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人生”公交车

深圳记者帮
+ 订阅

“人生”公交

1

image.png

这里有萍水相逢的温暖与善意。有人以瘦小身躯背起残疾乘客,有人为晕倒的乘客把公交开到医院,有人与乘客联合制服醉酒市民......这里也有日常生活的烦恼与纠结。水田车队唯一的洗手间停用了、宝吉车队的公交停放在未开通的高速路口,司机要步行40分钟回家、慢城车队一个车队就被拆成五个场站......

喜怒哀乐,虑叹变慹,他们与萍水相逢的乘客结下情谊、与场站断水停电搬迁作斗争。人生故事千千万万,他们的故事有些“雷同”,又有些不一般。

东部公交吉祥车队质管员褚建林有一个珍藏的笔记本,上面张贴着她从2013年至今的车队好人好事的报道。每当车队有好人好事被报道,她都会找到当天的报纸,仔细地将报道裁剪下了,一张一张粘贴在笔记本上。

“虽然都是小事,但我希望当翻看笔记本时,能让司乘充满幸福,也把这份助人为乐的爱心继续传递下去。”采访当天,她拿出了纸张发黄的笔记本,如数家珍般介绍这些年车队一线司乘人员做过的好人好事。

从帮乘客拾回丢失钱包、司乘响应号召无偿献血,到救助走失孩童,笔记本一页页被翻过,7年来的公交故事也被一一翻开。

褚建林珍藏的好人好事报道

褚建林珍藏的好人好事报道

褚建林珍藏的好人好事报道

褚建林珍藏的好人好事报道

今天我们要讲的故事发生在2020年3月。故事的主人公是吉祥车队的乘务员揭妙燕。揭妙燕身材并不高大,1.5米的身高、扎着马尾辫,却总是爱笑。她也不知道,瘦小的自己竟能扛起了比自己重一半的乘客。

2020年3月17日,东部公交398线粤B04050D公交车正在执行一天的营运任务。当车辆缓缓驶入东莞宏盈工业区站台时,一名残疾人引起了揭妙燕的注意。

“当时她坐在轮椅上,一只手撑着地面,另一只手扶着一把小椅子,一点一点往前挪过来,身旁没有其他人。”揭妙燕看到后,快速从车厢后门走下,毫不犹豫地转身跪下,让女乘客趴在自己的背上。

“大姐,我来背你。”女乘客先是不好意思,摆了摆手。但犟不过揭妙燕的执拗,配合着趴在了她的背上。

“背起来的时候才感觉很重,起身的时候感觉非常吃力。”揭妙燕身材瘦小,体重只有95斤,而女乘客体重是130多斤。在公共监控中,只见她单膝跪地,一手抓着车门的扶手、一手撑着地面,艰难地起身、迈步,走上车厢。虽然从车下到车上的座位只有十几步路,但是揭妙燕腰有点都拉不直了。

“现在疫情这么严重,别人看到我都使劲躲开,为什么你还愿意背我?”当时女乘客问了揭妙燕这个问题。揭妙燕说,我根本没想到这些,我只知道你需要我帮忙,我就帮你了。

女乘客坐好后,揭妙燕没有着急去售票,耐心询问女乘客下车地点,又帮她把轮椅放好,整理好轮椅上的物品后才去找别的乘客买票。揭妙燕将乘客护送到目的地后,又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直到车队质检员在日常查看车厢监控时,才意外发现了这一温暖之举。

“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帮助乘客是我们常做的事情,也是我们工作中的一部分。”揭妙燕说,这其实是她第二次遇见女乘客了。早在2019年的时候她就背过这位女乘客。而她也是在同事的提醒下,才知道自己帮助女乘客的视频被放上了抖音。

小到帮忙搬运大件行李、找回乘客遗留物品,大到帮助走失老人、迷路小孩回家,揭妙燕帮助过的人、帮助过的事不胜枚数。“在工作当中,我们应该做到尽职尽责。不管去到哪里,遇到需要帮忙的人,我们都会帮他。”揭妙燕表示。

小小的十米车厢里,类似的好人好事不胜枚举。366线驾驶员罗国宁一把将走上机动车道的两岁幼童带到安全区域;620线驾驶员肖发遇到前方电单车起火自燃,迅速拿起车厢内灭火器前去帮忙;看到女乘客突然捂着肚子瘫倒在地,312线驾驶员杨华斌开门疏散其他乘客,立刻开往医院。挂号、缴费、检查、打针、联系家人,等一切安排妥当,他才默默转身离开......据统计,2020年东部公交司乘人员在工作中就做了9905件好人好事。

他们很平凡,从未站在聚光灯下,但在平凡的岗位,有着不凡的坚持。小小十米车厢,穿过大街小巷,萍水相逢不期而遇的温暖与善意,让我们看到深圳这座城市流淌的真情和善意。

“洗手间又被封了。”最近,东部公交水田车队队长蔡建辉有些烦恼。因场站的洗手间建设位置靠近边坡,存在安全隐患,被执法部门查封了。400多号人的“内急”问题只能跑到步行时间10分钟以外的工厂借厕所。

水田新能源场站在深圳市宝安区石岩第四工业区内。这是一个建在高铁高架桥下的场站。还没走进场站,就看到高高矗立的高架桥横穿场站而过。和其他场站类似,水田车队场站的设施也十分简陋。可移动的货柜箱组成办公室、铁皮房拼凑起食堂,而标准化洗手间刚刚建成一年。

前段时间,街道执法队在检查时发现,水田车队的洗手间、食堂靠近边坡,存在安全隐患,要求停止使用。最让蔡建辉头痛的是,场站所处地理环境限制,真不知该怎么办。“建筑涉及安全问题,我们配合执法部门的行动,但也希望能在用地规划上有所倾斜,给予公交场站生存的空间。”

采访时正值寒潮南下,冬日里的深圳冷风袭人。食堂实在太小,不少司乘人员端着饭盒,在饭堂外就餐,他们耸肩、跺脚,蜷缩着身子,尽力驱散寒意。但饭菜早已在冷风中迅速变凉。

水田车站司乘人员端着饭盒,在冷风中就餐

水田车站司乘人员端着饭盒,在冷风中就餐

“东部公交场站遇到的所有困难,水田车队都遇到了。水田车队就是公交场站困境的一个缩影。”蔡建辉说。

水田车队最早在龙华区大浪街道的上岭排场站。2014年,场站所处工业区被纳入大浪茜坑水库水源保护地,周围的楼房、设施都要限期拆迁。周围的工厂、居民一茬又一茬的搬离,每次公交回场,都能目睹一栋楼房的轰然倒塌。最后,只剩下水田车队。

“我们提心吊胆地过了三年,随时可能被撵走。”水田车队质管员质管员吴文芳说,建起不久的食堂被拆了,司乘人员就蹲在地上啃一个月盒饭,临时租借废弃的厂房充当车队食堂,营收室、调度室被拆了,公司只得调来集装箱,拉起电线,开始办公。

经过两个多月的煎熬和等待,2017年9月31日,水田车队正式搬进了水田场站。“当我来到这里,看到第一眼的是泥巴和杂草堆。 感觉整个人陷进了无底洞。”水田车队管理员李满元回想起车队被迫搬迁,来到水田场站最初的场景。

水田场站周边环境

水田场站周边环境

水田场站内堆放着建设赣深铁路高架桥的建筑垃圾

水田场站内堆放着建设赣深铁路高架桥的建筑垃圾

一个个新问题摆在他们面前。新场站没建好,90台新能源公交车如何充电?前半年时间,车队把车开到小梅沙副站“轮换充电”,利用副站仅有的十个充电桩夜以继日的充电;台风“山竹”过后,地面塌陷无法通行,驾驶员和修理工合力搬运石块,一块块填补到坑洼内;场站断电、断水了,食堂做不了饭,员工们就在自家煲了饭、做了菜,拎到车队里吃“百家饭”。

2018年上半年是李满元工作中最幸福的时期。那时候水田新能源场站建设完成,场站里有了新能源大巴、办公室、食堂,“一切都是崭新的,我们从阴影中看到了光明,感觉工作有了奔头。”

但好景不长,到了2018年下半年,赣深高铁的高架桥要从场站上方经过。他们看着施工队从勘测场地到进场施工,1/3场站被占,刚刚建好的10个充电桩被拆除,公交每天在机器轰鸣声中出入。“大家都知道,这里又待不了多久了,心又凉了下来。”水田车队质管员吴文芳说。

水田场站内地面已经破损开裂

水田场站内地面已经破损开裂

水田车队就是公交场站困境的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场站问题愈发成为制约公交行业发展的掣肘。一方面,大部分公交场站属于短期租赁土地,当地块涉及商业开发、城市更新、保护区时,公交只能让步。另一方面,因土地资源紧缺与场站频繁变动,公交场站往往只能落脚“边角料”位置,周边基础设施不完善,场站设备投入不足等问题,影响公交运营服务。

如坂田宝吉车队共有104台公交,现有场站仅能停放60余辆,剩余40余台车停放在未开放的高速路口的情况,距离超过3公里。每天晚上,司机先在场站给车辆充满电,再开到高速路口停放。停车后司机只能步行或骑行返回,路程超过40分钟。因为停车时间多在深夜,就有司机在返回途中不慎摔倒受伤。

而因场地有限,布吉慢城车队一个车队就有五个场站,分别在龙基新村、吉厦村、坂田国际中心、沙西桥。有的场站只有4个充电桩、有的是一片泥地、有的没有厕所......场站分散,不仅线路被拆得七零八落,也容易管理脱节。

image.png

最近,东部公交有一位公交司机,获得了一笔“委屈奖”奖金。

优秀奖、优胜奖、鼓励奖…...大大小小的奖项听得多了,可“委屈奖”还真头一回听说。

2020年8月,东部公交甘坑车队推出了一项新规定,运营过程中驾驶员对乘客要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驾驶员如果在运营过程中受了委屈,会相应给司机颁一个委屈奖。

提起设立“委屈奖”的原因,甘坑车队队长曾海燕还是有点心酸。

甘坑车队现有6条线路,总共155台车。线路大部分经过工业区、地铁站接驳,早晚高峰时客流量非常大。“有时候乘客挤不上车或者等车时间比较久,情绪容易烦躁,会出现辱骂司机的情况。

甘坑车站

甘坑车站

“司乘在服务过程中受到乘客的刁难,可以告诉管理人员,由我们给他们疏导。而对符合‘委屈奖’标准的司乘,奖励两百块钱,让服务品质得到进一步改善和提升。”曾海燕表示,“委屈奖”的设立初衷,就是希望减少驾驶员和乘客发生矛盾,避免发生过激行为,影响驾驶安全。

而M273路公交车的驾驶员李师傅是第一位获奖的司乘人员。2020年11月1日,李师傅驾驶公交从秀峰花园开往深圳东站,中途上来了一位70多岁的老人。

以往老人只需要出示老人卡即可。按最新规定,在深圳居住、年满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需凭本人有效身份证才能享受免费乘坐市内公交车、地铁。在实际中,很多老人都不清楚这项规定。

甘坑车站

甘坑车站

“当时李师傅提醒了一句,要刷身份证。”曾海燕说,当时就引起了老人的不满。对方不依不饶地指责、辱骂了李师傅近3分钟时间。为了避免司乘关系激化,李师傅自己只能忍着 " 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

据介绍,公交司机平时经常会遇到一些不理解的乘客,比如公交车到站了,乘客玩手机、听音乐等忘了站点,让离站司机再停车,可司机不停车就会被抱怨。有时因为堵车,乘客等公交等久了,上车就朝着司机发一顿牢骚。" 我们也只能听着,虽然心里不舒服,但作为服务行业,还是要积极对待。" 李师傅说。

" 我们车队设立‘委屈奖’,也是为了给受委屈的司机一份安慰。" 工作人员说," 委屈奖 " 是给司机现金,虽然钱不多,但也算一份心意。

小南注意到,除了颁发委屈奖,东部公交还通过加装防护栏、开展心理疏导、应急演练等方式防“车闹”。从什么时候开始,本应是服务性职业的公交车司机,成了受到重点关注的“高危职业”?

2020年1月14日晚,在M463路公交车上就发生了惊险一幕。当晚23时许,驾驶员汪师傅驾车驶至红岗西村公交站时,一名男子正在马路上追砸过往车辆。随后乘着公交靠站、乘客下车的机会,醉酒男子窜上公交车,不由分说,直接跑到驾驶位旁推搡谩骂汪师傅。

闻到男子一身酒气,意识到男子可能是醉酒状态。当时车内有十几名乘客,考虑到安全,汪师傅并没有马上开车,果断将车辆熄火,冷静地推开男子的推搡。正在这时,几名年轻男乘客站了出来,对醉汉进行劝阻。可醉酒乘客非但不听劝阻,还挥拳打向进行劝阻的乘客。见此状况,汪师傅冲出驾驶室,与几位乘客联手将男子制服。

近年来,各地暴力干扰公交车正常驾驶的事件时有发生,起因往往是“坐过站”“上错车”等小事,但造成的后果触目惊心,轻则人员受伤、交通拥堵,重则车毁人亡,对乘客和其他行人、车辆都带来严重威胁。

“一定要冷静,安全才是第一位。”汪师傅说,作为公交车驾驶员,要时刻将行车和乘客的安全置于首位。行车过程中遇乘客无理取闹,一定要保持冷静,牢记安全驾驶操作规范,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及时停车并报警。

“在公共安全面前没有局外人,每个人都是参与者,希望大家共同参与文明乘车,司乘关系和谐相处,共建平安出行环境。" 他表示。

相关阅读>>>视频|“流浪”公交

【撰文】丰雷 邓子良

【视频/图片】谢昊燃


编辑 胡佩瑶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