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标电动车禁行在即,新国标车型在中山销售猛增

南方+ 记者

“最近半个月销售额翻倍。”中山市石岐区莲塘路是中山城区的电动车销售商集聚区,数百米的道路上聚集了超过10家销售店铺,最近,这些店铺销售异常火爆。去年6月20日,中山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的通告》,明确对在用的既不符合新标准也不符合旧标准的违标电动自行车设置1年过渡期。过渡期结束后,违标车辆将被禁止上路。如今,过渡期即将结束,记者近日走访发现,受政策影响,中山市内不少电动车销售店铺最近迎来了新国标电动自行车的销售高峰,咨询和购买新国标车辆的市民明显增多,店铺销售额猛增。

【相关阅读】

@中山市民,过渡期即将结束,你的电动车上牌了吗

南方观察|登记上牌管理,能否止住中山电动车之乱?

中山市石岐区莲塘路电动车销售店铺近期迎来新国标车型销售高峰,工作人员正忙着调试新车。

新国标车型迎来销售小高峰

近期,中山交警持续开展涉摩涉电专项行动,执法力度不断加大。执法效果正在销售端逐渐体现,市民的车辆更换意愿日益强烈。

4月27日午后,记者来到中山市石岐区莲塘路看到,前来选购车辆的市民进出各家店铺。门店前,工作人员正对市民选购的车辆进行了调试和安装配件。石岐区莲塘路一家电动车销售店工作人员陈师傅表示,近期店铺每天都十分忙碌,以往的午休时间也基本取消。为应对销售高峰,店铺已计划对外招聘销售人员。

记者看到,该店铺销售展厅内的车辆型号全是新国标电动自行车,部分车辆已上牌。“最近半个月销售超过100辆,是之前的2倍多。”店铺负责人周先生表示,近期前来咨询和购买新国标车辆的市民明显增多。为满足市民的购买需求,店铺加大新国标车型进货量,并逐渐清空非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型号,为新国标电动自行车腾出销售空间。同时,店铺实行“带牌销售”,可为市民提供便捷的上牌服务,这也进一步带动了市民的购买需求。

但也有市民在现场了解新国标车型后选择放弃购买。“车型太小,车速太慢,还不如骑自行车。”市民张先生对新国标新国标车型感到失望。由于上下班需要,他每天需要在中山城区内通勤,此前他拥有一台超标电动车,车速最高可达45km/h。“从家里到公司一般10多分钟就够了,但如果用新国标车的话,至少需要半个小时。”

行业人士指出,新国标将电动车划分电动自行车、轻便电动车摩托车和电动车摩托车三大类,而后两类属于机动车。中山早已实施“限摩”政策,限制摩托车总量和外地摩托车在中山市道路行驶,轻便电动车摩托车和电动车摩托车难以在中山上牌上路。在“限摩”政策和电动自行车管理新规的多重约束下,虽然新国标车型性能较低,但对于急需使用的市民来说,它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中山现行相关法律法规下的合法合规最优选择。

中山电动车销售店铺推出“以旧换新”活动。

商家推出以旧换新补贴

在购置新车的同时,市民仍需考虑如何处置旧车。据中山交警统计,中山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约110万台,其中超标车占比超九成,而按照新规,这些超标车将无法在中山上牌上路,数量庞大的超标车退市时新政实施的一大难点,也是市民关注的热点。

按照此前的部署,中山对超标车将采取两种方式:一是车辆报废回收网点回收,回收价格为25元/台;二是推行以旧换新,主要由电动自行车销售网点置换,价值由商家评估车辆状况后设定。

价格更高的商家“以旧换新”更受消费者欢迎。为带动新车销售,早在去年6月,中山市内就有不少电动车推出“以旧换新”活动。在莲塘路电动车销售集中点,不少商家仍持续推出相关销售优惠,同品牌旧车最高折价可达1000元。而一些销售店铺则根据旧车的电池型号确定旧车折价,不论品牌,价格为200元到400元之间。

对于收购回来的旧车,商家将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处理。有商家反映,由于部分旧车损耗较大,商家回收后仅能通过拆除零件的方式处理,而一些较新且符合相关标准的车辆,商家则通过转移至异地依法销售。“每辆车可能亏损200元-300元。”有商家表示,这样折旧处理旧车存在一定成本,但这也是促销和收获用户的有效方式之一。新政下,商家和消费者都需要作出调整。

中山市内已有超过80个“带牌销售”网点。

商家盼望增强新政执行刚性

对于商家而言,本轮换购车潮有点“似曾相似”。商家周先生表示,这是继2013年后,中山电动自行车销售行业迎来的又一次销售高峰,而前后两次高峰均由政策带动。2013年,中山曾根据国家对电动车的生产标准(旧国标)出台了《中山市超标电动自行车过渡期管理办法》,规定2013年4月1日至2014年3月31日为超标电动自行车过渡使用期限。期间中山曾开展电动自行车专项整治,也带动了一波销售高峰。“但销售高峰持续不到一周就停了。”他表示,由于当时中山超标车治理“半途而废”,新车更换的趋势嘎然而止。

对于政策给市场带来的“诡异”反应,周先生认为原因出在车辆的性能上。他表示,按照旧国标,电动自行车最高时速不能超过20km,整车车体自重不超过40kg,而2018年出台的新国标规定,电动自行车最高时速不超过25km,整车车体自重不超过55kg。无论是旧国标还是新国标,综合性能比轻便电动车摩托车和电动车摩托车低,“如果没有新政限制,估计没有多少人会选择。” 因此,当2014年治理行动“突然刹车”时,不少商家们措手不及,市民“看不上”速度和性能较低的新标车,大量新车滞销。为了迎合消费者需求,保住市场,一些商家又开始销售非标车。对此,商家仍心存忧虑,希望本次新政不要“半途而废”。

新国标标准电动自行车。

有行业人士指出,这次电动自行车新政具有更强的执行刚性,新政具有“自上而下”特点,国家出台新国标,中山积极部署,出台管理办法,实施登记上牌等举措,与此前相比,中山表现出更大的执行决心。对此,无论是销售者还是消费者都应做足准备,尽快接受和适应新国标。

据了解,为加强销售端的管理,近期中山市市场监管局联合中山市公安局开展电动自行车销售专项整治行动。按照部署,中山将开展电动自行车销售单位摸底调查,严查电动自行车销售单位不符合法律、法规行为,同时,建立信用惩戒机制,对违规销售单位进行联合惩处。

记者走访发现,不少销售店铺内外均已张贴新国标管理相关告示内容,销售人员在消费者选购车型时明确告知消费者相关上牌和车辆上路注意事项。“困难很多,但也是行业发展的一次机遇。”有商家表示,随着新政执行和后续管理完善,中山的电动车销售市场有望进一步规范。“这是一件好事,大家也可以光明正大地放心销售了。”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 雷海泉










编辑 卢子衡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