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创新”15年!这家逆袭的惠企造世界一流锂电池

南方+ 记者 2017-02-17 09:07

亿纬锂能自造“无人工厂”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南方日报记者 梁维春 摄

2月13日,惠州仲恺高新区的亿纬锂能公司总部,于2016年6月建成运行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全自动化车间,已“开工”一周时间。与之相隔仅数十米处,是一片建设中的工地,门外清晰地标示着“锂离子动力电池二期项目”字样。

今年1月,亿纬锂能连发两个公告,透露出在动力电池技术和业务领域的突破——不仅其68Ah和90Ah的方形铝壳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通过官方检测认证,还与南京金龙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获得10亿元电池供货意向。

从2001年时注册资本仅为50万元,到2009年成为首批创业板上市公司之一,亿纬锂能如今已成为技术国际领先的高能锂电池全球主要制造和供应商。而在公司董事长刘金成眼中,亿纬锂能所走的,正是一条坚持自主开发和技术创新的“原始创新”之路。

咬定技术创新:

从授权品牌到自造“无人工厂”

“在亿纬锂能的血液中,自主创新始终是最根本的发展因子,正是自主创新,让亿纬锂能刷新了一个又一个的创新纪录。”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说。

2001年,亿纬锂能公司在惠州成立。在亿纬锂能创立初期,以法国的SAFT、以色列的TADIRAN、日本的MAXELL为代表的锂电大亨已经牢牢把控了中国市场。

由于资金相对紧张,亿纬锂能无法采购关键设备,也由于技术跟不上,自行开发自动化设备也只能是“想想而已”。无奈之下,亿纬锂能当时选择的是“人海战术”——“人+机器”的半自动化方式。

为了在外资厂商手上分到一杯羹,逐步打开市场,亿纬锂能借助于美国品牌的授权商标实现了国内外业务的快速发展。但授权品牌只不过是亿纬锂能的权宜之计,发展自主品牌才是最终的目的。

2007年时,亿纬锂能的自主品牌EVE产品的销量超过了此前的授权品牌,发展为中国最大、世界前三的高能锂一次电池供应商。2009年,亿纬锂能成为首批创业板上市企业之一,其锂/亚硫酰氯电池产销数量全球第一。根据亿纬锂能2016年业绩预告,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2.42亿元至2.88亿元,同比增长60%至88%。

产销量高速增长背后,是亿纬锂能持续推进的自主研发和不断加大的技术改造研发投入。从2008年至今,亿纬锂能完成了从手工到自动化再到工业4.0的3次重大工业技改过程。

如今,“无人工厂”里的诸多自动化设备甚至也出自亿纬锂能之手。2016年6月投产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全自动生产线,是国内自动化水平“高阶”水平的“无人工厂”,人均产值从过去的80万~90万元增长到了如今的1000万元,翻了十倍之多。

在获得1次广东科学技术一等奖和2次中国专利优秀奖之后,2016年6月18日,亿纬锂能成立15周年大会上,刘金成面向千名员工宣布,公司下一个目标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成为百亿级企业。

瞄准动力电池:

2年内产出世界最牛锂电池

作为一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新型锂电能源领先企业,亿纬锂能在技术上已经可以与法国SAFT等巨头相抗衡,但这家“逆袭”的中国企业显然并不满足止步于此。

“让国人用上世界一流的锂电池,我们争取在两年内实现……”2016年3月,在亿纬锂能高性能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启动现场,站在启动台上的刘金成说出了一句成足在胸的话。

早在2014年7月,亿纬锂能便开始筹划动力电池项目,要为即将到来的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爆发式增长做准备。而项目正式启动后不到一年的时间,亿纬锂能即建成了1GWh的18650动力电池工厂,创造了一个行业第一。

该项目以松下技术、品质为标杆,并邀请松下的专家团队进行产品设计、产线建设指导,并以松下电池作为标杆,因此简称“小松计划”。

“小松计划”项目分三期推进,第一期投资6亿元,2015年4月正式动工,2016年1月试生产,年产能1GWh,该全自动生产线达到日韩现有的最高水平,为国内目前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动力圆柱锂离子电池生产线。

第二期于2016年2月动工,第二期、第三期预计于2017年末建设完成,总投资50亿元,在2017年末形成6.5GWh的规模,实现60亿元的销售收入。

围绕新能源汽车蓝海发力,除了动力电池,近两年来,亿纬锂能还开展了增程式公交车示范运营、电动车租赁、充电网基础设施建设等项工作。目前惠州仲恺高新区新33路公交线路,采用的就是亿纬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提供的十辆全新气电增程式电动客车。

“未来5年,亿纬将满20岁,到时,青年的亿纬锂能要成就百亿梦想。”如何实现这一梦想,刘金成的战略还是那两个字:创新!

科技金融创新:

“一站式”融资融智服务支撑企业转型

“企业的成长需要多方支持,科技金融创新服务就帮了我们大忙。”亿纬锂能有关负责人介绍,作为亿纬锂能金融服务的最大主办合作银行之一,建设银行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提供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服务,也见证了亿纬锂能的成长。

该负责人透露,虽然亿纬锂能自2009年IPO后对于贷款的需求降低,但在2015年转攻动力电池领域后,对于融资的需求增强,尤其是上下游产业链合作明显提升,“供应链融资”就是建设银行送来的一场“及时雨”。

在充分的资金支持下,2015年,该公司耗时一年成功自主研发出了国内首条软包柱式电池自动化生产线。亿纬锂能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条自动化生产线共申请专利20项,申请发明专利7项,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3项,其中已授权实用新型专利7项。“产能较手工线提升200%,减少用工80人,平均产品合格率从89.8%提升到92%,制造成本下降21.76%。”

作为首批加入到建行“FIT粤”科技金融联盟理事单位的亿纬锂能公司,也享受到了企业从育成到转型过程中资金融通与人才培养等全流程金融服务,以及融资到融智的“一站式”服务。

以“绿色通道”服务为例,建行为亿纬锂能公司实行了特殊标识、专人受理、专人跟踪、专人审批,解决了企业融资效率、融资成本问题,仅“科技信用贷”的审批时间就要比普通信用贷的放款时间缩短半个月到一个月时间。

建行惠州分行方面透露,目前该行为亿纬锂能公司提供了1亿元的科技信用贷款。同时,依托于“FIT粤”平台,建行还为公司员工、高管及股东提供了包括房贷利率优惠等专享个人金融服务。

“有了‘FIT粤’科技金融联盟,高科技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金融需求和服务对接就有‘组织’可以依靠了。”亿纬锂能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建行旗帜鲜明提出打造区域高科技企业金融服务的专业银行,亿纬锂能就是受益者之一。

■智库点评:

易观智库入口分析师赵子明:

创新是企业安身立命之本

创新是一种精神,一种能力,更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动力。

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将管理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等环节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形成合力,才能全面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和发展潜力。

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尤其要具备更快、更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培育起自己的核心技术优势。

从亿纬锂能的发展、转型历程来看,创新就是其安身立命之本,相对于繁杂的市场营销手段,技术才是科技型企业的根本。

从亿纬锂能的成功经验来看,创新企业应具有前瞻性和改革力,不仅要通过技术的革新和产品的升级来适应市场的变化,更要通过“革自己的命”的方式来提升自身的发展持续力。

【来源】南方日报

【撰文】张昕

【策划】邓红辉 胡智勇 

【统筹】黄颖川 牛思远 江珊

编辑 谢志清
点击展开全文
继续阅读
评论
发送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