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肥年,菜肉涨价!1月惠州CPI环比上涨1.4%

南方+ 记者 2017-02-16 08:10

这个春节,不少市民过了个“肥年”,但也有不少人感慨,今年的肉菜等物价偏贵。2月15日,记者从国家统计局惠州调查队了解到,2017年1月,惠州市居民消费价格(CPI)环比上涨1.4%,与去年同月比上涨3.9%。

“1月适逢春节,消费需求集中释放,食品类和服务类价格上涨是推动居民消费价格变动最显著因素,是环比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国家统计局惠州调查队的调查分析员如此解释称。

31种鲜菜中21种涨价

调查数据表明,与2016年12月相比,今年1月惠州CPI上涨1.4%。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8%,非食品价格上涨1.4%;消费品价格上涨0.9%,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3%。与上年同月比,1月惠州CPI上涨3.9%。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0%,非食品价格上涨3.8%;消费品价格上涨2.8%,服务价格上涨5.8%。

“食品价格总体上涨态势明显。”国家统计局惠州调查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受12月寒潮以及1月春节节日因素影响,鲜菜价格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整体菜价明显上涨,1月鲜菜价格环比上涨1.3%。

该负责人介绍,所调查的31种鲜菜品种中有21种价格呈上涨态势,上涨面为67.7%,涨幅较大的品种主要有大白菜、菠菜、油白菜、西红柿、茄子等。畜肉、禽肉类价格分别比上月上涨1.9%和0.1%。受到节日需求量增大的影响,猪肉、牛肉、禽类等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全月均价分别比上月上涨2.9%、1.8%和0.1%。

同时,水产品价格上涨明显。春节期间,水产品进入销售旺季,再加上家宴和商务宴请对水产品的需求日渐增多,致水产品特别是海鲜价格上涨。与上月相比,淡水鱼、海水鱼和虾蟹类价格上涨尤为明显,涨幅分别高达3.4%、4.0%和9.3%。

春节期间,记者走访惠州江北农产品批发市场发现,不少海鲜价格飙升。以虾为例,在多家摊档上,平时原本30多元一斤,除夕涨到了60多元一斤,涨了一倍。

返乡过年劳力短缺家政大提价

此前,记者走访了解到,尽管很多人已返乡过年,但惠州不少餐馆、酒楼春节期间生意依然红火。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观念也发生了转变,年夜饭、团圆饭成为春节餐饮市场主角,大众化餐饮受青睐。”国家统计局惠州调查队调查分析员称,受此影响,在外餐饮价格从节前开始持续升温,加上原材料、人工费用等价格的大幅上涨,1月在外餐饮价格上涨了1.1%,其中正餐价格上涨1.6%、地方小吃价格上涨2.5%。

另外,由于节日期间需求增大,茶及饮料、调味品、糖果糕点和酒类等应节类食品的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涨幅分别为2.4%、1.5%、2.3%和0.9%。

据介绍,1月,各大商场推出折扣活动较多,且持续时段较长,居民纷纷添置了新衣筹备过年,衣着类价格环比下降0.7%。

值得一提的是,服务项目价格也整体上涨。该调查分析员介绍,受春节需求增加的影响,旅馆住宿费用上涨4.9%;受春节期间劳动力短缺影响,各类家政服务类、个人服务类价格等有所上涨,比如家政服务类价格上涨9.5%,美容美发洗浴上涨2.7%。

同时,旅游价格在春节期间均保持较高的水平,1月价格环比上涨10.6%。由于春节期间需求量增大的影响,电影票团购价格有所上涨,电影票价格环比上涨0.9%。

■相关

石化产品价格昂首向上

近日,国家统计局惠州调查队发布的调查分析显示,去年以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三去一降一补”政策推动,国际石油减产及工业品价格行情触底上升,石油、钢铁、煤炭等黑色系大宗商品上涨势头强劲,进一步推动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回升。

石化产业是惠州现有的两大支柱产业之一,石化产品价格关乎惠州经济发展。“石化行情昂首向上。”国家统计局惠州调查队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国内乃至亚洲地区供应相对紧张及重要设备停车检修,化工产品产能不增反减,进口下降,走势上涨。2016年下半年以来,石化产品市场价格接连上行,12月惠州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同比指数上升12.8%,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上升9.7%。

同时,钢材行情集体趋旺。“受黑焦产品价格上涨牵引,下游产业链价格普涨,钢材等黑色系金属产品一改成交萎靡格局,整体交投良好。”该负责人介绍,2016年下半年,黑色系品种继续发力,涨速加剧,12月惠州的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升33.1%,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上升31.2%,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上升18.1%,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升14.4%。

此外,去年12月,惠州水泥、石灰和石膏制造业上升15.4%。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周欢

编辑 谢志清
点击展开全文
继续阅读
评论
发送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