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叶孜文
2016-09-02 08:37
广货故事
你心目中的“广货”是什么?
为了寻找到互联网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广货”,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近日启动了广货网上行———“寻找最广货”系列活动,南都记者通过一线寻访,亲身体验,深入考证,试图读懂每一个“广货”品牌背后的故事,找到我们心中共同的“广货”,并与大家一同分享。这期我们来看看花都皮具品牌的故事。
广货身份证
“世界皮具看中国,中国皮具看狮岭”,皮具是广州市花都区的支柱产业。其中狮岭皮革皮具产业是花都发展最早、集聚程度最高、产业链最完善的产业之一,也是花都最具生机与活力的特色支柱产业。这里的皮具产业气氛令众多厂家趋之若鹜,中国驰名商标塞飞洛皮具正是以狮岭为根,发展成为有上千家门店的皮具品牌。
然而,花都皮具发展并不限于狮岭镇。国内著名皮具品牌红谷继2010年将品牌运营中心落户花都后,2012年将集团总部迁到花都区迎宾大道。从狮岭辐射出的行业影响力,正改变着该区域的发展。而国产品牌的皮具也开始深耕及传承本土的产业文化。
扎根花都,产品畅销全国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狮岭人就会把做好的皮包皮带用担子挑到广州火车站去卖”,塞飞洛皮具创始人金春义是温州商人,却对狮岭的皮具发展史了然于心。“30多年的发展,现在这边大大小小的企业就有3万多家”,如今,金春义在狮岭镇建立塞飞洛皮具工业园区。
金春义90年代时在北京开皮具店,早年间经常到广州进货。“当时广州是全国皮具的集散地,后来做大了,干脆在广州开厂做品牌”,塞飞洛的第一间工厂落户在白云区人和镇。到了2002年,塞飞洛规模扩大,原有厂房已满足不了需求,金春义将目光投放到皮具生产气氛更为浓厚的花都狮岭镇。用两年时间,在狮岭镇宝峰北路建造了占地25000多平方米的工业园区。
每一年,从这里有成千上万的皮具运往塞飞洛遍布全国各地的上千家门店。
距离塞飞洛工业园约13公里,一座银色大厦矗立在花都区迎宾大道旁,旁边地铁九号线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这是国内顶端皮具品牌红谷的公司总部。
2010年,红谷品牌运营中心落户花都。两年后,这栋新的办公大楼成为了红谷集团的总部。
创立于2002年的红谷皮具最初从云南昆明的一家“前店后厂”皮具店起家。因其独树一帜的原皮风格在国内皮具行业中崭露头角,逐渐发展成为行业领先品牌。在规模扩大后,2006年在广州的标准化生产基地投入使用。
“在广州建厂,一是因为花都皮具业发达,上下游供应链齐全,不管是皮料、工艺还是设备;二是,原材料要从这里运到内地,产量大的情况下运输成本增加;三是广州始终是时尚潮流的前沿,无论在款式设计还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方面便于学习和借鉴。”红谷集团副总裁周攀峰介绍,在2010年,红谷集团总部落户花都是当年花都区政府重点招商引资的项目之一。
文化寻根,600年皮匠文化传承
“伐开心,买包包”、“包治百病”,一句句潮流俗语,印证着皮具,尤其是手袋在生活中受到众多女士的欢迎和追捧。然而,提起包包,大多数女士们联想到的多是国外知名品牌,国产品牌的认知度依然较低。
如何塑造品牌形象,提高品牌附加值,是许多国产皮具需要解决的问题。而红谷,通过调研考证,挖掘出中国六百多年的皮具文化,寻根,是打造品牌的关键一步。
“我们跟国外品牌的差距不在于工艺、皮料或者是功能,而是皮具文化的底蕴和传承。LV、Gucci等奢侈品大牌,那都是上百年的传承”,周攀峰称,在2006年,红谷经历了前几年的迅速扩张,营业规模已达数亿元,但却面临了一个继续上升的瓶颈期。
品牌间的竞争最终拼的还是文化。认识到这一点,红谷创始人邓申伟带着调研队伍开始了红谷品牌的寻根之旅。最终在云南丽江束河寻访到具有600年历史的皮匠村。
周攀峰介绍说:束河,地处茶马古道的中段,兴盛时期这里马帮穿行络绎不绝,也带动了当地的皮具业的发展,加上明朝初年一批御用工匠遭人诬陷发配到此,繁衍生息,精湛的手工匠艺与当地淳朴实用的皮具制作长期融合,成为当时颇具盛名的制革流派——— 束河流派。
红谷董事长邓申伟走访当地,挖掘出许多历史悠久的皮具文化,寻访皮匠传人,随后在当地捐资修建了国内第一家行业博物馆———束河皮匠历史展览馆,并与当地政府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从此,束河成为红谷的品牌溯源地。至此,红谷成为了中华皮具文化和匠作精髓的传承者,品牌有了鲜明的识别性和厚重的历史感,同时,通过束河流派的匠作工艺的挖掘,在东西方时尚皮具的融合设计上大放异彩,产品也具有了独特性,红谷皮具也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
“红谷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根,无根之木很难在经济危机之中生存下去”,周攀峰称,因为有了这个文化传承,红谷得以在经济大环境疲弱时仍能逆势上扬,并以皮匠文化为根,开枝散叶,发展出“茜茜公主”“m2m”等多个自主品牌。
千锤百炼,国产皮具品质赢口碑
“一块沾了水的抹布,擦四五百次也不会掉色,这才算过关”,红谷每一个包包的出厂,都要经历严格的质检。据周攀峰介绍,目前红谷在皮具生产的工艺和外观方面,拥有79项专利。
“皮具看上去是传统工艺,但其中的技术含量绝对不低”,周攀峰随手拿起桌面上的一个牛皮包,“你看,这是边油,皮具的切口,必须要用边油进行封边处理”。然而,广州地处亚热带,气候炎热潮湿,包包在这里生产,质量过关。但去了大东北,干燥寒冷的环境却容易令边油封边的切合口干燥开裂。
为了解决产品的质量问题,红谷拥有行业领先的研发中心的皮具实验室,耐酸碱测试、干湿擦测试、高低温测试等一应俱全,所有新款包包都要在这里经过“千锤百炼”的考验才能正式投产。
有些考验称得上严苛:在手袋里装上5公斤哑铃,放在机器上抖动500次,看手挽是否会断裂。每年,红谷的近百人设计团队会设计出2500款新品,每季红谷会邀请一批VIP客户参与选款和试用,同时要经过严格的检测,其后,推向市场,每一款手袋都堪称精品。这也是花都的皮具代表企业全国制胜的法宝。
塞飞洛的工厂里,开料、铲皮、车线、打角,制作皮具的二十多道工序在工人的手上有序进行。“我们的质量不比国外品牌差,但售价只敢比成本价高一点点”,金春义称,关键在于国内品牌附加值有待提高。塞飞洛的研发中心也即将投入使用。
走出塞飞洛工业园区,狮岭镇的每条大路两旁遍布了大大小小的皮具工厂及作坊。而不远处,是刚刚通过广州市规委会审议通过的花都区内外贸结合商业市场项目:花都狮岭皮具城批发市场将全面转型升级为“产贸小镇”。
这次转型,将为花都本土皮具品牌带来新一次的腾飞机会。
你心目中的最广货是什么? 快来报名推荐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百个人心里也有一百种“广货”,它也许是一段难以忘怀的老记忆,也许是在市场上某个名不见经传的隐形冠军,也许是走在时代最前沿的高科技产品。你心目中的“广货”是什么? 快来报名推荐吧!
在“广货网上行”官方微信后台点击“福利·活动”,选择“寻找最广货”进入活动报名页面,即可参与“寻找最广货”活动。
报名传送门,扫码开启▼
【摄影】南都记者 黎湛均 实习生 缪北辰
【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