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广州的红绿灯!用大数据自动调整!行人、机动车全都顾及到!

广州发布
2017-02-08 08:54
+ 订阅

时间过得有多快?

30年前

广州交警还在十字路口的蘑菇岗亭内,

靠手动调节开关来控制信号灯。

30年后

广州的“红绿灯”不仅不用手动调节,

还装上了大数据“大脑”,

变得更“聪明”……

自去年起,广州以海珠、天河为试验区,建立了全国首创“互联网+信号灯”控制优化实验研究平台。2016年广州已升级100多个单点机路口为SCATS(悉尼自适应交通控制系统)区域控制信号机,全市信号控制路口总数达1200多个。该平台基于道路交通出行大数据,主动监测路口失衡(各方向拥堵不均)、出口溢出等运行异常情况。

用一个案例让你更了解......

据2016年6~7月海珠区路口全天平均失衡指数排名表显示,南华中路-宝岗大道位居失衡之首,失衡指数为1.14。交警部门对这一路口采取优化措施,将拥堵时段增加南华中路放行时间至70秒;并拆分南华中路放行相位。最新数据显示,经过一段时间优化,南华中路-宝岗大道9时~13时和15时~20时的平均拥堵指数分别下降了25.75%11.83%

说到广州的信号灯,怎么少得了“通人性”的它们!

说的是有轨电车沿线的14个信号灯!

这些信号灯配备了“信号感应器”,

只有有轨列车在靠近了才亮起红灯,

其他时候都是人们能自由通行的绿灯哦!

各位街坊不知道吧,

广州智慧交通领域的发展可是位列全国第一哒!

用数据让广州人骄傲一下下

↓↓↓

互联网+指挥调度”及时发现异常拥堵警情32万多宗。

“互联网+公众服务”让57项业务线上线下“一站式”办理,网办车驾管业务360多万宗,减少往返交警部门排队办理交管业务近200万人次。

中山大学智能交通研究中心研究显示,2016年1月~11月,广州中心城区主干道工作日全天平均车速同比上升3.21%,其中工作日晚高峰平均车速同比上升6.71%

“互联网+交通诱导”水平不断提升,目前交通实景图片、道路施工和交通事故等信息可实时推送至360多万名活跃用户,全面提升市民出行体验。

来源 | 广州日报

编辑 | 林欣

点击展开全文
继续阅读
评论
发送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