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珠海办学“合伙人”,这些响当当名校过了几道关?

珠海大课堂
+ 订阅

珠海市金湾区政府上月与广东省实验中学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将在金湾合办省实珠海分校附属初中。在此之前,珠海市政府与华中师范大学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合办公办高中华中师大珠海附中。

经过多年发展,珠海建立起涵盖各学龄段的合作办学体系。这一现象被解读为“重构珠海基础教育发展新生态”,可短期内改变东西部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状况。但也有业内人士担忧,大量合作办学可能导致珠海本地教育品牌缺失等问题。

“城市发展新定位要求我们必须摆脱传统模式,打开门来办学校。”珠海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林日团表示,珠海要打造珠三角地区教育高地,其发展目标和现实情况要求基础教育发展要有新思路。引进优质教育资源、高位嫁接国内最先进的教育资源,正成为珠海教育扩容的有益尝试。

省实珠海学校各类校园特色节贯穿全年教学过程,为尽可能多的学子提供成长、展示的平台。

现状

合作办学项目密集落地

省实珠海分校附属初中所在的航空新城片区,是金湾区近年的重点发展区域。片区高楼林立,新建小区众多,入住人口快速增长。此前该片区尚无初中,周边的优质初中教育资源十分紧缺。

省实珠海分校附属初中占地超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9万平方米,办学规模30个教学班,可提供1620个学位。根据规划,学校计划2020年开学,按照现代化初中标准建设,将纳入金湾区教育局公办初中统一管理。

“我们希望在金湾再造一个‘新省实’,尽全力金湾教育水平提升、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在合作办学协议签约仪式上,省实校长全汉炎表示。

按照协议,金湾区政府与广东实验中学合作期至2029年8月,共9个学年。合作期间,学校由省实全权管理,力争将其打造成为广东省具代表性的优秀品牌学校。与此同时,省实还将指导金湾区内其余初中的教育教学工作,金湾区内其他初中教职工享有前往省实本部跟岗学习等权利。

图为广东实验中学珠海金湾学校。

“名校办分校可以快速提升新建学校的办学质量。”金湾区教育局负责人介绍,省实作为省级重点中学,合作可很好借鉴其教育理念、办学优势和管理经验,利用其品牌和教学管理团队,尽快把省实珠海分校附属初中办出品牌。

机制灵活也是合作办学兴起的另一原因。随着近年金湾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人数快速增加。“新建、扩建学校的同时,教师编制紧缺问题凸显。”上述负责人表示,为打破这一瓶颈,经前期调研,金湾区委、区政府提出“必须探索合作办学”的思路。

把目光投向全市的教育版图,更多合办公立学校正“在路上”。华中师大珠海附中计划今年秋季开学,首年招生8个班368人。按照规划,这所学校后期招生规模可达6000人,占比超过珠海现有全部19所高中总招生人数的1/6。

珠海牵手华中师范大学,看中的是后者雄厚的实力。公开资料显示,华中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并入选了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是全国师范类教育的强校。

基础教育合作办学经验丰富、有独到运营经验,是珠海相中华中师大的另一原因。截至2018年10月,华中师大在全国12个省份合办学校36所,合办学校学生近4万人,教师3000多人。

“与其合作,珠海相当于直接对接国内先进的教育资源,可以更好地享受到优质的课程资源、师资资源。”林日团举例说,华中师大遍布全国的几十所合作高中每年都会举办各类论坛、教学教研交流活动,这无形中为珠海打通了全国的基础教育资源。

有业内人士认为,合作办学既赋予珠海基础教育新的生命力,也让珠海基础教育站到了更高的起点。

探索

高标准高起点选择“合伙人”

近年来,珠海在基础教育合作办学方面摸索出了一套经验。其中,高起点、高标准选择名校“合伙人”是合作办学成功的基础。

林日团介绍,在考量合作对象时,要求合作学校具备较长的办学历史和丰富的合作办学经验,还要有成熟的教育培训体系。“这些资源能让师资融合更顺畅。”林日团举例说,比如有些学校联盟较多,部分方法跟不上的老师就可到联盟校跟岗,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拓宽他们的视野,其融合效果自然不一样。

周密细致的前期考察,是敲定理想合作对象的关键。在确定华中师大珠海附中办学前,珠海市教育局曾到厦门海沧区、深圳龙岗区走访,实地调研华中师大其他合作办学案例。

华中师大珠海附中效果图。

厦门海沧区与华中师范大学合办的华中师大海沧附中是一所农村学校,学生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比超过80%。该校托管三年,2018年中考六科总分均值上升近20%,中考成绩迈入全区前五。海沧区尝到这一模式的甜头后,去年又引入另一名校东北师范大学开展合作办学。华中师大深圳龙岗附中则是近年广东省内快速发展起来的一所优质高中,办学成效显著,高考成绩捷报频传。

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合作学校的内生活力是提高合作办学水平的重要因素。即将运营的华中师大珠海附中计划探索全新的人事管理机制,通过人事改革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不论编制内还是外的教师,收入分配一视同仁。

学校办得好不好,关键看校长。学校创办和运营属于系统工程,涉及招生、教学、考评、管理等方方面面。相比单一举办主体学校,合办学校涉及面广,需要协调各方力量。“这就要求举办者要对学校运营的各个环节了然于心,并充分考虑当地情况,具备强有力的协调能力。”

2016年,珠海市政府与省实签订协议,合作举办广东实验中学珠海金湾学校(以下简称“省实珠海学校”)。这是广东省内首所由地方政府和省实合办的公办高中,备受各界关注。

“今年是双方合作的第三年,仍处于办学初期。”省实珠海学校执行校长周映平说,学校发展存在起点较低、灵活度有限、成长压力较大等问题。

“教书育人是个‘慢活’,很难说短时间内立竿见影。”相比常规学校,与名校合作自带“流量”,但培育过程却是一样的。周映平希望,社会能给予合办学校更多支持和理解,以及适度的容错。

“对合作者来讲,要随时做好打硬战的准备。”周映平说,由于环境陌生化等原因,合作者往往会面临生源困境,师资困难甚至学校建设等方面的问题。这就要有坚强的内心,坚韧的性格和坚持的精神。“只有不怕困难,才能真正办好教育。”

融合

如何无缝对接本地需求

作为在公办基础教育领域开展合作办学较早的城市,珠海的“合伙人”既有省外知名高校,也有本地知名的教育集团。记者了解到,此前,部分合作探索因磨合不足造成水土不服,导致个别学校落入“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漩涡。

“新建类合作办学基本不存在这类情况,但在接管类合作办学,短期内确实存在师资融合的问题。”林日团表示,接管类学校有原来的师资,或因老师本身年龄偏大、学习能力跟不上,或对新的办学理念不认可等问题,可能在融合方面产生矛盾。这类情况不解决,既难以调动大家积极性,还会影响新入职的年轻教师。珠海市教育局对这类问题高度重视。

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如何与珠海市情、学校校情有机融合,这既是各方关注的焦点,也是合办学校立校的根基。这些合办学校都被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希望在推动珠海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等方面做出自身探索。

省实珠海分校附属初中将作为金湾区样板初中予以打造。金湾区教育局负责人介绍,金湾区将以该初中为龙头、区内其他中学为依托,多种方式开展全区初中教育质量提升工作。“省实提出的‘双核学区’的办学理念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肯定。省实初中部与省内多所学校都有合作办学,富有经验,将本部的经验与金湾区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灵活运用,相信会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

全汉炎也表示,学校将把省实的办学理念、素质教育等经验做法实施和贯彻下去。在指导金湾区其他初中教育教学工作方面,也将充分运用教育信息化手段辅助相关工作的开展,实现“线上线下”指导。

华中师大珠海附中同样如此。按照计划,该校力争办成“高品质、高质量、特色明、创新型、国际化”的现代品牌学校。具体实施路径上,按照协议学校3年内办学要取得初步成绩,教学质量得到认可;6年内办学取得显著成效,进入珠海市先进学校行列;9年内,进入广东省一级学校行列,成为现代教育改革创新基地。

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蔡红生在签约仪式上表示,合办学校建成后将统一纳入学校基础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按华中师范大学的标准和要求组织学校的教学和管理。

相关链接:

珠海市教育局长 :找好名校“合伙人”,更要找“最大公约数”

【采写】冉小平 吴志远

【摄影】关铭荣

编辑 蔡如意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