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问惠州楼市:2017年我该不该买房,哪个片区会火?
“双创周”“云博会”“云栖大会”……过去一年在惠州举行的多场行业盛会成为惠州创新创业者的一场盛宴。
在一场惠州双创周的创业经验分享会上,演讲者突然停下了演说,问道:“你们谁有创业的想法?”迟疑过后,听众陆续举起了手臂,16只——在现场的30个人中,过半的人想创业。而演讲者吕荣文也曾是惠州大学生创业者中的弄潮儿,他的创业项目主打学生团体周边游,低价、半自助、提供联谊活动,在附近的几所学校颇受欢迎。
但现在另一波技术创业者崛起,成为惠州创业浪潮中的佼佼者。吕荣文最近参加的两场惠州市的创新创业比赛,都没有成功晋级,他败给了“柔性热膜微传感器”“太阳能分解水”“医学影像智能分析”这样的高新技术项目。
在惠州,不少大学生创业者涌入“双创”浪潮,但在电商创业、O2O创业后,此刻的他们面临着运营和发展,资金和技术等多方面的制约,迫切需要真正的创业指导。
◎创业风口
在惠州,大学生创业已成为双创浪潮中的重要分支,他们前赴后继地投身创业大军。创业者韦泽峰从小被教育“做老板比打工好”,在创业的风口上,他总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于是,在机会真正到来的时候,他伸手,一把抓住了。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业是这个时代嗡嗡作响的时代风口。惠州市驴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吕荣文从大学起便开始创业,他跟汽车公司“磨”低价巴士,跟旅行社“磨”旅游意外险,跟景区“磨”团体门票……磨着磨着,创业的项目雏形就出来了。
吕荣文对自己的评价是“很能折腾”的人。在创业以前,他做过不少兼职:在线超市、照相馆、校园包车……他有时一个月就能挣到一万元,并且已经两年没有向父母要学费和生活费了。当毕业季来临,很多同学开始到校外实习、找工作,他没有跟风,而是决心继续创业。
现在,每出一个旅行团,吕荣文的团队能拿到的利润是1500—2000元,按照目前每月3—4次的出行频率,团队每个月的收入不高于8000元,这些钱由4个合伙人平分下来,每个人月收入不到2000元,但吕荣文依然坚持创业,“再做一两年,大不了就出去找工作,反正还年轻”。
“好鸡有”的创始人韦泽峰也是同龄人中的那个抢跑者。在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念大二的时候,其他同学还茫然于学习和课余生活,他就提前出来找实习了,“等到大家都出来的时候就不好找”,他很早就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面试了十几家公司以后,韦泽峰最终找到了一份在生鲜店的实习。凭着生长于农村的敏锐,他很快在日常工作里发现了市民对健康农产品的需求。
韦泽峰至今认为自己是迎上了命运的风口。2015年下半年,惠州公布市区三环路内禁售活禽的政策,当时刚刚毕业的韦泽峰马上找来了几个朋友,着手筹建“好鸡有”,一个主打高品质的生鲜鸡的零售电商。不到半年后,这个团队就拿到了50万元的种子投资。
“很多时候幸运是来自人品的积累,多一点正能量,多一点对未来的希望和目标,少一点对环境的抱怨。”聊天的时候,这个1993年出生的男孩会突然有这样的感慨。虽然种子轮的钱还没花完,韦泽峰还是时刻把钱花在刀刃上,经常自己动手杀鸡。去年中秋节前,“好鸡有”搞促销活动,当天的订单量是平日的3倍,他和师傅早早起床,杀了43只鸡,总算赶在天黑前把鸡全部杀好、打包,交给同城快递派送,按照承诺,这些流程通常需要在一小时内完成。
创业以来,韦泽峰像陀螺一样连轴转,闲下来的时候,他偶尔会想起小时候母亲对他的叮嘱“做生意比打工好”。
◎“成长”的烦恼
项目失败后,庄柳清开始反思自己的创业过程,“申请个公众号,找几个供应商,打着O2O的旗号就开张了”,但大学生创业项目数量很多,运营就成为大家的难点。
韦泽峰有过三个创业偶像,都是生意人。第一个是他们村里的首富。这个人给村里建了小学,修了路,搭了桥,改变了村里的面貌。韦泽峰一直想要超越他。第二个是创立广东天地食品集团的陈生。在韦泽峰五六岁的时候,村里的电线杆上贴满了一种叫“六合壹号”的醋饮料广告。等韦泽峰再一次见到这个名字时,这种醋饮料早已风靡中国市场,同时陈生创立的“壹号土猪”品牌也已经打入了全国各地的超市。“杀猪也要做到全国最好”,同样是农业领域的创业,韦泽峰盼望着有一天“好鸡有”也能做到“壹号土猪”的规模。
第三个则是马云。韦泽峰看过马云在2016年云栖大会上的演讲视频,马云说,“电子商务”这个字可能很快就被淘汰,而作为电商创业者,韦泽峰想的是,“接下来不管出现新的什么,都要跟一线城市多接触”。他认为,在创新创业的浪潮中,处在前沿的大城市也率先迎上了技术革命的狂澜,而对于身处非一线城市的创业者,需要跟紧一线城市的步伐。
而庄柳清的创业项目则在这个秋天走向了终结。6个月前,因为创立“惠吃货商城”,庄柳清成为惠州创业青年的代表,这个平台销售额从100万元突破到500万元,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
庄柳清是那种引人注目的学生,平和、健谈,有着足够张扬但又没有太多侵略性的野心。在学校里他是校学生会主席,2015年,他有了创业的念头,便找了几个同学组建起“惠吃货—鹅来了”创业团队,用校园O2O平台售卖学生需要的日用品和零食。
在一次学校组织的活动中,他认识了一个有充足货源的贸易商,这个贸易商成为他后来的合伙人。
不久,庄柳清的创业团队成立了“鹅来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有媒体报道称,在短短的一年里,这家公司估值从100万元跃升至500万元,旗下的“惠吃货商城”也有了1000多家合作商户,最多的时候,这支创业团队一共有16个合伙人,业务遍布惠州各县区乃至河源、汕头、梅州等地。
而最近在庄柳清和团队创业导师杨荣的一个电话里,庄柳清却突然宣告了项目失败的消息。对于杨荣来说,这曾是她最引以为豪的创业项目,“为什么不问呢?为什么要闷头做?闷头做是不是自己走弯路了呢?”“太自主了,很容易放弃”,他们的导师杨荣最后这样总结。对于项目失败的原因,庄柳清没有告诉记者真正的答案,“创业只看结果”——他回避了一切关于这个创业项目的问题。
项目失败后,庄柳清开始反思自己的创业过程,“申请个公众号,找几个供应商,打着O2O的旗号就开张了”,大学生创业项目数量很多,可是运营才是真正的难点。
◎1350到“10万+”有多远
因为创业政策的利好,这些年轻人在风口起步;又因为囿于资金和技术,这些年轻人在创业的浪潮中最需要风投的指导。
去年夏天,吕荣文参加了两场惠州市的创新创业比赛,都没有成功晋级,一场在市级出局了,另一场甚至没能走出学校突围赛。他败给了“柔性热膜微传感器”“太阳能分解水”“医学影像智能分析”这样的高新技术项目,他的竞争对手甚至包括一名留德博士。
去年3月开始创业时,吕荣文向家里要了2.5万元,跟其他3个合伙人一起,凑够了10万元的启动资金。前期的微信公众号设计以及后期的宣传和推广活动已经花去过半,如今只剩4万多元。
因为资金不够,无法举办大型推广活动,吕荣文“做梦都想融资”,但他甚至不知道融资的途径。
他也曾带着团队参加过创业项目路演,在场上逮住了一个投资人,投资人看完他们的方案,只说了几句优化设计的建议,压根没有提出投资意向。他拿着项目计划书去请教另一名创业导师,那名老师只给了他一个建议,在每一页ppt上加上一个二维码。
吕荣文们不停地参加创业比赛,期待着在某场比赛上被评委或风投看中,然后得到一笔可观的投资和技术支持;又或者只是赢得比赛,拿到一笔几千到几万元不等的奖金,再投入到项目的运作中。
什么样的创业项目容易拿到投资?在另一场路演会上,记者见到了“自造者创客空间”的联合创始人萧秉丞,他自称曾在华尔街从事过多年风投行业,最看重创业项目的未来性和话题性,“比如说,无人机一直很火爆,虽然目前的销售不是非常好,但是投资人还是愿意投”。
风投世界里,马太效应十分明显,越是被看好的创业项目就会得到越多的投资,而那些没有“爆点”的项目则难以获得青睐。而比资金更重要的是,获得风险投资的同时,创业团队也将获得来自风投的创业指导和项目得以做大做强的市场资源。
没有风投,吕荣文和韦泽峰期待他们的官方公众号能出一篇阅读量“10万+”的热文,让他们的项目一炮而红。
“你看过’咪蒙’吗?”吕荣文问记者,他很羡慕这个公众号文章的阅读量能轻易超过10万,而他们团队运营的微信公众号“驴友校园”阅读量最高的一篇也只有1350。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廖钰娴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