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赢了官司输了钱”,如何提高侵权成本保护创新?

南方+ 记者 黄煜升 陈彧等  2016-03-10 12:04

尴尬

“维权企业赢了官司却输了钱”

“赢了官司输了钱”,松伟照明的遭遇并非个案。

在古镇,灯饰专利侵权案一直高居不下,仅2015年行政机关立案就高达417件。以古镇知名灯饰企业琪朗灯饰为例,每年都能收集到近百宗侵权案件,通过司法程序进行诉讼的案件达60宗以上。

“因侵权仿冒者仿的都是流行产品,如果侵权仿冒赔偿标准过低,将严重影响企业创新的积极性。企业家常说‘赢了官司,输了钱’,这是专利侵权讼诉的真实写照。”中山一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有一侵权企业主曾直接说:“让我给50万元专利许可费来生产,我可以侵权十次!”

除却“赢了官司输了钱”的尴尬,记者走访发现,灯饰企业外观设计维权之路的艰辛,还在于诉讼路上“暗礁”不断。

仍以灯饰为例,当前古镇灯饰企业要想维权,无论是通过维权中心还是法院,都必须事先查明案件主体,不然无法进行。“但古镇很多灯饰店铺连营业执照都没有,如果要追查主体,就必须到工商部门投诉,等他办了营业执照再去处理;有的企业虽然有营业执照,但是企业法人跟侵权当事人并不是同一个人,这些都造成事件调解或起诉无法进行。”琪朗灯饰法务总监童世梅介绍道。

其次,举证困难也成为灯饰企业维权“无法承受之重”。“现在很多企业都是两本账本,而且卖灯饰不开发票,所以就算向法院申请封账本,也很难查出结果,反而造成维权的成本更高,维权周期更长。”童世梅表示,正因为如此,当前灯饰企业很多侵权案件的判决都交给法院夺定。“没有足够的侵权证据,侵权的代价很低,一般判决下来都是5万—8万元。”

再者,就算案件判决下来了,能否执行又是一大问题。“虽然法院判决下来了,但很多公司因为没有支付能力,选择直接倒闭,或是直接取消工商营业执照逃避执法。”童世梅说道。

“中山市是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通过创新知识产权快速维权工作机制,促进了产业创新发展,使知识产权保护成为全国的工作亮点。”陈良贤认为,从目前的司法审判实践来看,专利侵权成本低,专利维权成本高,仍是制约企业创新积极性重要因素。

建议

“按就高原则加大侵权处罚力度”

如何才能打破“赢了官司输了钱”的尴尬,让知识产权制度成为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六十五条第二款规定:权利人的损失、侵权人获得的利益和专利许可使用费均难以确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确定给予一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赔偿。7日,陈良贤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第一,建议全国人大修改专利法,提高法定赔偿的额度;第二,建议人民法院在专利法定赔偿范围内,采取就高原则加大对侵权的处罚力度,尤其对重复侵权、故意侵权增加惩罚性赔偿,并由侵权人承担实际发生的合理开支。

“只有这样,企业通过创新才可以获利,投入研发的积极性才会高,科研和设计人员的地位才会提高,创新驱动战略才能深入人心。同时,侵权者不敢侵权,专利侵权案件数量才会减少,行政、司法运行成本也会降低。”陈良贤说道。

陈良贤的看法,也得到了许多中山企业家的赞同。

“事实上打假是一件劳神费力的事情。要打击一个仿冒企业,原创企业需出具充分的证据、花费足够的维权费用以及充裕的时间。但维权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往往一个案件结束了,另一个侵权案件又出现了。”谢伟建议,国家要加大侵权的打击力度和惩罚力度,政府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引导,同时建立知识产权型企业标兵,以此来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声音

全国人大代表、中山市委副书记、市长陈良贤:

中山市是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我们通过创新知识产权快速维权工作机制,促进了产业创新发展,使知识产权保护成为全国的工作亮点。但我们从目前的司法审判实践来看,专利侵权成本低,专利维权成本高,仍是制约企业创新积极性重要因素。

为此我建议全国人大修改专利法,提高法定赔偿的额度;建议人民法院在专利法定赔偿范围内,采取就高原则加大对侵权的处罚力度,尤其对重复侵权、故意侵权增加惩罚性赔偿,并由侵权人承担实际发生的合理开支。

只有这样,企业通过创新才可以获利,投入研发的积极性才会高,科研和设计人员的地位才会提高,创新驱动战略才能深入人心。同时,侵权者不敢侵权,专利侵权案件数量才会减少,行政、司法运行成本也会降低。

中山市智乐游艺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国强:

由于长期有专利申请的意识,目前我们已经积累了数十项的专利。但是在日常的经营中,智乐游艺也时不时遭遇侵权抄袭。

比如我们自己设计了一款产品在外进行销售。有竞争对手通过一些渠道购买了我们的产品,回去直接“翻版”生产,再以低价销售。在这样情况下,我们的产品经常从原来的有利润到没利润。但是如果不申请专利,一旦遇到侵权抄袭的案件,对企业经济的冲击是很大的,而且还没话说。

申请专利是企业有效保护自身知识产权的手段,但是从维权方面看,除了考虑经济成本的问题,取证困难、维权时间也是困扰企业的一大难题。有时候等我们取证、走完各项程序之后,产品可能已经过时,也可能已经被翻版到到处都是。国家可以适当简化取证流程,缩短专利申请时间和维权时间,助企业更快维权。

纵深

集中平台快速维权授权确权

黄圃镇探索家电知识产权快速维权

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与一个区域的创新热情有直接关联。

以古镇为例,在中山灯饰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的推动下,2015年古镇专利申请量达6588件,专利授权量达6801件,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6.25%、67.14%,均位居中山全市各镇区首位。中心受理加快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共3238件;共有229件产品进行了版权登记,同比增长377%。

如何将古镇的经验推广到中山各大专业镇?在中山深入推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许多产业集群也在进行探索。今年年初,中山首家家电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落户黄圃。

据统计,2015年黄圃镇以四大抓手推动家电产业创新能力建设,专利数量进一步增多。全年专利申报489件,比2014年增长18.6%;专利授权332件,比2014年增长21.3%。但随着企业申请专利热情的高涨,黄圃镇许多企业对于专利维权的需求不断提升。

近年来,国内家电行业竞争加剧,中山家电行业发生多起家电专利侵权案件,且有上升趋势。镇区在知识产权维权方面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知识产权案件调解、证据采集、查处执法难度大。另外,镇区经信局没有专门的专利执法队伍,执法力量不足,执法只能依靠市科技局,工作难开展。案件司法审判时间长,也使得知识产权制度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为加大家电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在前期广泛调研及学习中国中山(灯饰)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黄圃镇牵头建设中山市家电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据悉,家电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建成后,主要在四个领域进行探索。

一是快速维权。黄圃镇拟牵头协调知识产权案件的受理、调查取证、行政调处、移送工作等,简化知识产权案件流程;二是快速授权。黄圃镇将建立以家电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为主的快速审查、授权通道,大幅度缩短专利的授权时间;三是快速确权。黄圃镇计划建立以家电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为主的专利复审和无效的快速通道,缩短专利的确权时间;四是专业服务平台。黄圃镇将建立中山家电产业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平台,通过网络实现知识产权申请、维权、管理、专利信息运用、专利市场交易等一站式服务。

“维权中心对家电创新是反推动作用,有维权中心作后盾和保障,可以保护企业创新的积极性,企业会愿意投入资金研发创新。”黄圃镇相关负责人说道。

编辑 刘莉云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