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办学校模式能为珠海教育注入什么活力,今后又将如何发展?日前,南方日报记者专访了珠海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林日团。
南方日报:比起合作办学,市内优质学校办分校,成本相对更低,融合阻力也更小。珠海为何不采取集团化办学,而选择与市外、省外学校合作办学?
林日团:近年来,珠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基础教育工作,出现了一批在老百姓中有口碑、也是市民关注和认可的优质学校。我们积极发挥优质学校的引领作用,于2016年按照“1+3”模式组建了小学办学联盟8组,按照“1+4”的模式组建了初中办学联盟4组,按照“1+1”模式组建了高中办学联盟5对,辐射学校62所。如珠海一中、文园中学等便是中小学办学联盟中的牵头学校。联盟学校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与此同时,集团化办学模式适合教育体量大、龙头学校多的地市。珠海公认的龙头学校相对较少,部分学龄段的龙头校屈指可数,优质教育资源存量不足。采取集团化办学,用现有紧缺的优质资源去带动新建学校发展,可能会出现龙头学校负责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既无法带好新建学校,还可能拖累老牌学校;二是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优质教育资源,可能出现低水平的教育均衡。
新的城市定位要求珠海教育发展要着眼珠海,放眼全国。通过北师大、华中师大以及省实优质资源的注入,一是采取“高位嫁接名校”的办学模式,发挥名校“教育高地”的号召力和教育品牌优势,可以吸引更多的教育人才投身珠海基础教育工作;二是名校已经形成相对成熟的办学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通过新机制体制的注入,可以有效激发本地学校的办学活力,提升整个区域的教学质量;三是这种方式还可快速培育更多龙头学校,打破一家独大或者屈指可数的窘况。
南方日报:珠海基础教育领域现有哪些合作办学项目?正在洽谈的合作办学项目又有哪些?
林日团:全市及各区都在积极致力于通过包括合作办学在内的多种方式来提升办学质量和办学品质。市级层面包括与北师大合作举办的北师大(珠海)附属高级中学,与华中师范大学合作举办的华中师大珠海附属中学,与省实合作举办的省实珠海学校,以及珠海市一中品牌在平沙孵化的平沙校区。
区级层面,横琴新区采取公办民管模式,引入华发教育集团委托管理横琴中心幼儿园、横琴一小和横琴一中;金湾区与省实采取“双核学区”模式,合作举办省实珠海分校附属初中;高新区先后与中山大学合作举办珠海中大附中和附小,与北京师范大学委托管理举办了金鼎中学,形成唐家、金鼎基础教育优质资源的两翼格局。
下一步,我们计划借助北师大珠海校区建设的契机,深化与北师大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合作,计划在高新区开办北师大实验幼儿园,在珠海形成北师大涵盖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整个教育体系。
南方日报:您对珠海合作办学项目有哪些建议?合作办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应该如何来规避?
林日团: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合作办学有助珠海教育形成多元化、特色化、优质化和国际化的格局。这样的教育格局既是老百姓的需要,也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正如十个手指各有长短,孩子们的先天禀赋和兴趣爱好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对孩子们要做到因材施教,不能走单一路径。这就需要合办学校要在多样化、特色化和优质化上下功夫。
托管现有学校短期内可能出现师资磨合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多角度下手。
我个人认为,教育是相容相通的,教育理念也是一脉相承的。虽然可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大家的目标方向一致,都是要办好学校、办好教育,所以我相信,通过各方努力,一定会找到“最大公约数”,克服“水土不服”,尽快“融为一体”。
办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困难,希望合作学校积极反映。我们将本着对学校负责、对教育负责的角度认真谋划,迎难而上,破解一个个困难和问题。
从珠海的层面看,华中师大珠海附中的举办,可以满足近几年珠海高中优质学位发展的需要。当务之急是市、区要下力气培育、做大做强现有合作学校。后期,珠海也将通过集团化办学、联盟办学,或开设分校并衔接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等方式,进一步做强珠海优质教育资源,做大珠海教育资源平台,给老百姓创造更多优质教育资源,满足孩子们有学上、上好学的需求,努力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样本
省实珠海学校:探路合作办学 强化本地融合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好地自主选择规划,既要善于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更要努力去培养它。”2018年,位于金湾区的省实珠海学校新校园落成,成为省实第六个校区。在新校园落成典礼上,校长全汉炎勉励学生们努力奋斗,不负芳华。
2016年,珠海市政府与省实签订协议,合作举办省实珠海学校。这是广东省内首所由地方政府和省实合办的公办高中,肩负着为珠海市乃至全省基础教育合作办学探路的使命。
再过三个多月,该校首批高三学子将走进考场。三年磨一剑,学校倾注心血育人,期望在今年高考中取得佳绩,自证实力。
因地制宜落地省实教学理念
“立足珠海,服务特区,省实风格,自成特色。”省实珠海学校执行校长周映平介绍,学校非常关注珠海市情、金湾区情,尽可能在传承省实先进办学理念和经验的同时,因地制宜进行本地化改造和升级,使这些理念和经验更好落地生根。
据了解,该校领导及主要行政团队由省实本部直接派驻,他们均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长时间在学校本部工作的经验,对本部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有深刻的理解,能够原汁原味传承和发展省实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和办学特色。
为给学子提供成长、展示的平台,省实珠海学校构建了各种课程体系和搭建活动平台。如为“学霸”办学科竞赛,为科技达人办科技节,为运动健将举行体育节,为艺术爱好者设置艺术节等等。
“不论你爱跳街舞还是热衷书法,不论你喜欢cosplay还是汉服,不论你是足球小将还是烹饪高手,这里都有你喜爱的课程和展示的空间。”张同学介绍,学校有各类学生社团近40个,大家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教学名师手把手带“徒弟”
省实珠海学校一线教师都是从全国公开招聘,很多老师刚刚走出“象牙塔”,缺乏教学经验。在这所新办学校里,依靠自身成长并不容易。
“省实本部给予了大量帮助。”周映平说,新入职老师都经过省实本部教学名师、德育名师的直接指导和培训,近距离学习、体会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经验。办学至今,已有超过10批次老师到省实本部跟岗学习或参加交流研讨。
经过三年发展,该校初步确定了特色教育发展方向。借助金湾航空产业的发展,省实珠海学校确定航天航空和STEM教育两大特色教育方向。
周映平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强化本地化融合,把省实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与珠海、金湾的实情更紧密地结合,既要传承也要创新,为珠海乃至全省基础教育的合作办学做出更多探索。
相关链接:
【采写】冉小平 吴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