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孩子“矮小”还是“晚长”?
如果你家的男孩10岁身高还不到127.9cm,女孩的身高还不到132.1cm,你就要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一下,是否患有矮小症了。
3月4日,“中国儿童生长发育健康传播行动深圳站”在深圳市儿童医院举办,此次活动旨在传播正确的儿童生长发育知识,引导患者合理就医,推动全社会对矮小患儿的关注。记者从活动现场获悉,经测算,目前深圳生长发育迟缓儿童总数约为5.5万人,但实际每年接受治疗的不到600人,系统治疗率不足1%。活动现场,深圳市儿童医院内分泌科发布,将免费提供24个矮身材治疗名额,患儿最低可获得6个月的治疗用药,为家庭节约8万元费用。
什么是矮小症呢?深圳市儿童医院内分泌科张琴教授介绍:目前临床上一般用标准差法来判断身材矮小,即儿童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同地区、同种族正常儿童身高标准两个标准差(<-2SD),就可诊断为矮小症。生活中,如果孩子长期低于同龄人半个头、一直坐在班级第一排、每年长高不到5cm,则可怀疑为生长迟缓。(见后面的附表)
不同的身高,不同的人生
程红云、程晓婷是一对甘肃来深务工的双胞胎姐妹,1.6米的身高,干练优雅的装束,清晰的思维,熟练的沟通能力,完全是一对白领丽人。谁也无法想象在16岁时,她们还是一对身高只有1.05米的矮小症患者。“由于个子矮,学习和生活非常不方便,高点的桌子也够不着,经常被别人看不起。” 妹妹程晓婷说。
2007年,15岁的姐妹俩经检查发现,她们的骨龄不到4岁,还有很大的生长空间,于是,开始接受生长激素治疗。几年的时间,身高迅速增长,“5年的治疗,我们从当初的矮小人变为正常人,工作生活与其他人没有啥区别了,改变了一生的命运。”小姐妹高兴地说。
与小姐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来自东莞的王琳娜(化名), 26岁的她身高只有137cm。“我最大的遗憾就是小时候自己和家长都不了解矮小症的科普知识,错过了最佳治疗期。”王琳娜说,3岁时她的身高就和同龄儿童就有明显差距,但一直被认为是营养不良,直到25岁时被确诊矮小症,但因骨骺闭合而错过了治疗期。
深圳市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刘霞教授介绍,矮小儿童大多有心理内向、情绪不稳的个性特征,存在交往不良和社交退缩现象。上海市的调查显示,90%以上的矮小症患儿都存在自卑、抑郁等不同的心理障碍,有的孩子甚至因为身材矮小而不愿上学。矮小对孩子将来的学业、就业、交际、婚恋等都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和骨骺线抢身高,4-10岁是矮小治疗黄金期
深圳市儿童医院内分泌科苏喆教授介绍,矮小症在临床上强调“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孩子的年龄越小,骨骺的生长空间及潜力越大,对治疗的反应越敏感,药物促生长效果越好。
另一方面,矮小症的治疗费用跟患者的体重成正比,孩子的体重越重用药剂量就越大,治疗费用就越高,4-10岁是矮小症治疗的黄金时间。一个体重15kg的患儿治疗一年花费1万-2万元,一个40kg的矮小症患者一年则要花费3万-6万元,而且效果不如前者好。
生长激素已被批准用于多种病因所致的矮小症患者,并使最终身高获得改善。要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必需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和坚持系统的治疗。
得了矮小症,不可盲目治疗
“生长速度减慢往往是儿童疾病的早期信号之一”,深圳市儿童医院内分泌科张龙江教授也表示,每一个医生、家长及老师应重视准确给孩子测量身高,以便早期发现问题。
张琴建议家长每3个月给孩子量一次身高,在发现孩子矮小的第一时间就应该带孩子到正规医院专科门诊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干预。千万不要病急乱投医,或轻信广告,耽误了孩子的最佳治疗时机,给孩子的一生造成悲剧。
小儿生长迟缓和成人矮身材有很多的原因,包括营养性疾病、全身性和各种慢性疾病和内分泌疾病,如生长激素缺乏症、甲状腺功能低下、性早熟,还有出生小于胎龄儿、特发性矮小、体质性生长和青春期延迟等,应找专业医生诊治,不可盲目治疗。
24名儿童可获半年免费治疗,为家庭节约8万元费用
活动现场,苏喆教授公布了一个好消息:深圳市儿童医院内分泌科将免费提供24个矮身材治疗名额,最低可获得6个月的治疗用药(检查费用需自理并愿意配合按要求复诊)。按照药品价格来算,一个25公斤的儿童免费注射长效生长激素(仅需每周注射一次)半年可为家庭节约8万元费用,同时也减少了患儿注射的痛苦。
苏喆教授介绍,免费用药需要符合一些条件:除了身高属于矮小标准外,生长速率低于5厘米/年,生长激素检测结果为完全或部分性缺乏,年龄大于3岁且在青春发育期之前,男孩、女孩的骨龄分别小于10岁和9岁,未使用过生长激素治疗。此外、肝肾功能、免疫功能低下或患有糖尿病等自身健康状况不良的孩子也不适合参与,有意愿的家长可以带孩子到医院挂号咨询和检查,确定是否符合。
附表:
【记者】向雨航
【摄影】朱洪波
【通讯员】曹海燕
【校对】钟盛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