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服务更优、品牌更响、制造更强、配置更活,加快发展卫生健康事业和生命健康产业,让惠州老百姓更健康、更幸福。”4月28日,惠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贻伟主持召开全市卫生健康会议,强调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理清思路、创新创造,坚定信心决心,瞄准未来产业发展趋势,抢抓机遇、遵循规律,加快发展卫生健康事业和生命健康产业,为惠州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在发展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当天的会议,既是一次动员部署会,也是一次学习研讨会,会议时间从预计的2个小时开到近4个小时。会上,与会同志围绕“怎样发展生命健康产业,发展什么样的生命健康产业,更好推动惠州‘2+1’现代产业深度融合”这一主题,讲问题、找不足、谋对策,想新招出实招,纷纷踊跃发言,掀起了一场思想碰撞的“头脑风暴”。
李贻伟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安排,按照今年“修路抓项目、提效抓队伍”工作重点,大胆创新、敢想敢干,抓紧布局加快建设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围绕服务、生产、制造、资源配置等重点领域,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和生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惠州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全力建设国内一流城市。(相关报道:惠州“2+1”产业集群的“1”如何发展?他们有话说)
艾灸等中医传统技术是生命健康产业的基础。 南方日报记者 梁维春 摄
谈服务:鼓励医院开设更多特色门诊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更加关注和重视生命健康。“要深刻认识疫情带给我们的启示,为群众提供更优的医疗服务。”李贻伟说,要进一步用活政策,打造特色专科医院,鼓励各级医院开设运动创伤、少儿自闭、老年痴呆等更多的特色专科门诊,鼓励医生发挥专长、加强专业领域研究,积极引进国内顶级医疗机构,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目的是让患者少一点病痛,让群众多一点健康。”
当了解到市一级和县(区)级医院的床位比较紧张,而乡镇卫生院床位空置率较高时,李贻伟问:“目前医院床位数具体有多少?是不是还不够?” 他表示,要积极发挥医联体的带动作用,推动更多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基层医疗水平,打通医疗惠民“最后一公里”。
博罗中医院的医生在煮中药。 南方日报记者 梁维春 摄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践凸显了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性。李贻伟表示,要让疾控机构专业人员更有效发挥作用,结合惠州实际,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地中海贫血症等地方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寻找规律研究解决问题;要拓展疾控机构的功能,积极开展饮用水质检测等基础性工作的调查,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维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
针对群众多元的医疗需求和对生命健康的根本追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吉表示,一方面要立足惠州实际,推进高水平医院和高水平学科建设,进一步提升医疗技术服务水平。另一方面要切实补齐短板,结合抗击疫情查漏补缺,加强传染病专科和精神病专科建设;加快县(区)医院、乡镇卫生院升级建设,推动医疗资源下沉,努力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镇”,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惠州推进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建设。 南方日报记者 梁维春 摄
惠州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药材资源丰富,且全市林地种植中药材面积18.09万亩,主要分布在惠东、博罗、龙门以及市属国有林场等。
“去年,中药材种植企业年产值才1.5亿元,还远远不够,也说明我们种植潜力大。”李贻伟说,以“地道南药在惠州”的定位,敢于打出和打响惠州中药材种植品牌,就像无公害蔬菜一样,主打绿色环保特色,大力提高中药材的质量和价值。同时,要进一步放开政策,积极引进龙头企业,进行规模化、产业化种植。“就像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一样,培育中药材大企业。”
罗浮山中医药博览会上展出的中草药吸引不少市民关注。 南方日报记者 梁维春 摄
就如何推动中药材种植,李贻伟指出,市级层面应加大统筹推动力度,突破惯性思维,优化资源配置,由市林业部门牵头组建工作专班,专门研究全市中药材种植。“先从国有林场做起,然后再延伸至山区林地,由林场复制推广至周边农村”。各县(区)也要发挥各自优势,结合现有的基础,因地制宜谋发展。“比如,有很多中药材来自海洋,沿海地区发展海洋中药材也有巨大市场,不能只紧盯着养蚝、养鱼这些传统海洋养殖,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
“最核心的是通过发展中药材种植,带动周边更多的群众致富。”李贻伟说,惠州10个市属国有林场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而中药材种植就是“新农业”,发展好了能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希望以一流水平种出一流的中草药,以中药材特色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努力走出一条致富的新路子。
惠州市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图为博罗县农业科技示范场内的中医药种植园。 南方日报记者 梁维春 摄
谈制造:加快发展医疗器械及新材料产业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惠州发展生命健康产业,不仅有区位交通、资源禀赋、中医药文化和产业基础优势,还有石化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协同支撑。
当仲恺高新区负责人谈到该区拥有不少医疗器械企业,目前还正在洽谈新的医疗产业项目时,李贻伟说,未来主流医疗健康服务还是靠医疗器械和新材料,医疗器械是健康服务业的基础支撑行业,而新材料是未来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基础,发展医疗器械及新材料产业前景广阔。
广东省中医院的医生借助先进的现代医疗设备为先心儿童患者做手术。 梁维春 吴远团 摄
大亚湾区负责人建议,能否依托石化区的化工原料在惠东白花新材料产业园建设化学试剂专业园,专门生产医用材料、原料药和制剂。听到这里,李贻伟表示,新材料产业园可为医疗器械及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平台载体。要充分发挥惠州石化能源新材料和电子信息两大产业优势,将“2+1”现代产业集群中的“2”与“1”紧密结合、深度融合起来,加快推动生命健康产业发展。
“生命健康产业发展不能局限于中医药。”刘吉表示,惠州有基础也有条件大力发展生命健康产业,要用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以市场化为导向,因势利导推动产业发展。同时也要充分借助“内外力”,一方面立足自身产业优势和条件,围绕构建“2+1”现代产业集群,用好“内力”做大做强产业;另一方面,加强分析研究,科学制定产业规划,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和科研力量,善借“外力”推动发展,沉下心来真抓实干。
谈改革:大胆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事业发展关键在人,工作落实的关键在干部。
针对惠州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短板,特别是疾控机构普遍存在“人引不进、招不来、留不住”的问题。李贻伟说道:“十年还招不进一个大学生?‘提效抓队伍’就是要解决好这样的问题。”他表示,要善于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大胆解放思想,打破部门单位“小池满满”的现象,把单位里部分干部抽调出来,集中到“人才池”中,让人才流动起来,让单位更‘活’起来。”
中医科学大会期间,市民免费体验葫芦灸。 南方日报记者 梁维春 摄
“要减少体制的障碍,不要把机构固定化,大胆地试,让机构运行更顺畅。”李贻伟表示,要深刻查摆影响行政效能的各种思想障碍、机制障碍,敢于打破常规,以全新的模式,优化各类资源配置,主动尝试跨县(区)、跨部门、跨科室干部交流,最大限度激活人的创造力,使单位运行机制更顺畅高效。要围绕“让惠州人民更健康更幸福”这一目标,根据发展需要大胆地试,遵循市场规律,以更加开放的政策,鼓励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医疗领域,鼓励返聘退休医务人员。“我们要珍惜人才,为大家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努力把惠州打造成为最开放、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
“通过这次会议,大家思路更清晰了、方向更明了,达到了为发展生命健康产业‘破题’的目的。看准了就做、擅长的先做、大胆放手做!”李贻伟最后说道。
市领导林惜文、沈亦军、刘小军、余金富、陈高燕,市政府秘书长,各县(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市直各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
【记者】罗锐
【通讯员】管春枫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