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湖讲述者|写佛山水,道佛山情,第三期教师专场来了

佛山河长
+ 订阅

今天是情人节,“河湖讲述者”也带来4位小学教师所写的佛山水文章,与读者们一同在文字里感受佛山情。

■有奖互动

动动手指!为你喜爱的作品打 call

“河湖讲述者”联合佛山市教育局一同发起征稿启事,邀请全市中小学师生一同书写佛山水、抒发佛山情。征文活动已在2019年11月底截稿,目前作品正在择优刊登中。

为了增强互动性和趣味性,“河湖讲述者”特设有奖互动环节,欢迎广大读者在评论区里留言点评,为你喜爱的文章打 call。获得评论数最多的作者,将获得限量版“水义工”T恤一件。

上一期 《河湖讲述者|家乡水与我形影不离,龙江城区中心小学专场来了》获得限量版“水义工”T恤的是该校三年1班学生彭俊宇。“河湖讲述者”将发放奖品给作者。

■范文选登

魅力北江

文|李林燕

北江之滨,一座座城市拔地而起,华灯初上,北江瞬间散发它的魅力。

我原本以为,现在除了未开发的野海,很难在找到一条干净纯粹的江河湖泊,当见到了北江,震撼到了我,不禁为我前面错误的想法而感到惭愧。

走出家门,漫步在北江体育公园附近,置身于如画的江边,沿途欣赏美景,休闲的人们,或慢跑于岸堤,或垂钓于江中,享受自然风光。风轻轻地过,像是她在和岸边的人们交流,讲述她的故事她的传说,让你不得不去关注她,了解她,进而喜欢上她。

每次下班特地经过这里,放好自行车,宽阔平坦的北江也在这放慢了脚步,舒缓地流淌着。而我最喜欢迎着风的方向,以一种交流的姿态面对北江,涌上心头的千言万语也在此刻沉默,好像不用说什么她也懂我的心思,我需要做的,只是轻轻闭上眼睛,尽情感受她的拂面,以驱走一天倦意。

北江大桥上车水马龙,见证了游子们走出去又回来的历程,江上满载货物船只往来穿梭,仿佛延续她昔日繁荣。在这里你不仅能欣赏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包括大南山、蒲坑山、九龙岗、黄茅嘴等多处绿色生态景点,沿途更有综合型环保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供水厂、员工村、综合市场、蒸汽厂等配套设施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城乡综合管理合理,环保执法力度大,我们才放心享受北江水源。

她甩掉水电站大坝的拦截,豁然开朗地横穿三水区域,一波一波的风浪袭来,更有海滩拾贝般的惊喜。江水宽阔犹如她包容的胸怀,犹如一位母亲滋养着三水的每一寸土地。很庆幸,这个城市的人们是懂得感恩的,极致地关注她的运输系统及周边环保,呵护她的健康。

有幸和环保工程的朋友游历了一次北江大塘段,享受大塘风光,驱车前往他们工作目的地,很快被这里吸引,回程时,有小车陆陆续续往下面跑,一路而下,才发现江面上停留许多小渔船,这里的人还保持着传统的渔业,靠水为生,岸上也会散养一些家禽。本是好奇下来一探究竟,意外见证了渔民们满筐收获。

赤脚踩在河滩上,有小东西硌脚发现是儿时摸过的河苋,不知为什么感到特别兴奋,小小的心里充满莫名的快乐。印象中,南风吹过时河苋最肥,白胖胖的河苋子用来煮汤,朴素鲜美,把蚬壳串起来当成风铃,每天听着它丁丁当当的撞击声,竟也是一种享受。然而我的老家,现在也很难吃到这种小东西,河水污浊不堪,再也没听到小区内蚬子大伯的叫卖声。

和着朋友一起摸了一大袋还不尽兴,可惜天色渐晚,炽热的太阳也变得温和,凉凉的江风吹过像是催促人们及早归家。

回头望去,北江自飞来峡一路奔腾,水势滔滔,却在此处缓缓行进,羁住了游子的脚步,驻足瞭望远方,便是不可忘却的故乡。站在这里,我们更是愿意为她所吸引和包容,成为北江的一份子而与其命脉紧紧相连,用更多的时间去爱护她、守护她。

往后余生,希望我们看到的依然是一个魅力的北江。

(作者系佛山市三水区西南街道第十小学教师)

童年的河

文|邓玮仪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对于高明,沧江河便是那默默养育这方水土的母亲河。于我而言,她不仅仅是家乡的母亲河,更是我成长的见证者,承载了我的整个童年时光。

儿时我的家坐落在沧江河畔,走到窗边朝外望便能看见美丽的沧江河。沧江河缓缓地流淌着,河堤的小草肆意地生长着,水牛在河岸上思考着自己的人生,而河堤上的公路不时有摩托车和牵着牛的农民经过。河堤的另一边则是一望无际的稻田,其中总有两三个稻草人为其增添乐趣。把目光放到远方,便会发现红砖绿瓦的村庄错落有致地伫立在山脚下,再远一点,便是如水墨颜色的连绵不断的山,他们浑然天成,构成了一副世间少有的风景图,似乎技艺再高超的画家都难以描绘出他们所带来的宁静宜人的感觉。所以每当我烦躁时,每当我气愤时,每当我悲伤时,我都会走到窗边,看着沧江河缓缓地流过每一寸土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看着远山和河流静静地怀抱着村庄,我的心便宁静下来,是呀,无论何事,都有他们呢,有我们的家人在身边支持我们呢,我们何不放宽心?

如果你就此认为沧江河的性格便是沉静的,那你便错了。“静如处子,动如脱兔”才是她的真实写照。

冬天,沧江河便是一位文静的女孩。她的水位降低了许多,喜欢穿淡青色的长衫,水面平整得如镜子,不起一丝波澜,缓缓地静静地流淌,不言不语,静静地观看世间的云卷云舒。如果说唯一有在动的,可能就是春天时飞来的白鹭吧。他们常常成群结队地来到河边,时而在岸边嬉戏觅食,时而展翅飞翔排成各种字形,时而跳到水牛的身上逗一下老实敦厚的水牛,而水牛则如稳重的大人一般甩甩耳朵算是回应,还是继续低头吃草或者静卧,真是有趣极了。

夏秋时节,沧江河便是一个调皮的男孩。每当暴雨来临时,他便翻滚着水中的泥沙,河水颜色都变成了浑浊的黄色,此时正是他的天地,便开心放肆地四处游玩,有时好心地送水葫芦姐姐到远处旅行,有时却肆意地带走路旁的木头、小草来作为玩具,有时竟会漫过老婆婆在河道边种下的青菜让她们白白辛苦一趟。真是让人又爱又气。

春天来了,沧江河稍微长大了,成为一个懂事的少年了。小雨落下,奏响了属于春天的乐章。春风吹起了沧江河的衣裳,让他的长衫荡起了美丽的涟漪。瞧!浪花们也玩起了游戏!他们一个推着一个有序地往前进,有些调皮的小伙子竟然大力地拨弄起小浪花引得排在前面的伙伴的不满,浪花却又很快消失了。雨姑娘一边演奏着乐章一边为大地笼罩了一层薄薄的细纱,让世间都处在一片朦胧之中。远处的山也因此一部分变成了翠绿色,一部分变成了墨绿色,瞬息万变,美不胜收。蒙蒙细雨,若隐若现的大山,扬起朵朵浪花的沧江河,构成了一副美丽的春景图。我不得不说,沧江河你真美啊!

在我的童年记忆里,沧江河总和邓家艇联系在一起。“叭叭叭叭叭”。每次听到这个声音,我总会放下手中干的任何活,兴高采烈蹦蹦跳跳地跑到窗边去看,不用想都知道是邓家艇发出的发动机鸣声了!我听家里老人说,邓家艇上住着的是没钱在陆地上建房子的人们,他们的生活都在这只船上,船就是他们的家。我最喜欢观察船上的人,很好奇他们的生活,也喜欢看他们划过沧江河时留下的涟漪。每次我都看着荡开的涟漪不断地回味,直到消失为止。我每次都会想,假如我也住在这个艇上该多好玩呀!

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却越来越少听到这个有趣的发动机鸣声。听爸爸说那些在邓家艇上的人们因为政府的帮助已经在陆地上住上了房子了。我有点难过,不过更多的是开心,他们终于住上了宽敞的房子了。

时间在流逝,我从蓬头稚子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大人,我们家搬了,原来的房子拆了,唯一不变的,是那静静流淌着的沧江河,她静静地守候在我们身旁,默默守卫着这片土地,生生不息。

我爱你!我那可爱可亲的母亲河——沧江河!

(作者系佛山市高明区沧江中学附属小学教师)

“码”上相逢

文|谢嘉敏

都说相逢是一首歌,无论是与人的相逢,亦或是与一座城市,一片湖水相逢都是一首荡气回肠、耐人寻味的歌谣。渔人码头就是一首让我听过便再也无法忘记的歌谣。

渔人码头,一座隐藏着浓厚故事韵味和承载着历史厚重感的码头。它的前身是“顺德食品进出口公司”,是60年代容桂最辉煌的粮食贸易出口站,当年,顺德的水果、蔬菜、肉类等农产品,都通过这里送上船只,源源不断地运到香港销售。为了留存这段回忆,容桂街道于2015年启动活化改造,码头及岸边的旧厂房都改头换面,焕然一新,成为顺德人休闲旅游的圣地。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里都充满了神奇的梦想,一草一木都酝酿着风花雪月的柔情。

傍晚,我漫步于悠长的堤岸长街,来感受码头特有风情。德胜河里,汽笛的鸣响,破开了沉闷的水面,凉风习习,将江边开得正浓的杜鹃写成了一幕撩人的风景。每一天都有无数艘船在江上来来往往,辽阔的江面,敞开博大的胸怀,默默地听着他们各自的人生故事。而过往的人,他们亦在这打捞故事,拾捡心情,放飞理想。容桂的历史,融进了这德胜河的水,一路缓缓流淌,碧波荡漾,一次次冲刷人们的灵魂。岸边的码头改造后仍保留着船锚、缆绳等,它们擦亮了古旧的回忆,让每个经过这里的人都忍不住去追问这里存在过的辉煌的历史。在落日熔金中,我站立江边,吹着江风,欣赏着滨江的自然风光和充满现代风情的主题广场,心里有着说不出的悠闲惬意。

华灯初上,渔人码头的最美风情才现。今日的渔人码头,经改造后,既是体闲之地。也是附近的约会圣地。柔和的灯光似江南丝绸,流淌着多情和暖意。在柔和的灯光下,整个码头就像一位装扮好的妙龄女子,清新、优雅、妩媚。似乎所有的暗淡都能在她的明眸善睐中顷刻光明。来往的行人,携手漫步的情侣,装潢得颇具艺术情调的店铺……让整个码头尽显小资情调和时尚风情。我曾坐在街边看往来的情侣,揣测他们来这里的目的,他们是在这充满浪漫情调风景里,与另外一个人,共创一段回忆?还是仅仅给生命的爱的旅程添上一种不同寻常的意境?在迷离的灯光中,也曾像我有过瞬间的恍惚,希望在茫茫人海里,身边人就是缘定今生的人?

穿过人行道,来到由旧工业区改造成的商业街,又遇另一番不同的风情。一座座别具风韵的小楼,历经七八十年的风雨沧桑,依旧保留当年的非凡英姿,改造后的整个布局依旧保留老工业区的框架,保留了工业性建筑的形式之美。曾经斑驳的外墙或被刷白、或画上壁画、或饰以五彩瓷盘......这些涂鸦、物件带着一种如梦如幻的美丽,令来过的人甘之为之倾倒,并且将感动留在此。我亦不例外。

在众多建筑中,那一座日式建筑的小酒馆,收藏了其他建筑无法期盼的受欢迎度。所有来过这里的人,都曾在这里留下或深或浅的足迹,有人将人生的第一套艺术照的倩影留在了门前,也有人在这里留下了婚姻照的幸福身影......典雅的东方古韵,使得这座小屋在这里显得与众不同。

夜渐深,我原路返回江边河堤,此时的江面,依旧泛着微澜,水中的涟漪荡漾着深深浅浅的从前,从古到今,从无到有,从缓到急。而我们不必沉入江底去打捞历史的尘埃,只需站在江面。伴随风的吟唱,将这里的风情一一的纳入心底。

我原本空空的行囊,已被渔人码头的情调装满。离去?我有难舍的徘徊。但当我想到我将带着这饱满生动的记忆归去,这记忆可以滋养丰满我的情怀。我毅然转身,离去的刹那,一朵浓艳的杜鹃已在我的心底徐徐绽放。

(作者系顺德区容桂高黎小学教师)

美丽的天湖

文|李惠珍

我的家乡在西樵,西樵有一座名山——西樵山,那里有许多风景名胜区,如:让人流连忘返的天湖公园、美丽的桃花园、引人注目的飞流千尺……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天湖公园里的天湖。

暑假的时候,我和妈妈总喜欢到天湖游玩。天湖真美呀!水真清,清得可以看见湖底的沙石;水真静,静得没有一丝波纹,又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水真绿,绿得像被周围的树木染过似的,又像一块无瑕的翡翠。我喜欢租一条船来划,我们一边轻轻地拨着浆,一边说笑。那声音仿佛一支优美的乐曲。我们划着小船,轻轻行驶在平静的碧水湖上。只见船尾拖着一条长长的波纹,清澈的湖水里有许多机灵的小鱼在游,有的在嬉戏,刚才还在这边,一眨眼的工夫又不见了踪影;有的找东西吃,那贪婪的样子,好象饿极了似的;还有的一动不动,好象在沉思呢,是不是在回味昨晚做的好梦,真有趣!我荡漾在风景如画的湖面上,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一首诗“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游到湖中间,我还看到湖中的一条浮龙,那是我国第一条供游客观赏的大型水上金龙,龙长20米,龙身直径0.6米,用塑料玻璃制造的。即使你坐着船看那条龙也是栩栩如生的。在太阳的照射下,湖水更美,湖面波光粼粼,闪闪发亮的。

其实,不同的时间,天湖的景色就不同。早晨的湖面很平静,宛如明镜一般,清晰地映出蓝蓝的天,白白的云。湖边一排柳树傲然挺立,青翠欲滴的柳枝随风飘舞,像是小姑娘在梳头发呢。有些成年人,老年人正在晨练。迎着晨风,呼吸新鲜的空气。对身体健康很有帮助呢。中午的湖水清澈见底,温暖的阳光照耀着湖面,金光闪闪。站在岸上,偶尔投一枚小石子入湖,湖面就会激起涟漪,涟漪一圈又一圈的荡漾开去,不知不觉地消失在湖面上了,但依然能看见湖水中的鱼儿在快乐地游来游去。一些闲暇的人有的在天湖边喂鱼,有的坐在天湖边的石凳上听广播新闻,有的在柳树下打太极,还有的在欣赏天湖的美景。这里可真热闹呀!

天湖下午就更热闹了。暖暖的阳光洒在湖面上,水面波光粼粼,美丽极了。湖面更显得生机活泼。这时,人们也会三五成群的来到湖边划船,划水声,欢笑声,嬉闹声,在天湖上久久回荡。因为天湖的美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每时每刻都给人们带来无穷的欢乐。

天湖边的风景也很美。你瞧,在一些角落里,一簇野花堆在另一簇上面,中间不留一点缝隙,好像每一片花瓣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野花的颜色可多了:红的、白的、黄的、紫的、蓝的、紫的,五光十色、色彩缤纷。还有一些不知名的的花儿,在茂密的叶丛中竞相开放;有些美丽的花朵在“选美”呢!!周围绿树成阴,遮住了湛蓝的天空。我还知道,雾中的天湖是最神秘的,雨天的天湖是最有诗意的。无论你什么时候去欣赏天湖美景,你都会觉得天湖是一处仙境,是一个美丽、神奇、梦幻的地方!

家乡的天湖,虽然你是无言的,但你更是有声的。你为我们家乡的人们带来了欢乐,带来了骄傲,你就像一颗碧蓝的大珍珠,为我们争光添彩。我爱你,美丽的天湖!

(作者系佛山市高明区更合镇中心小学教师)

【记者】罗琼

编辑 朱苏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