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点赞清远转型升级:“清远转型转出‘加速度’”

南方日报 2017-02-21 10:00

2月17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再次关注清远。当天《人民日报》在第13版推出题为《摆脱速度情结 走出换挡焦虑 清远转型转出“加速度”》的长篇通讯。文章认为,回观近5年,清远市委、市政府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从准入门槛的制定,到扶持配套政策的出台,从公共服务平台的兴建,到营商环境的改造,清远“破立并举”,拉开了产业转型升级的序幕。

文章谈到,从产业发展上看,毗邻珠三角的粤北欠发达城市清远一直是承接产业转移的大市。自2002年清远开始大力引进建筑陶瓷企业后,白色的陶瓷与有色的再生金属、灰色的水泥被称为清远的三大传统产业。这些产业为清远带来高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绿水青山的优质生态资源带来隐忧。

清远市第六次党代会以来,清远紧紧扣住广东省委、省政府对清远发展的新定位新要求,扎实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振兴发展、加快融入珠三角等重大工作部署。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编制“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围绕一个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一个战略定位——南融北拓桥头堡、山清水秀后花园,实施一个发展战略——广清一体化发展战略,推进两个行动计划——南部地区加快融入珠三角和北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1112”发展布局,为实现振兴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凝聚了广泛共识,奠定了坚实基础。

“清远的决心和努力得到了广泛的认可。长隆项目、金发科技、天安智谷、神华国华项目、英德通用电梯集群基地、广清产业园……一个个重大的投资项目陆续落户,为清远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一根根‘能量棒’,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文章谈到。

清远的转型升级为何能得到《人民日报》的关注?记者了解到,作为后发地区,清远在科技创新上始终保持“热情”,并将一批有含金量的创新资源“囊入怀中”。清远高新区成功升级为国家高新区,成为粤东西北地区第二个国家高新区,并被认定为国家火炬高性能结构材料特色产业基地和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园区。清远在全省率先实施科技创新券,华南863科技创新园、天安智谷孵化器入孵企业142家,华炬科技企业孵化器成为粤东西北地区首个国家级孵化器。目前,全市共有高新技术企业112家,比2011年增加79家,数量居粤东西北地区第二位。

“葛长伟表示,未来5年清远将着力推动创新发展,不断完善育才、引才、用才体制机制,积极创建粤北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型城市,为清远找到新的发展动力和‘弯道超车’路径。”文章最后表示。

【记者】赫鹏翀

编辑 刘晓维
点击展开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继续阅读
评论
发送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