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据可考的村落记载中,禅城222个村落的始祖或者大姓家族最近的来自紧邻禅城的南海、顺德,远一点有番禺、江门,省内还有梅州、南雄等地。
有46个村落记载始祖来自省外。比如前面提到的张槎街道大沙行政村7个自然村落的共同始祖杨环庵,是自陕西弘农而来,相当于今天河南灵宝、商洛和陕西华阴一带。南庄镇上元村、理教村始祖均来自山西太原。
禅城大姓家族最近的来自哪里?
如果单纯从地理直线距离上来算,祖庙街道南浦村的始祖是迁徙距离最远的。
南浦村立于元朝,是外地人到佛山经商落户定居,与当地人融合聚居而形成村落。村内李姓始祖源于陇西甘肃,元初南迁,经大庾岭至广东韶关南雄珠玑巷,然后迁徙到石湾等地,最终聚居于南浦。按今天地图直线距离算,禅城至陇西超过1500公里。
大姓家族历经上千公里来到禅城。
南浦原名“大塘尾”,村落临水,四周有栅下涌支流环绕,河面辽阔,舟楫往来,船只常泊于岸边树阴之下,有大石桥通往城区,更有酒坊供游人宴饮,远近人们常到此处乘凉避暑娱乐,明代故有“南浦客舟”之称,被列为佛山古八景之一。后村随景名,“大塘尾”被“南浦”所替代。
除了南浦之外,南庄镇上淇村始祖来自上海淞江,村民说“阿拉祖上八代是上海人”绝不是信口开河。
石湾镇街道石梁村始祖来自山东东平府,《水浒传》里天立星双枪将董平正是东平府兵马都监,后被宋江所擒归顺梁山,位列第十五,是马军五虎将之一。要是石梁村民来一句“俺们祖上差点也上了梁山”,也有小说为据。
此外,南庄镇岗贝村始祖来自江苏彭城,桥头村、田边村始祖来自河南固始,文宗村始祖来自山东曲阜,理教村来自山西太原,上元村、吉利阮村、桥东村等均有大姓始祖来自山西。
这些村的大姓家族也都是历经上千公里来到禅城,不得不为古人长途跋涉的勇气和毅力感到钦佩。
刻有南浦村简史的牌坊。李玲崧 摄
如果按今天的行政区划,禅城222个自然村落的始祖或者大姓家族,来自13个省市。
广东省内自然占尽天时地利,有93个村的始祖或者大姓来自顺德、南海、三水、新会、棠下、南雄、茂名、东莞、梅州等地。
排在第二位的是福建,共有14个。不过这些村的始祖,大多数是先从福建迁来广东,而后才迁来禅城立村。
第三位是江西和陕西。有7个村的始祖或大姓来自江西,包括宁都、南昌、云都县等。还有7个村落则全部是来自陕西弘农的杨环庵后人所建。
再往后,有来自江苏(和安徽)、山东的各3个村。来自山西的有2个村,来自上海、甘肃的各1个。
还有3个村仅记载始祖来自中原,南庄镇的良宝村和沙闸村则记载始祖来自河北、湖北一带,而且也是先迁至广东茂名,而后迁至现处。
有意思的是,许多南迁来禅城的村民都是先落户韶关南雄珠玑巷。珠玑巷是古代中原和江南通往岭南驿道上的一个商业重镇。唐开元四年(716年),张九龄奉诏开凿大庾岭路,拓宽路面,梅关驿道成为古代中原和江南通往岭南的大道。这里成为中原南迁氏族的驻足地。在北宋末期至元代初期的二百多年间,出现了三次居民大规模南迁,禅城正是南迁氏族的落脚点之一。
禅城222个村立村始祖或大姓一共有57个。
梁姓、陈姓在各个姓氏中排名第一,分别有37个村的立村始祖或宗族大姓来自于这两个姓氏。
隆庆村陈氏宗祠。禅城区文广旅体局供图
紧随其后的是罗姓、关姓、何姓,分别有29、21和20个村。
之后是潘、霍、杨、陆、冼、冯、周、招,立村始祖或宗族大姓来自于这几个姓氏的村达到10个以上。
再往后是李、简、吴、麦、黎、黄、谭、庞、刘、张、区、江、卢、廖、徐、林、马、岑、蔡、叶、孔、朱、苏、高、谢,分布在2-9个村之间。
邓、邱、邝、劳、沈、阮、伦、杜、聂、萧、夏、陶、吕、丁、袁、仇,这16个姓氏在禅城属于独一份,各自都只有1个村。
这与今天禅城户籍居民姓氏的分布颇为相似。
根据禅城区2019年户籍人口情况,陈、梁、李、黄、罗、何、张、刘、吴、杨是禅城户籍人口中排名前十的大姓。
古人选择村名往往有着多重考量,和地理方位近山傍水、立村家族姓氏等关系密切,有的更寄托着美好的希望。
在禅城的村名中,东南西北上下头尾这八个表示方位的字出现频率最高,有77个村的村名有八个字之一。其中有一个村包括了两个字,那就是张槎街道东西村。东西村建于中晚唐时期,原为大沙东镇坊、西安坊,后两坊合并各取一字为现名。而石湾镇街道河宕行政村辖下则是有河东、河西、河南、河北四个自然村。
东西村村貌。
村名出现比较多的另一类字是和水相关的,如沙、涌、河、江、水、湾、海等,这和禅城岭南水乡的古韵一脉相承,有32个村的村名中包含了这几个字。
再其次则是除了水边以外的地貌的字眼,如田、岗、地、边、巷等,再就是立村始祖或大姓作为村名的,如高家村、阮村等。
还有一些村的村名寄托了愿望和希冀。
这其中最“霸气”的是南庄镇文宗村。文宗村是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由孔子四十七代孙孔豪置买田地而形成,该村以文宗为社而得名。没想到吧!这里的村民是孔子后裔,曾出过7位举人1位进士。
文宗村天南圣裔祠。南庄镇文体服务中心供图
再如南庄镇永丰村,是20世纪40年代,当地村民邀请一位人称“老雍”的私塾先生为该村取名,他看该村土质肥沃、四面环水、交通方便,将来定能“岁岁丰稔”,于是为该村取名为永丰。
最后提醒一下大家,在禅城去这些自然村落一定要说清楚在哪个镇街,因为一不碰巧就会遇上同名的。比如田边村,南庄镇溶洲行政村和吉利行政村、张槎街道东鄱行政村、祖庙街道东升行政村,都有叫做田边村的自然村落。这里还有3个村头村,2个村尾村,千万别走错了!
【策划】李展华 段思午 梁健鹰
【统筹】李晓玲 杨杰利 蔡婉静 曾洁莉
【南方日报记者】段思午 李晓玲 阎锋 李晓莉 高绮桦 罗湛贤
【视频制作】田人心
【制图】陈乐 田人心 熊琳
【图片】禅城区档案馆供图(除署名外)
阅读更多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