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节?美人节?都是妇女节!广州各大商场抢占“她经济”
今天是“三八”节,女士们的节日。
你能准确说出它的全称吗?
恩,那就是——“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
这些年来,不论什么年龄和身份的中国女同胞,似乎都对“妇女”这个称谓避之不及,纷纷转而使用女生、女神、女王等词儿来代指。
但是,从“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这个名字看,它本该是一个追求平等的、英姿飒爽的节日。
经过多番搜罗,小编惊喜地发现,数十年来,我们大广州的女性都在完美地诠释三八节的本意。颜值、才华、情趣、实力,一样都不少!
以下老照片为证。找找里面有没有你似曾相识的场景和身影?
◆实力篇
采荔枝的南国姑娘,丰收的喜悦,笑得像花儿一样。
专心致志的陶瓷厂女工,正在给陶瓷作品上色。
那些年每个家庭的“奢侈品”华南缝纫机,就是从她们的手中生产出来的。(小编才不会告诉你我家里也曾经有一台!)
上世纪50年代,广东纺织厂的女工。她们所穿衣服的布料,会不会就是自己亲手生产的呢?
制作宫灯。灯会是广州传统的文化游乐盛事,越秀公园的元宵灯会、文化公园的中秋灯会闻名遐迩。
厉害了我的姐!1978年的广州公交车女司机,你的侧颜令人难忘。
这个更靓,空姐来了!还记得那些年姑娘们流行的大波浪头吗?
宝岗毛织厂的缝盘车间,连男同事也来参观学习女工的精湛技艺。写个大写的“服”字给她们。
昨天,广州市委书记任学锋与优秀妇女代表座谈,勉励她们为建设幸福美丽广州发挥好半边天的作用(相关报道: 任学锋与广州市优秀妇女代表座谈:为建设美丽幸福广州发挥好半边天作用)。
你看,除了当个辛勤劳动的女汉子,身为妇女还必须美丽有颜值。看惯了千篇一律的网红脸,你还知道我们的妈妈、姑姑、姐姐辈们曾经有多美嘛?
◆颜值篇
80年代开始,相机进入寻常百姓家。这两位美女摄影师,分分钟秒杀广告模特儿。
仔细辨认,这里似乎是沙面靠近六二三路的河堤。两个短发女孩结伴而行,其中一个回眸一笑,真是醉了。照片摄于1978年。
再来一个回眸。放在今时今日,这也是拍出靓爆朋友圈照片的必杀技呀。
东方宾馆的花园餐厅,当年进去一趟应该不容易吧。看这几个姑娘的衣着,雅致的80年代复古风扑面而来。
文艺女青年,不是今天才有滴。五六十年代的女文青们爱看话剧,格调超高!
1982年,广州举行的一场集体婚礼。那时还没有西式婚纱,朴素典雅的套裙,穿在新娘子身上已经足够美。
翻过上面时光的相册,用今天的审美来看,她们也许有那么一点老土、几分笨拙和青涩,但在当时,必定也是不知多少人的女神。而到了今天,不论女生、女神、女王,广州女(fu)性(nv)风采依旧是:出得厅堂、入得厨房,撑得起半边天,煲得了老火汤!
最后,祝广大妇女以及妇女之友们节日快乐,青春美丽!(撒花~)
【策划】陆兴华
【撰文】禾之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