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黄煜升 陈彧等
2016-03-10 12:04
在灯饰领域,侵犯外观设计专利一般获赔额度在5万元左右,但每款流行产品的设计费用却超过10万元。“赢了官司输了钱”,这种灯饰专利侵权讼诉的真实写照,也成为当前许多行业面临的共性难题。
如何才能打破上述尴尬,让知识产权制度成为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中山市是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针对上述问题,近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山市委副书记、市长陈良贤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第一,建议全国人大修改专利法,提高法定赔偿的额度;第二,建议人民法院在专利法定赔偿范围内,采取就高原则加大对侵权的处罚力度,尤其对重复侵权、故意侵权增加惩罚性赔偿,并由侵权人承担实际发生的合理开支。
账本
卖167盏灯即可赚回侵权赔偿费
在位于古镇镇曹二工业区的松伟照明电器有限公司内,一个由律师、设计师等人员组成的维权团队,正在为下个月的3宗知识产权案件而忙碌。尽管早在去年7月份,这3宗案件已经在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提交申请,但却因为同类案件过多,被迫排期到今年4月中旬才能开庭。
“近期我们还在调查新的侵权情况,现在往往是旧的维权还没完成,新的侵权又再出现。”谈起公司的维权路,松伟照明董事长谢伟颇感无奈。
松伟照明每年产值已经达到2亿元左右,用于产品研发的费用每年都超过250万元。经过多年的积累,松伟照明目前已经拥有1500项外观专利、20多个实用新型专利,还有多个正在申请的发明专利。但伴随着企业的快速成长,专利遭遇侵权的问题也不断出现。
去年3月份经过调查,松伟照明发现了接近120家企业在模仿其专利产品,甚至有些行业巨头都涉及其中。为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松伟照明在去年7月份成立了维权小组,除了通过古镇镇灯饰快速维权中心调解等方式外,也有几宗案件通过法律途径寻求解决。谢伟告诉记者,5年来企业专利申请费用和维护费高达200万元以上。
据了解,目前灯饰的利润大部分来源于设计。而开发、设计一个外观专利,除了需要投入人力和时间,根据外观的复杂程度,仅经济成本都要花费5000元到8万元不等。申请专利后,如果是别的企业希望合法使用松伟照明的专利进行生产,平均生产一件产品大概要支付1万元的费用。
但是如果别的企业通过抄袭专利进行生产,一方面可以在不投入开发、设计等成本的情况下获取利润;另一方面即使是被起诉并败诉了,外观专利的案件一般也只需支付3万元到5万元间的侵权赔偿,相比起其通过侵权好产品获得的利润来说非常少。
“侵权成本太低了,很多侵权的企业宁可抄袭也不愿意自己研发设计。而最让人担忧的是,很多本来有研发设计的企业,最后也逐渐被逼成抄袭的企业,因为侵权企业已经严重影响到自主研发设计企业的利润。”谢伟说。
对于企业的侵权成本,古镇一家灯饰企业也向记者算了一笔账:
如果一盏灯的批发价是1000元,该灯饰的利润能达到30%,则每盏灯可以赚取300元,那么,倘若维权成本是5万元,他只要销售167盏灯,就可以赚回赔偿费用。也就是说,他只要接到一笔较大的订单,就可以抵消这笔费用。
谢伟坦言,近年来松伟照明维权后所得的赔偿并不多,减去费用后也全部捐给了红十字会。“我们维权也不是为了发财,而是希望引起行业对侵权问题的重视。但事实证明,在大环境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单纯几家企业的维权对行业造成影响还是有限。”谢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