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小王子的故事!帅哥医生凭“真心”走红,他的绝技让猫看了都要流口水

南方都市报
+ 订阅

凭借一颗画心,浙江85后外科医生周舒扬走红了,有人说他的医学插画逼真到“能滴出水来”。

周舒扬画的“真心”。受访者供图

尽管自小喜欢画画,但周舒扬却几乎从未“正视”过画画,以为这是“不务正业”。当别人在啃医学书而自己在悄然作画时,他甚至觉得内心惶恐。

所幸,一路坚持下来,他发现医学插画师这条道上的风景不错,而且越来越宽阔。这于他也有了更多的机会,比如结识医学界的大咖级人物,了解更多医学专业领域的知识等。

周舒扬告诉南都记者,“世上没有白走的路。”

“网红插画师”周舒扬。受访者供图

占据微博热搜

登上“人生小巅峰”

31岁的周舒扬是浙江嘉兴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胃肠科医生。因为一张质感逼真,色彩饱满的心脏插画,越来越多人知道,除医生的身份之外,原来周舒扬还是国内医学插画领域的佼佼者。

与“真心”一起流传的还有周舒扬的其他作品,比如前交通动脉瘤分型,自体脂肪脂肪垫填充……

周舒扬作品,自体脂肪脂肪垫填充示意图。受访者供图

他画的一张“五花肉”,逼真到骗过猫,惹得它们直流口水。

咦,这里有块肉,口水口水……

舔一口尝尝

假的?!铲屎的,你居然敢骗朕!!!

看完这些画作后,来自湖北的沈艺深表佩服,在他的微博留言“收下跪碎的膝盖”,而周舒扬则逗趣回复到,“出门右转骨科,谢谢”。

沈艺是一名医学院研究生,她告诉南都记者,画中的动静脉和肌纤维都很细致和立体,尤其是浮在组织表面的黏膜和肌肉纹理也表现很真实和有弹性,“除了画工好,还得专业知识够硬”。

周舒扬的医学插画细节丰富,追求还原组织和器官的真实质感,有同行评价道逼真得“能滴出水来”。

陈梦婕是上海一家医院的外科医生,同样也是医学插画爱好者。大约在2014年,她注意到了周舒扬的画,“首先是超写实作品带来的视觉震撼。”进一步接触后,她发现这位同行在构图和色彩等方面,都有着极高的天赋。很少有医生有如此高的美术修养。

凭借这些能以假乱真的医学插画,周舒扬成了网红。2月19日晚上7点多,周舒扬在个人微博上晒了一张实时热搜的截图,“80后外科医生成网红”的话题排在了第6位,当时共有接近17万的讨论量。他配文,“大概是我人生的小巅峰了?网红不易,纪念一下。”

当网红确实不易,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周舒扬说,一个明显的变化是,这些天接到不少电话,比如出版社来约稿出书,美术学院邀请讲课,一些医学院老师想与他长期合作等,以至于“走到哪手机充电器带到哪。”

不被鼓励画画的“小王子”

对周舒扬而言,画画是一种重新构建世界的方式。他很享受看到一个场景,思考光的反射、散射和物体之间相互影响的过程。

周舒扬的叔叔周燮宗告诉南都记者,周舒扬从小便表现出绘画的天赋,5岁时曾自己画过一本连环画让他印象深刻,“他的画很有灵气。”

尽管很欣赏侄儿的绘画功力,和周舒扬的父母一样,周燮宗也反对周舒扬学画,接受系统的美术培训,“毕竟要成为大师很难。”

在《小王子》一书中,主人公飞行员6岁的梦想是当画家,但大人们却劝他丢开画画,把心思放在地理、历史、算术和语法上。

周舒扬也有相似的经历,他的这一爱好同样并未得到家里人的支持。周舒扬说,上学后,父母会往他的书包里塞语文、数学、生物等课本,但唯独不会是绘画本。

也因为这样,虽然喜欢画画,但周舒扬却几乎从未正视过它,并且也渐渐放弃了画画,一心扑在学习上。他的成绩不错,在2004年参加高考时考了667分,名列当地嘉善县第四。

之后,周舒扬在浙江大学念了7年医,开始被医学吸引。在他看来,这是一个神秘而又接地气的专业。人类作为地球的主宰,对于自身的研究远超于其他物种,而医学教会他如何去科学系统地认识世界和自身。

2011年大学毕业后,周舒扬成为了一名医生,目前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工作。每天值班查房,遇到手术加班加点,有时直至半夜,医生的工作并不轻松。

走上医学之路的周舒扬看似与绘画渐行渐远,其实不然,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找到了二者的交集——医学插画。

周舒扬告诉南都记者,医学插画是一个狭义的概念,广义也引申为医学可视化,旨在通过生动可观的方式让晦涩难懂的医学变得更加简单。

读研期间,一位师兄让他帮忙画一张手术示意图,用于发表论文。画成之后,该师兄很满意。周舒扬擅长画画的消息也因此传开。

2011年到2012年,一家出版社找他绘制5本医学教材,包括外科学、肝移植等教材,并提供了几十幅黑白原图供参照。周舒扬从中发现这些图存在错漏百出,与人体结构图不符的情况,只好一笔笔改过。

之后,该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树森教授正准备出教材和书籍也找到他绘制插画。当时周舒扬翻阅了各类医学图谱,更加感觉到教科书上的插图与临床实践脱节的尴尬。

来自广东的阿关是一名从业5年的医学插画师,他告诉南都记者,很多医学教科书为了方便统一出版通常使用不同颜色区分器官。同时为了方便多个画师统一风格,往往也画得简单一点。

作为一名医学生,周舒扬有亲身体会,尽管手术前对于相关的解剖图谱烂熟于心,但初出茅庐的医生刚站上手术台,接触到真实的血和肉时,却常发现书本与实际存在出入。

如果能绘制逼真还原的医学插画则能多少免去其中摸索的弯路,于是,钻研医学插画成了周舒扬的兴趣。

周舒扬和他家的加菲猫。受访者供图

一幅插画能卖上千元

经过6年时间,周舒扬渐渐成为国内小有名气的医学插画师。这个圈子里的人并不多,画得突出的更是“凤毛麟角”。

近些年,随着医学研究的发展和人们对于版权意识的提高,医学插画师的价值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比起一般插画师,周舒扬有一个明显的优势,“因为我是外科医生,能直接接触到鲜活的器官和组织,很多插画师没有这个能力,所以画得相对模式化。”

周舒扬最开始帮出版社绘画,拿到的稿费每幅仅有50元,但现在他的画能卖到几百到几千元。

他的客户主要是国内外的院士教授和临床一线的医生,希望通过插画将自己多年的手术心得和研究成果表现出来。

对周舒扬来说,要完成一幅医学插画,有时只需要二十分钟或半个小时,但有时则要数天。其中的难度不在于成画,而是前期准备与后期沟通。

医学插画是一个理性创作的过程,科学性及准确性是根本,不能凭借主观想象。一张简笔图和几段文字要求之外,周舒扬需要与对方进行多次交流,同时搜集大量的素材资料。以一张腔镜手术的示意图为例,他要找到与手术有关的器械图片,并考证诸多细节,比如,明确开口角度和具体解剖的位置,突出展现的脏器的哪一部分,清楚哪里有血管神经等。

不同医学科室,术业有专攻,再加上每个器官因材质不同看起来各异,所以要画出既符合约图者要求,又能精准还原的医学插图,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因为医学插画,喜欢宅在家里的周舒扬认识了不少天南地北的朋友,比如来找他约图的医学界大咖级人物,邀请他开设相关讲座的医学院师生等,还有一批志同道合的医学爱好者。去年,他还加入了美国医学插画师协会(AMI),成为其中来自全世界的千百位会员之一。

周舒扬也有不那么“肉”的作品。受访者供图

“医生就是个艺术家”

通过医学插画,周舒扬收获不少。尤其是,他工作忙完后,画画已成了一种心灵寄托,但同时他也矛盾过,一种浪费宝贵时间而做闲杂事的愧疚感时常作祟。当别人在啃医学书,自己却在悄然作画时,他甚至会以为这在走歧路,内心惶恐。

他一般很少为自己绘画,大多时候是应别人要求而作。身边知道他从事医学插画的人并不多,包括他的家人。

去年1月,一个医学插画微信公众号邀请周舒扬写一篇文章,介绍医学插画和他的经历。文章虽未署名,但根据所描述的内容,同事和家人们很快猜出这是他写的。

让周舒扬意外的是,他收获了很多人的支持,连家里人也开始表示默许。这让他开心了很久,“从此可以大大方方作画了。”

这次凭借一颗“真心”走红后,周舒扬获得了更多的认可。周燮宗说,家人们为他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而感到欣慰,但同时仍劝他,画画是为医学服务的,而非主要。

很多人问他是否有转行的打算,周舒扬表示仍坚定地想当一名医生。医学博大精深,虽然从业6年,但自己还在打基础。而做好一名外科医生,活跃在临床工作,也是他能成为一名优秀插画师的最大助力。

他还记得,大四到浙大一院见习前,一位前辈的一句话让他至今印象深刻,“医生就是个艺术家。”如今,他从医学插画中找到了新的理解,“用艺术拆解医学,让医学可视可感。”

南都记者 李玲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Plus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