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环保局公布1月空气质量情况,优良天数超七成
2月23日,南海区召开2017年环境保护工作会,通报2016年环境保护“一岗双责”责任制考核情况,印发《南海区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实施方法》,部署新一年工作。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黄志豪说,南海环保工作将标本兼治,抓住“根子”,通过党建引领、网格直联,推动全民参与,打一场声势浩大的环保攻坚战。
●不避谈问题
“承认不足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会上,佛山市政协副主席、南海区区长郑灿儒并不避谈南海在环保工作上存在的问题,“要承认不足,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他说,从指标上看,南海区环境质量总体仍未彻底改善。如大气质量方面,2016年环境质量考核两项指标PM10、PM2.5的累计平均浓度虽然比2015年有所下降,但PM2.5指标仍未达到佛山市下达的要求。
2016年受理环境信访案件达到8874宗,其中大气污染投诉占75%以上。“主要原因在于我们‘成熟一块、开发一块’的惯性思维,导致‘老厂新区’产生的毗邻问题严重。”
“除此之外,还有村级工业园这个关键点,南海面临整治提升的面广、量大、时间紧迫、任务艰巨问题。”郑灿儒说,正是基于对南海环境治理重点区域和重点方向的把握,南海将全面实施污染精准防治。
●将全面实施污染精准防治
提标整治重点企业过程强调政府担责
全面实施污染精准防治主要针对的是大气、水体、土壤污染防治重点领域。“着力强化大气污染精准防治”是第一项内容。
南海提出,要提标整治重点行业。加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内燃料设施的淘汰和改造,上半年将完成全区铝型材行业的能源改造。对区内10家陶瓷企业将实行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总量双控制,推进烟气深化治理。将开展玻璃行业提标治理,区内8家玻璃企业要参照排放标准全面完成整治。
“对于重点行业企业,我们要加大服务帮扶,完善手续让企业能够在清洁生产达标的基础上,在南海生存壮大下去。”郑灿儒说,南海区内7镇(街)相关部门需马上展开摸底调查,掌握企业的环评等情况,争取在2017年内协助其完善起来,“这个时候我们更需强调政府担责。”
●广佛跨界河涌综合整治
至2017年底全部达V类水标准
地处广佛交界区域的地理特征,以及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的产业特征,叠加当前自上而下的环境督察和自下而上的环保诉求态势,正使南海区的环保形势越发复杂,任务繁重、量大、牵涉面广,其中又以跨界河涌综合整治问题最为牵动广佛两地市民的心。
根据南海区重点河涌检测数据显示,相较2015年同期,2016年第四季度达标水体占比上升了80%,达到了30.38%,但水质仍未能稳定达到佛山市的考核要求,广佛跨界治水拐点仍未出现。
郑灿儒说,南海将着力强化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快黑臭水体整治、广佛跨界区域水污染整治”被列为其中的第一项内容。
据称,南海将认真落实《佛山水道水体达标方案》和《西南涌水体达标方案》,加快推进河涌及支涌综合整治、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养殖业污染整治和重点河涌闸站应急净化设备建设。
按照计划,佛山水道横滘断面、西南涌(和顺大桥断面)水质将在2017年达到V类、2019年达到IV类。同时,西南涌底泥疏浚工作也将被加快,力争今年完成前期工作,以确保2018年初具备开工条件。而根据省、市水污染防治工作要求,到今年年底,三圣河、五胜河要基本达到V类水标准,谢边涌也要消除黑臭并基本达到V类水标准。
除此之外,南海还将加强广佛跨界区域环境执法,与花都区、荔湾区环保部门强强联手,合力打击偷排偷放行为。
●村级工业园升级
强调政府发挥统筹协调作用
“南海要标本兼治,加快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是综合抓手。”黄志豪说,“抓好了村级工业园升级,才能为经济发展提出新空间,才能建设全球创客新都市,才能集聚创新资源,才能更好地发挥产业服务功能。”
统计数据显示,南海有村级工业园685个,占地总面积超过14万亩。园区内存在不少无牌无证企业,它们为逃避相关部门监管,与执法人员打“游击战”,利用夜间进行违法生产,甚至会出现“打一枪换一地”情况。
“对于这些缺乏责任主体的无牌无证企业,部门之间的联动执法尤为重要。”郑灿儒说,按照部署,环保部门将起总作用,各镇街、各职能部门则需切实履行好监管职责,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措施,合力抓实村级工业园升级。
受邀参会的佛山市环保局局长杨永泰支了招,“我们所说的‘做好环保’是要把污染消灭掉,而不是把企业消灭掉”。他建议南海可针对产业实际,为存在污染隐患的产业建集中处理中心。如,针对金属表面处理行业存在的排污问题,可参照顺德华口工业区经验,在产业聚集区域建设几个集中处理中心;针对红米家具生产过程中的喷漆工序污染问题,可考虑建设绿色喷漆中心,并以绿色补贴的方式争取企业的支持。
黄志豪接过了杨永泰的话,“新一年,7个镇(街)的村级工业园升级工作都要有新突破,而这里说的新突破,就是指政府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
狮山镇已经动了起来。据悉,在今年年初,该镇在人代会中提出了加强村级工业园升级工作的意见,报人大讨论后形成了决议,成为了该镇的政府一号议案。该镇相关负责人称,狮山有村级工业园113个,占全区16.5%,“通过形成一号议案,我们把村级工业园升级作为全镇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来抓。”
■一岗双责注入党建引领新力量
2017年考核将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
2月23日,南海区召开2017年环境保护工作会,印发《南海区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实施方法》(下称“《实施方法》”),突出党建引领,强调“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全面推动环境整治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每天有进展、一年一大步、五年蓝天白云、十年青山绿水”目标。
为实现上述目标,2017年,南海区的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考核将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进一步强化各级党委、政府对本辖区环境质量的主体责任,简化环境管理方面的内容,强化区有关部门的工作责任,增加环保民生实事项目的完成情况等内容。
在此基础上,针对重点工作落实情况的督查督办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南海区环委办将严格按照新《实施方法》中制定的《考核办法》和《积分方法及操作细则》,加大对南海区环委会各成员单位环境保护工作的督查、督办力度,并将督查、督办情况纳入责任制考核。被认定为工作不力、责任不落实、未能完成任务的,将被严格问责追责。
事实上,“一岗双责”在南海并非新鲜事。
2014年,南海区出台3份文件,明晰了环境保护的共同管理责任,推行“一岗双责”制度,实行“属地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管理方式。一年后,《2015年佛山市南海区环境保护“一岗双责”责任制考核实施办法》等方案被印发,落实了区对镇(街道)环境保护责任制考核内容和标准,职责被进一步明晰。
2016年,“一岗双责”责任制考核计分方法及操作细则“出炉”。一个相对完善的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体系在南海成型。
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南海区空气质量同比有所改善,在年度佛山市空气质量排名中名列第三;全区重点河涌监测数据也显示,第四季度达标水体占比为30.38%,河涌水质较2015年同期上升了80%。
“在去年的佛山市环境保护‘一岗双责’责任考核中,南海区年度排名第四,较前年有所进步。但综观全区,环境质量并未达到上级的要求、群众的所想。”南海区副区长陈绍文说,
如今,随着《实施方法》的出台,南海的环保“一岗双责”责任制再升级。“突出党建引领,就是要强调‘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新时期的环保工作要‘六个轮子一起转’,全社会行动起来履行生态文明的责任。”黄志豪说。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何帆燕 龚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