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落幕!40天广州地区共发送旅客2916万人次

南方日报 2017-02-22 08:38

2月21日,2017年广州春运工作圆满落下大幕。作为广州提出“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重大战略部署后的首次春运,在过去40天,广州地区共发送旅客2916.2万人次,同比增长0.13%。春运期间,全市无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顺利完成“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的工作目标。

除了打造“平安春运、便捷春运、温馨春运、诚信春运”外,今年广州春运办还实现了“智慧春运”——启用重点区域人群监测、综合视频监控等大数据系统,加强客流监测和主要客运枢纽、路段的现场监控,为春运疏运决策提供科学参考,顺利完成春运保障工作。

“千里眼”系统实现精准监测

在位于广州火车站二楼的广州春运指挥部里,最醒目的是墙面上的多个大显示屏,这就是今年全新升级的重点区域人群监测和综合视频监控系统。

这两套系统又被形象地称为“千里眼”——通过这两套系统,工作人员在办公室内便能精准监测、实时掌握客流动态和现场情况,实现春运指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笔者了解到,重点区域人群监测系统综合运用了移动通信大数据技术、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视觉技术等先进技术。通过在火车站现场安装部署110套高精度客流监测设备,可对火车站的人群来源、驻留时间、客流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分析,为市民旅客出行保驾护航。

“春运办的监控屏幕会实时显示火车站广场上的详细分布、人群热力图、每个乘客的停留时间长短等信息。同时,根据用户手机号的归属地,还可以精确确认人群中广州本市人群、省内人群、外省人群甚至外籍人群。”春运办工作人员告诉笔者。而通过构建数据综合模型,工作人员可以对火车站等重点区域未来客流情况和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分析,并提供疏运措施建议,为交通运输保障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而综合视频监控系统今年则接入了市公安局、广州火车站、广州东站、广州南站及白云机场视频,目前接入春运指挥部高清视频2000多路,实现对春运各主要站场和重点区域视频监控的全面覆盖。通过视频画面直观实时掌握现场情况,辅助应急处置,防止人群严重聚集发生安全事故,并对各项采取措施的效果可实施监控进行评估。

除了启用“千里眼”外,今年春运期间,广州市春运办还优化完善城市道路运行分析系统。“通过掌握覆盖全市约2.1万辆出租车、1.2万辆公交车实时的全球卫星定位信息,并进行综合的智能分析,可得到全市各条道路以及城市周边道路的交通运行情况,为交通运输保障工作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相关负责人介绍称,运用该系统可实施监控路况情况,也可对常发性拥堵路段进行分析,从而对各重要交通枢纽的周边交通运行情况及时判断,有效疏导和处置。

创新“二加三延”疏运模式

在往年的春运中,广州南站节后疏运深夜到达旅客一直是个难题。不过,在今年春运返程期间,广州市春运办通过组织公路客运、公交、出租车、如约城际、如约巴士等多种疏运方式并举,实现了南站夜间抵穗旅客高效疏运。

“今年春运期间,广州市春运办会同相关部门及交通运输单位,在春运节后到达客流高峰期,即1月31日至2月21日,创新实施‘二加三延’疏运模式。”广州市春运办工作人员告诉笔者,其中“二加”是指“如约巴士+出租车”疏运模式和“补偿调度+信息引导”出租车保障模式;“三延”是延长公交运营时间通宵服务,延长地铁服务时间(地铁2号线于2月1日至14日运营延长75分钟至次日0:45),延长广州南汽车客运站营业时间通宵运营。

据介绍,“如约巴士+出租车”疏运模式乃全国首创。通过开行广州南站到广州火车站、体育中心东门、广州火车东站以及白云、天河、花都等地区的夜班如约巴士,并在体育中心东门等组织集结出租车提供换乘服务,可以实现公交与出租车的“无缝衔接”。据了解,截至2月21日,这一模式共发近800班如约巴士,共疏运旅客约3万人。同时,市春运办还组织开通了广州南汽车站至深圳等地“如约城际”线路,满足到达旅客市内外出行需求。

而“补偿调度+信息引导”出租车保障模式,在补助调度部分出租车同时,通过车载智能终端GPS推送信息,引导空载出租车前往广州南站疏运,保障了广州南站等交通枢纽有充足的出租车运力。

通过实施“二加三延”,提高了公交运行效率,使得市民旅客出行时间显著缩短。据统计,广州南站节后到达旅客的平均候乘时间不到30分钟,其中如约巴士平均候乘时间最短,只需7.6分钟;其次是夜班公交车,约13.3分钟;出租车候乘时间相对较长,约25.6分钟。

这一方式不仅获得了市民旅客的欢迎,而且受到交通运输部有关专家的高度评价。这一广州首创的综合交通运输形式,也将有望成为春运、重大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旅客疏运组织的最新经验和有效模式。

【记者】余秋亮

编辑 邓红英
点击展开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继续阅读
评论
发送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