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深圳市重大文体设施建设规划新闻发布会上“深圳十大特色文化街区”名单正式出炉以来,深圳市规划按照“都市风情、文化内涵、产业特色、市场需求”的要求,以及错位发展、体现特色的原则,推动现有的10个特色较为明显、文化内涵丰富的文化街区进行提升改造,成为代表深圳文化形象的特色文化街区。
“十四五”开局之年,深圳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提出文化新目标:2025年深圳文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文明程度、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文化产业发展质量显著提高。
年轻特区从“功能城市”迈向“文化城市”,有着怎样的路径?万丈高楼平地起,文化设施、街区作为城市文化体系的筋骨,最能直观展现其文化魅力。
记者观察到,此次脱颖而出的七家“深圳特色文化街区”中近半数(大鹏所城、甘坑客家小镇、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出自华侨城集团;蛇口海上世界则为招商局再造新蛇口的扛鼎之作——企业对深圳街区文化的塑造力可见一斑。
打造“全球创新创意之都”进程中,不得不提深圳“创意文化园”的崛起,它们烙刻着深圳乃至中国文化战略的转型印记。上世纪90年代起,伴随着“三来一补”企业转型升级,深圳大量工业园区日渐冷清,如何盘活旧厂房的活力?
一条文化改造之路由此诞生:以华侨城创意园为例,2004年起改造自上世纪80年代华侨城原东部工业区的“三来一补”旧厂房,现今以T街创意市集、OCT-LOFT公共艺术展、OCT-LOFT创意节等关注社区营造、聚焦社会价值的艺术文化品牌活动,串联起街区主轴线上的各景观节点,形成创意联动氛围。在业态方面,有策略地引进3Y艺术空间、We Gallery维格列艺术画廊等多家新型创意机构,形成片区创意集合。
华侨城创意园
华侨城创意园
此外,2006年1月拉开改造序幕的蛇口南海意库,经3年时间六幢旧厂房改造成的五A甲级花园式写字楼,保持原有建筑风貌,又不失时机地注入新的创意元素。2007年开园的设计之都创意产业园由田面工业区改造,被誉为“中国工业设计第一园”……截止2020年,深圳已认定市级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基地)61家。
不论是开创性运营出以先锋音乐、当代艺术、创意设计为特色的文化创意街区,还是形成创意界首脑云集的总部集群,或是汇聚占80%的全国性创意设计龙头企业区,这些创意园区不仅带动了城市更新的建筑转型,更带动了新型文化产业培育的探索。
大芬油画村。资料图片
“为创造的改造”,不是守旧,而是希望触发未来更多的创新可能,这亦与深圳的城市发展始终保持一致,也是深圳精神的文化内核。正如曾参与园区规划改造的都市实践建筑事务所创办人孟岩所说:“我们希望创意园一直是进行时,ongoing,而不是完成时,finished。”
“ongoing”让“创意文化园”成为“活水”,蓄水池里的文化人才更迭,不断为它再注入新创意,形成良性闭环。如今,这个“蓄水池”衍生出新形式“社区”,比如蛇口gng创意社区,它更轻也更亲民,但不变的是创意创新给这座城市带来的文化活力。
首批“深圳特色文化街区”中,大鹏所城、南头古城、甘坑客家小镇,诉说着深圳的7000年开发史、1700多年城市史、600多年海防史、800多年广府历史和300多年的客家移民史;
同时也揭开了2020年深圳文旅融合的成绩单:顺利推进大鹏所城整体保护、南头古城南城墙等重大文物保护工程;“深圳南头古城游径”“深圳大鹏所城游径”“深圳赤湾炮台游径”入选首批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名单。
而大芬油画村、观澜版画基地,则是文化产业聚集地的优秀代表。近年来,深圳在发展文化产业中,注重创意引领和科技支撑,除文创产业外,逐步培育起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文化旅游、高端印刷、黄金珠宝、文化会展等多个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行业,比如集聚效用强的黄金珠宝业,占据了国内60%以上的市场份额。
观澜版画基地。资料图片
一方面,深圳大力推动文化产业集聚效应;另一方面,“多中心”发展的深圳,必然有多个“文化中心”。从区域文化发展角度来看,深圳各区近年来瞄准文化定位,主打优势产业。比如宝安区的影视产业、龙岗区的数字音乐产业、罗湖区的动漫产业等。
然而,当数字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掀起的高科技浪潮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同时,必将催生大批新的文化形态和文化业态,而这背后,依然有产业转型升级对产业链打造提出的更高要求。
以福田区为例,经济学博士后、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曲建曾说,车公庙片区是深圳产业转型的缩影,每10年就要经过一个转型,今天的车公庙已经在引入高端创意时尚文化产业上崭露头角,成为深圳重要的文化创意基地。在2019年,福田区《湾区时尚总部中心发展规划》提出规划建设湾区时尚总部中心,全方位嫁接国际时尚资源,实现国际时尚价值链资源集聚,打造“世界级湾区时尚中心”。
大鹏所城内威士忌生活体验馆
无独有偶,古香古色、典雅宜人的观澜版画村(深圳观澜版画原创基地),集版画创作、制作、展示、收藏、交流、研究、培训和市场开发为一体,以独特的魅力与方式,将中国版画的事业与产业发展紧紧的连接在一起;另外,近年来兴起的,还有集创意设计、原创品牌孵化、人才培养等服装纺织产业全要素全链条的龙华大浪时尚小镇。
而大芬油画村作为深圳早期油画产业区,经历了出口转内销、装饰画到简轻奢画、低端行画到高端原创的转型,如今更是经历着从线下到线上的转型阵痛。(相关阅读>>深文化|大芬村画家直播卖画,疫情下深圳文创能线上突围么?)
为有源头活水来。产业升级更迭不断,深圳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探索也一直“正在进行时”。
【记者】郭悦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