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土地“涨些营养”,使花卉苗木茁壮成长?
能不能推出花木产业保险,让种植户更加放心?
怎样改善苗木落叶问题,为花木产业提质增效?
……
为解决中山市横栏镇花木产业发展难点、痛点,广东采用省市县三级联动方式,形成了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科技立法、科技兴农等一系列举措,促进横栏花木产业发展赛出“新速度”,南方农村报、花木宝典记者走进当地,了解科技助推花木产业发展情况。
横栏获批省级农业科技园区
成为花木产业发展“催化剂”
广东作为花木产业大省,近年来花木产业稳步推进,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值逐渐提升,产品结构趋向稳定,助力广东农业现代化发展。
10月29日,2020中国(中山)花木产业大会在中山市横栏镇开幕,会上宣读了横栏获批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文件,并举行了横栏镇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的揭牌仪式。
广东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龚国平强调,要加快科技创新资源导入,谋划和建设好省农业科技园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推进多元化“科技兴农”,打通“科”与“农”的“最后一公里”,让科技与农业走得更近、与农民走得更亲,让科技成为农村发展提速增效的“催化剂”。
龚国平表示,一方面,支持指导中山市横栏镇组建成立了全省首个镇级农村科技特派员队伍;另一方面,大力推动横栏镇创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成为全省唯一镇级建设的单位,支持横栏镇在打造华南花木产业集散中心的基础上,加快建设华南花木产业科研中心,引入华南农业大学科技资源,以科技创新促进花木产业转型升级。
乡村振兴与科技兴农立法调研
以“治本”巩固“治标”成果
深入推进省领导定点联系工作,走入田间地头,29日下午,开展了促进乡村振兴与科技兴农立法座谈会,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徐少华参与调研,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冯煜荣、陈符英,横栏镇党委书记冯金怡以及企业代表、职业律师等一行展开探讨。
据当地花农介绍,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横栏花木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产销一体基地。秋枫、黄花风铃、冬青树、罗汉松等苗木,经过基地培育成型后,价格可翻10倍以上。基地的平均亩产超过10万,每亩地的年平均租金1万元以上。
调研组听取了中山市人大常委会关于立法工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及科技兴农等方面情况汇报,并与基层立法点代表进行深入交流。
徐少华指出,科技立法兴农至关重要,花木产业经营、城市规划治理、农业保险应用、农村基层治理等方面需要“治标”,更要“治本”。因此,除了组织相关单位召开调研会、发函征求意见外,还需要分别到相关的主管部门、社会组织进行深入调研,逐一听取各方对草案设定主要制度和措施的意见和建议。
他谈到,在科技兴农立法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共同为全省乡村振兴和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闯出新路子,探索新模式。
农村科技特派员座谈会
科技创新引领花木产业发展
花木产业是横栏镇的农业支柱产业,随着规模的扩大,产业的兴盛,科技在横栏花木产业发展中占据至关重要的位置,通过选派农村科技特派员,注入科技力量,横栏镇花木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在接下来举行的农村科技特派员座谈会上,徐少华与广东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相关省、市、镇领导,农村科技特派员代表,企业代表等一同进行交流座谈。
徐少华表示,应加强农村科技特派员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建立便捷的沟通交流平台。此外,引入市场机制,实行技术入股,有利于实现科技“特派员”变为科技“自派员”。
据悉,广东省科技厅将横栏镇作为重点支持范围,建立了全省首个镇级农村科技特派员队伍。目前已组建20个服务全产业链的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对接横栏镇10个行政村,支持更新花木品系,丰富花木品类,优化花木质量,就花木产业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进行气象预测、病害监测、虫害防治、土壤质量管控等监测预防,借助科技手段做到早发现、早防控、早解决,保障横栏镇花木产业稳产保质,服务横栏打造华南花木产业集散中心,建设华南花木产业科研中心及公共技术创新平台。
【记者】郑玉婷
【见习记者】唐瑞谦
【摄影】谭家富
【统筹】喻淑琴(18898606366)
【监制】胡念飞
【来源】南方农村报 南方+ 广东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相关链接
南方9省花卉协会携手传媒组建“9+1”联盟 构建信息共享机制
关注|疫情之下,倒逼花卉苗木加快走电商之路?8位大咖“云端”公益课传经送宝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