镇街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区内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

指各镇街常住人口占全区人口的比重。

顺德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三号)

——人口性别构成情况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现将2020年11月1日零时我区10个镇街的人口性别构成情况公布如下:

一、全区人口性别构成

全区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760951人,占54.53%;女性人口为1468139人,占45.47%。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17.41上升为119.94。

,

二、地区人口性别构成

10个镇街人口性别比均在110以上。其中,勒流街道、北滘镇、乐从镇和龙江镇人口性别比大于120。

,

注释:

本公报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据。

全区常住人口指区内10个镇街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区内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

顺德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四号)

——人口年龄构成情况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现将2020年11月1日零时我区10个镇街的常住人口年龄构成情况公布如下:

一、全区人口年龄构成

全区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484802人,占15.01%;15~59岁人口为2424667人,占75.09%;60岁及以上人口为319621人,占9.9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221870人,占6.87%。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提高2.94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5.45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提高2.51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提高2.19个百分点。

,

二、地区人口年龄构成

10个镇街中,15~59岁人口比重在75%以上的镇街有5个,其余镇街人口比重均在70%~75%之间。

大良街道、陈村镇、杏坛镇和均安镇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7%。

,

注释:

本公报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据。

全区常住人口是指区内10个镇街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区内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

0~15岁人口为510280人,16~59岁人口为2399189人。

顺德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五号)

——人口受教育情况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现将2020年11月1日零时我区10个镇街的人口受教育基本情况公布如下:

一、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区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486506人;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693282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60021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624432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口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8786人上升为15066人;拥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9984人上升为21470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42947人下降为35924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21246人下降为19338人。

,

二、平均受教育年限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全区常住人口中,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69年提高至10.40年。

三、文盲人口

全区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32853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5154人,文盲率由1.54%下降为1.02%,下降0.52个百分点。

注释:

本公报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据。

全区常住人口是指区内10个镇街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区内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

平均受教育年限是将各种受教育程度折算成受教育年限计算平均数得出的,具体的折算标准是:小学=6年,初中=9年,高中=12年,大专及以上=16年。

文盲率是指区内10个镇街常住人口中15岁及以上不识字人口所占比例。

顺德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六号)

——城乡人口和流动人口情况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现将2020年11月1日零时我区人口城乡分布及流动情况公布如下:

一、城乡人口

全区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3184098人,占98.61%;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44992人,占1.39%。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774977人,乡村人口减少10671人,城镇人口比重提高0.86个百分点。

二、流动人口

全区常住人口中,人户分离人口为1865658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6]人口为133145人,流动人口为1732513人。流动人口中,跨省流入人口为1238947人,省内流动人口为493566人。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人户分离人口增加541630人,增长40.91%;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增加93358人,增长234.64%;流动人口增加448272人,增长34.91%。

注释:

本公报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据。

城镇、乡村是按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划分的。

全区常住人口是指区内10个镇街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区内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

流动人口是指人户分离人口中扣除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

人户分离人口是指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

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是指一个地级市所辖的区内和区与区之间,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乡镇街道的人口。

【南方日报记者】熊程

编辑 陈禧彤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