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千亿财富,何享健、杨国强家族是这样“钱生钱”的

南方+ 记者

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曾在其著名的《21世纪资本论》中,对过去300年来资本与劳动力的收益做了详尽探究,发现在一百年的时间里,有资本的人的财富翻了7番,是开始的128倍,而整体经济规模只会比100年前大8倍。虽然有资本和没有资本的人都变得更加富有,但贫富差距会进一步拉大。

现实并不乏案例支撑。2016年胡润百富榜上,何享健、何剑锋父子以780亿元的财富排名第十,同比增长30%。而杨惠妍则以485亿元排名第22位。何享健、杨国强两个顺德的千亿富豪家族,通过买卖自家股票、投资雄安新区热点概念股,便成功让自己的财富实现稳健可观的增长,向世人演示了如何用“钱生钱”的独特理财思路。

今年5月中旬,深交所披露,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享健于5月12日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公司股票3232.84万股,占总股本的0.5%,减持均价为34.68元/股,套现金额约为11.21亿元。

何享健此举也被外界视为有高抛“割韭菜”之嫌。今年以来,在整体股市行情向下波动时,美的集团股价却一直表现“抢眼”,非但没有大幅下跌,反而逆势连创新高。今年以来累计涨幅已超过30%,6月8日收盘价更是突破40元,公司总市值超过2600亿元。

作为幕后大股东,何享健通过美的控股持有美的集团34.71%股份,尽管此次减持,让其个人直接持股比例下降到只有0.7%,但无损其对大局的影响。反而更倾向视作一种个人财务投资行为。而事实上,在此次大手笔的减持之前,何享健还曾于2016年4月进行过大笔增持,两次合计买入4845.17万股,交易价格约为30.78元/股至30.98元/股(不复权),耗费资金约为14.97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何享健增持美的集团之后,公司进行了“每10股派现1.2元转增5股”的分红,何享健的持股成本大幅降低。这一进一出,何享健实际净赚远超1.2亿元。

通过买卖自家股票在资本市场上“躺着赚钱”,杨国强家族也深谙此道。2016年1月1日-2017年5月12日期间,杨国强之女杨惠妍、杨子莹姐妹先后37次通过二级市场买入增持股份1.66亿股,合计斥资达6.8亿港元。

其中,杨惠妍增持约1.6亿股,斥资约合6.5亿港元,增持均价约为每股港币4元,截至目前杨惠妍持有碧桂园57.44%的股份;杨子莹则主要集中在今年五月份买入,先后增持575万股,斥资约合3295.81万港元,增持均价为每股港币5.7元,截至目前杨子莹持有碧桂园0.02%的股份。

经过5月29日的一轮大涨后,如今碧桂园股价一直盘踞在9.7港元左右的高位,杨惠妍和杨子莹这一轮增持分别净赚9亿港元和2281万港元。

更有意思的是,除了在自家公司股票上来回“倒腾”,何享健在2015年四季度,还通过宁波普罗非投资管理公司悄然砸进8.3亿元买下美的最大的竞争对手格力电器4290万股股份,甚至一度位列格力电器第十大股东,照目前格力股价计算,持股部分市值达15亿元,几乎增长了1倍。

而一直专注于做投资的何享健大儿子何剑锋,因投资而获得的财富更为惊人。通过盈峰控股持股掌控着管控3800多亿元资产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5%股权,并列为第一大股东。此外,该公司还持有雄安新区概念股华夏幸福 1917.25 万股,初始投资成本仅约 800万元,如果持股数量没有变化的话,该部分股票当前账面市值超6.7亿元,增长了84倍。


相关

在顺德北滘,美的、碧桂园两家企业发展成千亿巨头的故事,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上市十年间,碧桂园市值突破2000亿港元,创历史新高;而美的集团也于今年市值突破2000亿元。市值、股价跃升的背后,美的、碧桂园究竟经历了什么?

详情请点击:股价猛涨近40%、市值飚至2000亿,揭秘美的、碧桂园另一个千亿帝国

【记者】罗湛贤

编辑 肖阳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