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江苏、安徽一起官宣全国首个跨省都市圈——“南京都市圈”,上了热搜。
实际上,全国第一经济大省的广东,在都市圈建设上也是筹划多年,而且在格局上出手就是大手笔:构建“一群五圈”,将全省21个城市统统纳入其中。
粤评君梳理发现,这样的安排在全国各省份中尚属首次。
日前发布的广东省“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培育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五大都市圈,并进一步明确了各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发展目标和建设重点。
或许,用不了多少年,对“你来自哪里”的回答不再是哪座城市,而是哪个城市圈。
都市圈内外,连接要素更链接机遇
经济发展、财富增长的动力来自哪里?
城市,更准确地说,是超大城市及其带动的都市圈、城市群。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加工制造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就是来自海外特别是欧美大中城市的消费需求。随着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国内中心城市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的发动机。
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珠三角的城市规模、密集程度,在国内乃至全球都不多见。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也就理所当然成为广东优化城镇布局的重要内容。
对此,《规划纲要》提出,要优化“一群五圈”城镇空间格局,加快让城市群形成增长动力源。
其中,广州和深圳两个都市圈的定位最高:共同点是 “具有全球影响力”,但广州都市圈主要强调“现代化”,而且要成为“典范区”。深圳都市圈则不仅要“现代化”还要“国际化”“创新型”。
粤评君还发现,两个都市圈内部也各有侧重。广州都市圈的关键是广佛同城,要支持广佛共建国际化都会区;深圳都市圈的枢纽则是深莞惠一体化,将加强三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统筹协调,建设跨区域产城融合组团。
其它三个都市圈也各有特点。
珠江口西岸都市圈,要强化珠海作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的定位,还要联动阳江,通过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带动粤西。
汕潮揭都市圈,一方面要加快汕潮揭同城化,一方面还要联动梅州都市区,还要链接粤闽浙沿海城市群与粤港澳大湾区。
湛茂都市圈,则将产业协同摆在关键位置,要优化升级石油化工、钢铁制造等优势传统产业,培育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粤评君注意到,就在不久前,广东省委、省政府专门出台文件支持珠海、汕头、湛江三市发展。在广深佛莞四座城市之后,这三个城市正站上发展的新风口。
更重要的是,从全省看,通过不同规模、特点、层次的城市深度联动,带动都市圈内部乃至不同都市圈间的协同,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副院长马晓河对粤评君表示,广东应构建网络型、多层次的都市圈、城市群,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户籍互认等推动都市圈内人员、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带来人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大循环,助力广东成为全国率先达到发达经济体水平的示范地。
广东的眼光从来也不会只局限在省内,这在都市圈的规划中也体现明显:汕潮揭都市圈要打造链接粤闽浙沿海城市群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枢纽;湛茂都市圈则要打造国家重大战略联动融合发展示范区。
团结就是力量,协同就有未来。
城乡融合,让县域经济强起来
从空间范围来看,此次《规划纲要》对都市圈的定位更加精准。例如,肇庆、清远、云浮、韶关的都市区纳入广州都市圈,河源、汕尾的都市区部分纳入深圳都市圈,相应地,这些城市的非都市区部分未被纳入。
粤评君认为,对于非都市区来说,也并非坏事。
都市和非都市区的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发展诉求、重点也各不相同,也就无法“一把尺子量到底”。这也是广东“差别化发展”思路的一个体现。
实际上,城乡融合发展,既是广东的“短板”也是《规划纲要》一大重点。
粤评君认为,城市与乡村并非截然相对,而是相互交融,这在县域经济中体现得最为典型:县城既接受大中城市的辐射带动,也是周边村镇经济活动的中心。
《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小城镇建设,提升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基础载体功能。
“广东提出重视县域经济,这非常有意义。”马晓河认为:“在现代交通和信息化技术推广后,可以探索在确保尊重居民意愿的基础上,优化乡镇行政区划,形成集约化的社会治理结构。”
在《规划纲要》中,还明确列出全省“县城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试点”,其中广清接合片区为广东唯一的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就在4月27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东广清接合片区实施方案》正式印发,为广东探索城乡融合发展赋予更大动力。
打破城乡藩篱!两项全国唯一的广清接合片区“路线图”公布|经济粤评>>
要看到,广东的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一大体现就是部分区域的县域经济基础有待提升,难以对周边乡村实现科技、平台和技术服务支撑,间接促使当地人口人才的外流。
《规划纲要》明确,在小城镇建设中,将聚焦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打造一批特色化、品质化、高质量发展的县城。
马晓河认为,广东的城镇化布局正在形成广深“双城联动”、五大都市圈、县域经济的三级结构,今后要强化县城、中心乡镇的综合承载力,让大中小城市实现紧密协作发展,不断推动广东的新型城镇化走在全国前列。
通过城市品质的提升,让都市圈不仅能安放肉身,满足衣食住行需求,更能栖居精神、滋养心灵、激发创新,满足人对高质量生活的种种向往。也唯有如此,城市才能真正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
【记者】王彪 实习生 隋明润
【统筹】吴哲 黄应来
【出品】南方经济智库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