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湖讲述者|岭南水乡是故乡,陈村镇青云初级中学专场来了

佛山河长
+ 订阅

本期“河湖讲述者”为顺德区陈村镇青云初级中学专场,作者均为该校初一学生。在学生们带着乡土情怀的讲述里,一派岭南水风光会随着文字跃入眼前。

■有奖互动

动动手指!为你喜爱的作品打 call

“河湖讲述者”联合佛山市教育局一同发起征稿启事,邀请全市中小学师生一同书写佛山水、抒发佛山情。征文活动已在2019年11月底截稿,目前作品正在择优刊登中。

为了增强互动性和趣味性,“河湖讲述者”特设有奖互动环节,欢迎广大读者在评论区里留言点评,为你喜爱的文章打 call。获得评论数最多的作者,将获得限量版“水义工”T恤一件。

上一期《河湖讲述者|5篇佛山师生文章,诉说母亲与童年》获得限量版“水义工”T恤的是高明区沛明实验小学五年2班学生李旻轩,指导老师程小珊。“河湖讲述者”将发放奖品给作者。


■范文选登

粤江水远,广府情长

文|卢雯浠

翻开泛黄的相册,一条曲折、气势磅礴的大江诉说着她不凡的一生。爷爷陷入了回忆,沙哑、低沉地叙述着陈年往事,我敬畏地凝望着窗外平静的水流……

上世纪20年代,我的太爷爷出生在一条名为二十四弯的江旁,从此以后,太爷爷在此安家。那时,二十四弯是爷爷的母亲,她清澈的江水里,生活着许多鲜美的鱼。太爷爷靠水吃水,成为了渔民。在那物质缺乏的年代,太爷爷身强体壮,以捕鱼谋生,在他母亲——二十四弯旁边建立了一个家。她的母亲哺育了他,给了他一个美好的人生,在她的身体里,流淌着不知多少生命,多少活力,多少希望。

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我的爷爷也来了。爷爷去当农民。他开垦了土地,种上了庄稼杂粮。可那时挑水浇水很慢很慢,还没等喝上水,农作物就枯萎了。爷爷想了个好办法,在土地边上开凿了一个灌水口,引进二十四弯的江水,以她的清泉灌溉农作物。有了她的润养,农作物个大、饱满,而且很甜。爷爷满面红光,笑不拢嘴。她又养活了许多生命。她不仅仅是母亲河,还是陈村经济发展的命脉。作为珠江的支流,她宽广的肩膀承载着各地水运的货物,陈村的经济因此而蒸蒸日上。每当装有货物而轰鸣的大轮船与载满乘客的客轮驶过,我爷爷的自豪之情油然而生,而她在陈村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上世纪80年代,爷爷与奶奶诞下了我的爸爸和姑妈。这时,她已经很老了,两边不停地填土起房子,她也变得越来越窄小,无力再承载着大轮船。但她,如一个摇篮,陪伴着爸爸与姑妈的童年。春天,万物复苏,浅滩一带,还浮着薄薄的冰,调皮的孩子们使劲一跃,“哧”冰面破了,小孩被裹进水里,冰的碎片在水中散开,如一朵朵小花,随后孩子们捧腹大笑。夏天,异常炎热,太阳狠毒,炙烤着大地,小孩子们便不约而同地穿着裤衩跳进清凉的水中,玩起了潜水艇。江水如同天然的冰箱,凉爽着大家的身体。秋天,一只只肥美的小蟹爬到江边,一群孩子在比赛,看看谁捉的最多,一只,两只……都在为一道让人欲罢不能的菜肴努力着。冬天,江面结了厚厚的一冰,小孩们便穿上自制的溜冰鞋,在江面上翩翩起舞。她,承包了孩子们的快乐。她,还是家庭主妇的好帮手,家家户户的妇女都拿着脏衣服在她清澈的水里洗洗刷刷,瞬间洗出一件件干干净净的衣服,堪比现在的洗衣机。

2006年,我有幸加入我们的大家庭。她,又成为了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不管喜怒哀乐,一有时间就会拿手着鱼竿,跑到江边,跟她诉说我的心事。她在一旁静静地倾听,随风飘起的小浪拍打着岸边,奏出轻快的音乐,甚是惬意。这便是我最快乐的时光。

二十四弯,你哺育了我们四代人,四代人的情就像你的水一样绵远流长。风拂过江面,你的嘴角扬起了笑纹,荡出了涟漪,久久回荡。

(作者系顺德区陈村镇青云初级中学初一6班学生,指导老师罗翠)

珠江之说

文|曾娅熙

大家好,我是来自佛山市顺德区的一名学生。今天,就由我来担任一名讲述者,给大家讲讲关于我们佛山一条“江流大头”的故事。

我们佛山有许多有名的江流湖泊,有以风景而引人观赏的,亦有一名胜古迹而闻名于世的。佛山有这样一条江,大家一定不陌生。她是南方最大的河系,是中国七大江河之一。她流域面积极大,流经我国南方六省。语文书中的《西江月》亦是她名下的一条干流。对!她就是珠江。珠江为我们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似之如此“功名赫赫”的一条江,给他起名字一定也是一项大工程吧!拥有悠久历史的珠江,她的名字是怎么来的?说来有个传说。

相传,古时南越王赵伦有一个镇国之宝,叫“阳陵宝珠”,那真是一件无价之宝,价值连城,可惜后来人把宝珠当做了一件殉葬品。唐朝时,有一个叫崔伟的读书人,偶然间得到了神医鲍姑送的越井冈艾,救活了一条大白蛇玉京子。玉京子为感激崔伟,带他神游了王墓,从越王墓中得到了这颗宝珠。消息很快便传得全城皆知,不久,就吸引了一位波斯商人远涉重洋而来,说是波斯国王丢失了一颗摩尼珠,和这颗珠一模一样,就花了十万贯的重金买下了“阳陵兰珠”。

波斯商人高兴地带着这颗宝珠登程回国,航船沿着江水一路顺风而行。波斯商人见两岸湖光山色,美景如画,陶醉其中,不禁想到了买归的宝珠,打开了宝箱,取出了阳陵兰珠,捧在掌心观赏。那宝珠这个光芒四射,和周围的山水相辉映。正喜不自胜,狂风骤起,白浪腾飞,江面上片惊涛骇浪,一道白光从他掌上冲天升起,飞入江中,钻到一块长满青苔的灵石之下——原来是那宝珠不忍心离开自己的故乡,所以选择了潜于水中。

自此,那块灵石入夜便会绽放出迷人的光彩,随浪花涨落,引来不少游人墨客的观赏。人们把这块石头称之为海珠石,这条江称为海珠江,后来人们简称作珠江,沿用至今。那块海珠石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流水的冲推,今日已与陆地融为一体,石上长了一棵大榕树,耸立在今天的海珠花园内,给人们在江边纳凉。后世有诗传曰:“底事明珠解去来,当时合浦已堪猜。胡贾不省何年事,老石江头空绿苔。”讲的就是这件事。

纵观故事,一颗宝珠因为舍不得故乡佛山而跳江潜逃,放弃了去波斯国看异域风情,大放光彩的大好机会;宁可用尽灵光,跳入江中,隐名没性于一块石头之下,也不愿意离开佛山。优美秀丽的珠江呵,繁荣的佛山呵,汝是何等的美,让人流连忘返!

“我坐在珠江郊岸,望着珠江的辽阔江面,喝着珠江啤酒,面前摆着一碗珠江面,陶醉在珠江钢琴演奏的音乐中,邀月光一起来一次珠江夜游……”

珠江的水,珠江的景,珠江的故事,珠江的情——哦,我也是个珠江哺育的佛山人,一个生于佛山,长于佛山,深爱佛山大好河山的佛山人!

(作者系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青云初级中学初一1班学生,指导老师罗翠)

今夕何夕,流水依依

文|古道琳

一条江、一座堤、一些建筑、一群人,是对甘竹滩最直白的诠释。鳞鳞千瓣的屋瓦,灰而温柔的小屋,古朴简质的小船……

甘竹滩位于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右滩,它是西江支流甘竹溪入口,西江在流经顺德龙江镇时,突然要面临一个河道较窄、且河床突兀的礁石地带,普通洪水水位平均落差0.93米,退潮比西江干流快,形成落差,于是温和的西江变得焦躁起来,它以势不可当之力跳跃而过,顺便为这里刻下了一个美丽的名字——“甘竹滩”。“甘竹滩水猛如兽,行船过滩甚担忧,翻船人淹常出现,不知多少人家血泪流。”讲述的是旧社会甘竹滩的危象;1971年1月1日,当时顺德县决定整治甘竹滩,兴建甘竹滩洪潮发电站。“蚂蚁啃骨头,万人会战甘竹滩”耗时3年4个月集全县之力甘竹滩发电站终于顺利建成,顺德人化水害为水利,成功把“食人滩”变成“幸福滩”,这座发电站的兴建是顺德发展史中极为辉煌壮阔的一个篇章。如今的发电站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甘竹滩依旧树木葱茏,绿柳成荫。

甘竹滩的背后,还有一个关于“俏女摇橹出对联,书生抱憾甘竹滩”的美丽传说。这样一个遗憾又唯美的爱情传说,加上甘竹滩这特殊的名字,自然造化了神奇的山水,西江赋予了甘竹滩灵气。

曾几何时,我也有这么一段美好的回忆。关于甘竹滩,关于外公,关于我。我的外公是一个渔农,但不同于印象中墨守成规的农民,他交友广泛,喜欢接触新鲜的事物。那是一个下午,外公带上我去甘竹滩探访亲友。撑两三点篙竿,热辣的阳光透过云层照在碧波荡漾的水上,悠悠的清波泛起层层浅金色的光芒。与友人交谈的细节,我早已没有印象了。只记得归途中的那一个黄昏,很美。

太阳尚未落尽,落日的余晖轻轻柔柔地洒满整个村落,投落在对面的小镇上,橙光弥漫于整个黄昏。于是,有了这样一幅和谐的画面:一老一小牵手漫步在微斜的小路边上,右边那个小孩,一蹦一跳地嚷嚷着要踩影子;而左边的那个老人握住她的手,满脸宠溺的的笑着、看着。外公的手,是那样的大、且粗糙;外公的笑,是那样的慈祥;外公的步伐,是那样的缓慢而又坚定……沿着小河边,江畔那久违的暮色,不言而喻。静静地,静静地,我们漫步在那黄昏的沉寂中,为无声的落日,增添了一抹亮色。待走到路的尽头时,太阳已悄然坠下,黄昏那幸福的画面,永远的定格在了我的记忆里。这一份爱如湖水般波澜不惊,潭水般深不见底,在我们长大后,又像潮水般悄悄褪去。如今,夕阳渲染了流年,时光如白驹过隙,渐渐逝去。而当时的回忆,也真的成了最后的记忆。一个人静静地漫步其中,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找回昔日那份情愫,蓦然回首却发现,只剩我孤身一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黄昏很柔和,很美丽,就像记忆中的那些故事,那些时光,那些爱。时间在流逝,却总有一种亘古的怀念缓慢的沉淀下来,藏在心灵深处,空明且记忆犹新,不可企及亦遥望不止。关于甘竹滩,有太多太多的奢望与不舍……

每当夕阳西下,我穿梭于那一片温暖,欣赏着普普通通却令人向往的安宁和恬静,不禁又想起当初那段美好的时光。甘竹滩,没有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辉煌,没有滚滚长江东逝水的壮阔,但却有小桥流水的风韵,渔舟唱晚的浪漫,且,有一份亘古不变的情怀。

甘竹滩,或许只是一条普通的河流,却承载了我童年的无数回忆。至今,儿时的回忆依旧记忆犹新,就如甘竹滩的水般清澈。如今的甘竹滩比起以往来说,周围的环境得到了更好的完善,河水也如以往般清澈,路上偶遇了几位老人,也是安详恬静、面带微笑的。这一切,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人们对环保的重视…不仅是甘竹滩,也希望其他的河流湖泊,都能洁净如初。

时光太漫长,漫长到我们无法想象未来是什么样;时光也太匆忙,匆忙到来不及回首,就已然走远。愿未来,你依旧如初,我依旧温暖。

(作者系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青云初级中学初一1班学生,指导老师罗翠)

潭洲水道让我如醉如痴

文|蒋凤林

“佛山”,一个动人的名字,她是那样地迷人而美丽,又古老,又年轻。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镇,有山有水有美食。俗话说“一寸山河一寸金”,这样美丽城市,如此的风土人情,怎少得了“佛山水”的精彩?

在我生活的地方——陈村,有这样一条美丽而迷人的河流一直吸引着我的眼球,让我如醉如痴——潭洲水道。潭洲水道位于佛山市东南部,西起南海紫洞,东南至顺德沙亭。可通行1000吨以下船只,是广州通行广西梧州等地的主要航道,全长37公里。关于潭洲水道这个名字有个有趣的由来,你了解吗?哈哈,我猜你肯定不知道,那让我来告诉你吧!它因在潭村至大洲之间,所以名为潭洲水道。

这是一条迷人的河,潭洲水道如诗如画,美不胜收。远看,妖娆的它摆弄着身姿,摆出了一个s形的pose,像极了一条飘扬的细长的玉带。作为生机勃勃的它,当然也有一群“小迷妹”——争奇斗艳的花儿,绿意盎然的小草,成荫的参天大树,应接不暇,宛如一首首赞歌......调皮的它,常常和微风一同奔跑,有时缓缓流动,微波粼粼,有时像发怒似的,汹涌澎湃。近看,它清澈见底,“倾国倾城”,偶尔飞过的白鹭在水面留下属于他们的足迹,给潭州水道再次添加一道亮丽的风景。到了夜晚,路边的灯光睁开了眼睛,潭洲水道变得安静了,一幅和谐的画面再次展开,它变成了一个羞答答的小姑娘,在月色朦胧中慢慢熟睡......

这是一条“有人情味儿”的河,在顺德城市治理行动计划中,潭洲水道的滨水景观改造、水环境提升工程和一河两岸绿化景观改造工程不断深入推进,一个生态优美、绿色宜居的美丽画卷正徐徐铺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傍水而居的陈村正因潭洲水道的“到来”修建了玉带公园,给潭洲水道又增添了一份光彩。千年花乡枕水而生,坐落在这儿的人热情好客,闲情雅致。“千年花乡”、“中国花卉第一镇”、“年桔之乡”……陈村镇这个具有千年历史的花香名城记录着潭州水道缓缓流过的岁月与美好。清晨,这儿的人们总喜欢来到河边进行晨练,喜欢它的绿草如茵,花香四季,空气也弥漫着清新自然的味道。喜欢垂钓的人便忍不住来到河边坐上一番,望着宽阔的潭洲水道,情不自禁地露出笑容,异口同声地说道:“这水可真好!”渐渐地,渐渐地,人们爱上了这条“有人情味儿”的河。

潭洲水道迷人且深受人们喜爱,这正是“佛山水,佛山情”最完美的诠释。佛山水,美丽而迷人;佛山情,亲切而平和,这个城市怎不会受人喜爱呢?“一寸山河一寸金”,我爱这片土地水,更爱这片风土人情!

(作者系顺德区陈村镇青云初级中学初一6班学生,指导老师罗翠)

一条河的哀

文|莫宏盈

水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繁殖的基本条件,是人类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人类的发育离不开阳光,人类的血液是纯净的水。水——天赐之物,地藏之泉,生命之源。人与动物的维持需要水,植物的生长也需要水,国家没也需要水,世界上不管什么生物都离不开水水是真正的无价之宝,水孕育了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水为生命提供能量,让生命能够存活,使生命继续发展,越来越兴旺,越来越发达。珠子凝结成水滴,水滴汇聚成河流,河流酝酿出情感,它们都是重要的宝物。

在弼教鹤顶西的门前,有着一条流传已久的河——苦河。大约在7年前,这条河曾是美丽的一条风景线,远远望去,一副水天交接图刻在眼前,那水澄清得像一面明镜,将河底世界的宝物都照了出来。水藻真绿,把终年贮畜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小花儿,小鱼儿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母亲河每天都和小鱼儿们过得好开心,他们一起去河底世界探险,一起去边釆花,一起在河中翱翔,一起在河中唱着一支支欢快动听的歌曲,他们每天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直到有一天,小鱼儿小金睡醒后发现自已的伙伴们都不见了,只有它自己一个人呆在家里,空气越来越安静,鱼儿小金内心也越来越害怕。它的心里七上八下,忐忑不安,心想:“它们都去那里了,家里只剩下我一个人,我应该呆在家里呢,还是去外面找一下它们呢?算了,我还是去外面找一下它们吧,不然到时侯家里就真的只剩下我一个了。”它惊慌地望了望外面。原本茂密繁盛,处处充满着欢声笑语的家园,如今却变成了汪汪的一片白。鱼儿小金疯狂地寻着河母亲,内心无助地呼喊着:怎么办?怎么办?”它走遍了整条河,发现昔日的釆花园变成荒芜人烟的沙蒗,昔日的游乐园变成了杂草丛生的垃圾场,昔日的小伙伴一个个都没了踪……,鱼儿小金四处游荡了几天几夜,衣服早已脏得认不出来,腿早已累得抬不起来。突然,它好像看到了自己的小伙伴的身影,它兴奋地冲过去。可是一张渔网地方它与伙伴隔离开了,小金狠命地呼喊的:小灰,小灰,你怎么了?不要离开我,不要离开我!”小灰泪流满面,无助地呻吟着:“小金你快跑吧,我们的家园都被毁了,其他的小伙伴都被捉走了。快啊……小灰的话还没说完,就渔网拉走了。小金尽力追赶着,追赶着,嘴里不住地念叨着小灰。突然,一件飘浮物飞了过来,蒙敝了它的双眼,剎时它眼前一片黑暗。小金永远地睡去了,在睡梦中,它梦见了小伙伴们开心游玩的日子,嘴角荡漾着笑容,幸福快乐地沉睡着……

如果人类继续破坏和浪费水源,那么人类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就将是自己的眼泪。所以,从现在开始,让我们一惜水、爱水、节水吧。

(作者系顺德区陈村镇青云初级中学初一6班学生,指导老师罗翠)

【南方日报记者】罗琼

编辑 李嘉欣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