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邻中山最火爆的全国5A级景区孙中山故居,每天,中山南朗镇石门村附近都涌动着观光旅游的人潮,和谧静的村庄形成了强烈对比。在茂林溪水的环抱中,石门村就像是一位“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少女,在悠悠的时光中静静守着一方乡土。
鲜有人知,这里是一个风景秀美且颇具文艺气息的“画家村”。
十多年前,石门村就开始陆续聚集了一些艺术家,并在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翠亨文化艺术创作基地,据不完全统计,如今,石门村已聚集了20余位常驻艺术家,同时修建了翠亨美术馆、大石门美术馆、李奇茂美术馆等多个展馆,以及大大小小几十个艺术家工作室。
随着中山乡村振兴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乡镇更加重视文化创意产业,通过引入相关专业人员进驻,古村落再度鲜活了起来。
由点到面培养村落“网红”气质
走进石门牌坊,沿着乡间主路径直向内走,两排老屋顺着夹道一路向远延伸。偶尔,也会经过伫立在街边的咖啡店和美术馆,如果为石门村手绘一张新地图,就会发现,它是一个被美术馆和艺术家工作室点缀的村庄。翠亨美术馆一号馆、二号馆已经落成,艺术家们也纷纷驻扎在大石门美术馆、南方画院、翠怡花园等地的工作室里。
村里来了艺术家,美术馆开到了家门口,然而,这似乎与柴米油盐的村民们并无干系,大家虽然做了邻里,却少有沟通与交流。“让艺术点亮村庄,告诉大家艺术是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只有看得见摸得到的东西,才能给人以鲜活的感觉。”大石门美术馆馆长甘佑伦认为,无论是村落活化还是艺术推广,道理都亦如此。他主张艺术家不应只顾埋头创作,更要为村中百姓带来真正的实惠,让左邻右里的生活因他们的入驻有所改变。
甘佑伦透露,今后,将组织艺术家们走进附近的学校,到校园里对孩子们开展美学教育。同在大石门美术馆工作室的李景芳是一所大学的美术教师,下个月,他在村里的艺术沙龙就要开业了。多租下一间村屋,李景芳将其改装成了一个与艺术“零距离”接触的手工坊,为村民和游客们提供皮具制作、手绘油画以及打造陶艺的场地,“亲手制作艺术品是接触艺术最为直接的方式,开辟沙龙的目的,就是要吸引外面的人进村,另一方面,也让村民能够更多地了解我们。”李景芳憧憬着。
据悉,翠亨美术馆二号馆将会作为昆虫馆对外开放,甘佑伦表示,不断丰富村内的文化业态,除美术之外,他们也在尝试加入多样化的内容,让古村“活”起来,向更多人展现它的现代魅力。“今后,将陆续推出更多实质性的活动,带动村里的人气,让村民在互动中体验艺术对生活的改变。”甘佑伦说。
艺术家受苹果公司邀请创作
走进大石门美术馆艺术家陆军的工作室,一张《青山白云飞》长卷在四周雪白的墙壁衬托下,更显得几分亮彩夺目。将数字科技与中国山水画技法相融合,陆军是苹果公司邀请的全球11位艺术家之一,结合最新的数字技术,他颠覆了中国传统青绿山水的单一创作技法,受到了苹果公司点赞。不仅如此,目前,陆军还积极与蜀绣、湘绣等传统艺术元素开展合作,为自己的作品引入不同的艺术形式。
“将传统与现代融合,让科技手段服务于艺术创作,借助国际和本土两个市场,我正在探索走一条跨界的新路。”陆军说。
如今,积极参与对外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平台是石门“画家村”的发展新理念。过去十年,他们的活动范围相对单一,更多时候是在关起门来“闭门造车”,石门村也成了他们的“世外桃源”。“艺术家始终需要市场,从前的摸索让我们得出经验,一定要以新的经营理念打破以往的沉寂,增强和村民与外界的互动。”甘佑伦表示,希望来到“画家村”创作的艺术家们能够更加安心在这里创作,但前提是市场的成功开拓。
最近,他联合画家经纪人寻到了一些新路径,为了扩大交流,同时让村里热闹热闹,他决定邀请一些欧洲的艺术家来村里做客,“每个季度邀请两批欧洲艺术家来这里办展,以吸引更多艺术家来此看展。”甘佑伦介绍,村里的艺术家也能借此开拓海外市场,希望能达到一石二鸟的效果。
艺术家走进古村落,参与到乡村振兴和古村改造的项目中来,陆军认为,以前更多是自己看中了翠亨这片山水乐土,利用这里的环境宁心静气搞创作。今后,将转变另一种视角,想想自己能为村里做些什么,并与村民深度融合。回忆起当初到瑞士旅游的情形,他至今印象深刻,“很羡慕那边的人,面对着桃花源一样的乡村美景,而内在仍十分现代化,随处可见的最新科技使其同时拥有自然与现代的生活理念。”陆军想在村里示范这样的生活方式,让古村有着“外旧内新”的新面貌。
让人感到难得而庆幸的是,石门村的艺术家们对于古村的保护意识极强。李景芳不希望自己的艺术沙龙破坏了古村的整体风貌,他指着沙龙所在的略显破旧的二层小楼说:“现在看来它和村里的其它房子风格都是一致的,我不想改变它的外观,只在沙龙内部进行了空间设计,并放置了工作坊所需的设施工具。”
其实,即便是石门村的各个美术馆,看起来也并不华丽夺目,他们大都是由村中的厂房和民房改建而成,内部的简洁设计使人们的目光更加聚焦于展品,粗糙的灰白墙壁衬托出精细打磨的艺术品和鲜亮的艺术元素,带给视觉上更强的震撼。
此外,更多频繁的展览将会开办以聚拢人气,同时翠亨美术馆二号馆也将被打造为昆虫馆,引入更多业态进入“画家村”。甘佑伦认为,从前的经营模式没有实现对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导致资源的分散和浪费,从而对周边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强。今后,将继续为村里培养艺术氛围,并建立相关配套产业,打开文化市场。而政府明确的乡村改造和文旅创新政策对于艺术家们十分重要,这些顶层设计可以为未来的发展起到指引作用。
相关阅读:
【采写】记者 郎慧 廖瀚
【图片】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