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四十 水润鹏城 |飞鸟掠花,鱼翔浅底!观澜河摆脱“黑臭”,一河清水入东江

南方+ 记者

观澜河摆脱“黑臭”束缚,确保一河清水入东江

冬日里,异木棉在清冷的阳光下开得温婉,观澜河被浸染成大片大片的粉红色;

而一旦到了夏日,火焰般的凤凰木又开得热烈,连绵的火红色倒映在观澜河上,恍若梦境。

当下行进在观澜河畔,罗非鱼在河滩制造鱼窝,白鹭在河面蹁跹觅食,小白腰雨燕在桥下安家……

观澜河

眼前生机勃勃的景象其实来之不易。观澜河发源于大脑壳山,流经深圳、东莞两地,最终注入东江水系一级支流石马河。就在2016年初,观澜河水系尚有28个黑臭水体,占全市黑臭水体数量的17.6%,输送至东莞的河水水质也属于劣V类。

面对水环境污染这一最大的环境问题和发展短板,深圳全力以赴,2019年底在全国率先实现全市域消除黑臭水体,并被国务院评为重点流域水环境治理改善明显的5个城市之一。若想探寻深圳治水的蝶变,或可从观澜河变迁中窥见一斑。

image.png

观澜河在深圳境内的干流长14.19千米,一级支流有14条,这条形似枫叶脉络的水系,被深圳龙华区、龙岗区居民视为“母亲河”。而这条“母亲河”却长期被“黑臭”束缚,当地居民非但不能亲水、戏水,而且还要被水所困、被水所扰。

究其原因,“市政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建设滞后于城市高速发展,污水收集和处理能力不足,已有的市政管网和老旧小区雨污混流、错接乱排现象突出,大量污废水流入观澜河干支流,导致河道黑臭。”深圳市观澜河流域管理中心副主任罗雄杰说。

水污染问题需从根源着手,但却非一日之功,也难以毕其功于一役。为给观澜河精细化治理留足时间和空间,同时尽快解决观澜河观感及水质达标问题,保证母亲河一江清水入东江,深圳治水人选择在干流全线敷设截污箱涵,全面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并新建扩建3座调蓄池,使得观澜河水质在旱季稳定达标。

观澜河

“治水人在实施观澜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时候,沿着干流两岸建设了截污系统。”深圳市深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伟说,在整个区域内的雨污分流并不是特别完善的时候,通过截污系统将漏排的污水收集起来,然后转入到沿途污水处理厂达标处理和排放,观澜河水质得到一定程度提升。

深圳市观澜河流域管理中心河道管理部负责人康志介绍,如今的观澜河流域共有10座水质净化厂,设计总规模达到每天143万吨,加上分散式处理设施,流域内设计总处理能力达每天168.5万吨,污水处理规模是污水产生的1.95倍,在旱季完全可以满足流域内污水处理的需求。

观澜河

但是每逢雨季,截污箱涵满负荷之后,污水依然会溢流进入河道,这部分污水怎么办?康志表示,观澜河干流沿线还建设有龙华河、观澜、河口三个调蓄池,调蓄总规模达到每天46.59万吨,降雨初期较脏的面源雨水都能够被这三个“大肚子”收集起来,并在雨后泵送至污水处理厂。

“理论上讲,观澜河干流截污系统的设计标准是‘1.5个小时7个毫米’,只要不超过这种降雨强度,截污系统就可以将其收集、调蓄并进行处理。”张伟说。

image.png

“伴随着城市发展,排污量也在增加,同时雨污分流体系的建设还需要时间,为了保证污水不溢流,不给下游的东莞增加负担,深圳2018年提出改造和提升观澜河末端的河口调蓄池。”张伟说。

康志表示,河口调蓄池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大肚子”,它还兼具强大的污水处理能力。“河口调蓄池污水处理采用预处理、快速生化、深度处理的三级深度处理工艺,甚至比污水处理厂的工艺还要好。”

记者在现场获悉,改造提升后的河口调蓄池设计处理规模旱季为每天15万吨,雨季为每天25万吨,出水标准旱季可达到地表IV类水,雨季达到地表V类水标准,确保观澜河口出水水质达标。

观澜河

张伟表示,河口调蓄池其实是观澜河水质在深圳境内的最后一道屏障。“如果没有这道屏障,那么流向这里的每一方污水都会直接进入东莞,对下游造成较大影响。”

据了解,自2018年11月以来,观澜河输送至东莞的水质全面达标。去年公开的统计数据显示,观澜河省考断面水质全年稳定达到地表水V类标准,月平均水质达IV类,创历史最好水平。“河口调蓄池应该说发挥了非常关键的兜底保障作用。”康志说。

image.png

走进观澜河清湖人工湿地,大片大片的绿色便映入眼帘,很快便能消解夏日的暑气。美人蕉、芦竹、蜘蛛兰、富贵竹、风车草等等绿植在一阵阵微风中摇曳生姿,鱼儿自由游走在清澈的“生命之泉”,紧挨着的观澜河干流上白鹭翻飞、水清岸绿。

“建设清湖人工湿地的初衷,是为了深度处理龙华污水处理厂的尾水。出厂尾水经过生态氧化池、生态砾石床、湿地植物池的层层净化,流向‘生命之泉’的水流能达到地表III类水标准。”观澜河清湖人工湿地运维人员杜晓敏说。

康志表示,源源不断的清澈干净的流水补充进观澜河干流河道后,能够进一步提升观澜河水质,令人惊喜的是,湿地附近的河滩上,有非常多的罗非鱼制造鱼窝,多的时候能有数百个,代表着观澜河水质越来越好。

观澜河

湿地的功能不仅是净化。记者在现场看到,湿地系统和河道两岸的公共绿色相互协调、融为一体,已经具有观赏、亲水及公共休闲活动为一体的生态功能区。水动脉搭载“湿地之肾”,在提高河道自净能力的同时也为居民提供了滨河休闲空间。

杜晓敏告诉记者,每天早晨和傍晚,有大量的居民在湿地里休闲、散步,还有市民聚集在湿地的空地上跳广场舞。而到了周末,湿地有时候有近千人游览,成为观澜河流域最具代表性的打卡点之一。记者在午后走访期间也看到不少市民在湿地休闲、观赏。

“清湖人工湿地是深圳最早建设并投入运行的污水厂尾水人工湿地,它的意义不仅是净化尾水、提供滨水空间,更在于为深圳治水提供了崭新的理念和样板,茅洲河燕罗湿地、龙岗河人工湿地的建设理念,与清湖湿地不谋而合。”康志说。

观澜河

image.png

若想实现观澜河的长治久清,不怕“强降雨”,归根结底还得把目光放在岸上。在通过建立干流截污系统,观澜河水质、观感得到初步改善后,深圳治水人终于能够甩开膀子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源头治理。

据介绍,龙华区水务局在治水的新阶段,已从末端治理逐渐转向源头管控,目光投向排口溯源截污摸排、正本清源查漏补缺、排水户普查等源头治理,全力提高污水收集率和雨污分流率。

观澜河

近些年龙华区新建污水管网约1033公里,其中2019年新建管网60公里,改造修复管网63.2公里,污水支管网缺口基本补齐;累计完成小区正本清源改造共1907个,其中2019年完成1155个,位居全市第二,初步实现污水管网建设全覆盖。

与此同时,深圳市水务局还开展排水管网专业化运营,建立水务设施综合调度管理机制,实现管网运营水平、控源截污水平和全流域智慧管理水平同时提升。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市水务局还主动邀请市、区两级人大政协监督治水。

2020年是污染防治攻坚战决战决胜之年。在实现长治久清的目标之下,龙华区水务局立下“军令状”,提出“三个率先”,即率先实现雨污分流率90%以上、率先打造全要素水务设施一张网、率先实现河流水质全天候达标,其决心和魄力令人满怀期待。

观澜河

同时,龙华还在排水精细化管理推出创新举措,比如由社区和龙华排水公司各配备1名工作人员,共同管理雨水井和污水井;还比如由各街道牵头,与沿岸商铺签订“门前包干责任书”……相信通过一点一点地抠、一步一步地推,观澜河终能实现全天候水质达标,成为珠江水系里的最美河流。

【见习记者】张大川

【拍摄】张大川

【剪辑】王抒

【图片】朱洪波


系列报道

特区四十,水润鹏城 | 从污水横流到白鹭翻飞:大沙河见证深圳治水蝶变

特区四十,水润鹏城 | 从治标到标本兼治:6.94公里福田河“逆袭”记

特区四十年,水润鹏城| 还鹅颈水以清流,光明争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特区四十,水润鹏城|基围虾在这儿安家,黑脸琵鹭在这儿越冬,深圳河重回“清河”

特区四十,水润鹏城 |昔日酱油河,今朝鸥鹭栖!深圳治水从治污迈进提质

编辑 胡佩瑶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