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堵住的无障碍通道 “无障碍出行”咋这么难?

清远日报 记者 毛远策  2016-08-15 11:30

如果没有家人、志愿者的陪伴,一位肢残人士选择在清远自行出游,能不能轻松穿行红绿灯路口、人行横道,通过无障碍通道进入政府部门、长途汽车站、公园,在汽车站里有没有残疾人专窗、无障碍厕所?8月11日上午,两队肢体残疾人士和党报热线记者分别前往清城和清新,体验车站、天桥、公交站、公园的无障碍设施发现,肢残人士出行仍面临重重阻碍,无障碍出行难言乐观。

8月11日,市残联工作人员坐轮椅试用江滨公园无障碍通道。 清远日报记者 李思靖 摄

无障碍设施数量增多

8月11日是第七个全国肢残日,今年的主题是“阳光助残——体验无障碍、实现融合梦”。市残联组织了两批肢残人士,分别前往清城区、清新区的道路、天桥、车站、公园体验无障碍出行,体验发现,银行、商场、超市、车站等公共场所几乎都有轮椅坡道、设施标牌、残障人士专用马桶等,肢残人士出行有了基本的便利保障。

当天上午,市肢残人士协会会长张志永首先来到了清城区新城客运站,他们发现大厅入口侧面设置了轮椅坡道,站内设置了无障碍专用厕所和残疾人购票窗。

“有没有人陪同?如果没有工作人员会帮助你上车。”张志永推着轮椅前往候车窗口,询问该如何上车?工作人员告诉他,大巴车的车头是对着窗口的,车门停靠在平台上,他不需要下台阶就可以登车。

在赢之城等商场,调查人员也发现,在其入口处已经建立了轮椅坡道,可供残疾人通行,部分商场也设立了残疾人专用厕所。在江滨公园的多个厕所里,也设置了残疾人的无障碍厕所,残疾人可在别人帮助下使用。

8月11日,市残联工作人员与残疾人试用新城客运站无障碍通道。 清远日报记者 李思靖 摄

8月11日,市残联工作人员在新城客运站尝试坐轮椅购票。 清远日报记者 李思靖 摄

无障碍变成有障碍

“随着年龄的增长,由于伤病情况、体能情况的变化,选择轮椅出行的肢残人士会越来越多。”张志永介绍说,他平时热爱运动,是一名残疾人乒乓球运动员,现在不需要轮椅,还考了驾照,但随着年龄增长,他也会开始需要轮椅。

无障碍设施本应为残疾人士提供方便,但在现实中,令人遗憾的是,很多无障碍设施实际效果不佳,对肢残人士特别是乘坐轮椅的残疾人士难称“友好”,仍有待改进。

在新城客运站,张志永坐着轮椅走向无障碍窗口,窗口两侧栏杆间距较普通栏杆要宽,可以供轮椅通行。看到张志永推着轮椅靠近窗口,一名旁边的工作人员迅速走过来为张志永服务,但由于残疾人窗口并没有降低高度,坐在轮椅上的张志永只能抬起头,和站起来的工作人员进行交流。

记者走访发现,对乘坐轮椅的残疾人来说,通行被铁马拦住的人行横道,被水泥墩堵住的路口安全岛、被水泥墩堵住的无障碍通道等,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赢之城南门外的人行横道,行人迈过到道路中间的铁马穿行人行横道,市残联工作人员介绍说,为了防止机动车随意通行,在人行横道设置铁马是常见现象,这样做虽然有利于维护交通秩序和行人安全,乘坐轮椅的肢残人士却只能选择绕行两百米外的十字路口。

更加危险的情况出现在路口安全岛,在安全岛两侧竖起水泥墩可以有效保护行人,但多数水泥墩间距狭窄,乘坐轮椅的残疾人无法穿过,只能去走危险的机动车道。

同样为了防止摩托车通行,市政相关部门在江滨公园的无障碍通道入口筑起了水泥桩,在市民反映、媒体报道之后,这些水泥桩的位置经过变动,绝大多数能够容许轮椅通行,但实际演示发现,很多人推着轮椅,通过第一排水泥桩后,挪来挪去,却始终没办法把轮椅推出第二排水泥桩。“这里有个坡度,很难走。”

此外,张志永还提醒到,“现在越来越多人买了电动轮椅,而电动轮椅比手动轮椅要宽,是没法通过这些水泥桩的。”

编辑 叶镇祖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