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大湾青年返乡创业 绿色生态农产品大有作为

南方日报 2017-02-09 09:43

英德大湾青年返乡创业 发展绿色生态农产品,带动村民致富

今年,英腾公司计划将桑叶收购规模扩张到250亩,打造绿色“餐桌桑叶”品牌。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如今,创业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股新风潮。在英德市大湾镇,也有两位返乡创业青年——阙志威和李洪锋,他们早年外出创业成功后,于去年6月返乡成立英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腾公司”),将目标瞄准当地的生态农产品,通过整合资源,扩大销售渠道,带动村民致富。

怀着“家乡情结”回乡创业

阙志威今年38岁,自大学毕业后就到广州打拼,做过金融业、开过工厂,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2016年他做出了让朋友大跌眼镜的决定:返乡创业。与他志同道合的还有一位同样早年外出创业的合伙人李洪锋。

“返乡创业主要因为怀有‘家乡情结’,尽管在外地生活多年,但还是时刻关心家乡的发展。”阙志威说,虽然工作地点在广州,但他每月至少回一次家乡。当看到农村撂荒的土地越来越多,不少村民仍然生活困难时,他萌发出“回乡创业带动村民致富”的想法。经过一年的谋划,阙志威与李洪锋以合伙人的模式,投入了100多万在大湾镇小联村成立英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从事农特产品的生产销售。

“农产品的销售不稳定是导致农民收入不高的一个重要因素。”李洪锋表示,大湾销售的农产品大多由外地商贩前来收购,农产品缺乏整合、农民对市场不了解容易导致产品价格偏低,甚至出现“无人收购”的尴尬局面。“公司成立主要是为了整合大湾优质的农特产品,形成品牌规模化地销往珠三角地区。”李洪锋说,以番薯为例,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运作,与当地贫困户签订协议,以每斤不低于1元钱的保底价随行就市收购贫困户种植的合格番薯,经过加成制成番薯干销往珠三角地区。目前,番薯干每天销售量约500斤,产品供不应求。“种植一亩的番薯成本约700元,而我们的收购价至少在每亩2000元以上。”李洪锋称。

收购番薯桑叶打造绿色餐桌

除番薯以外,两人还将产品瞄上了桑叶。“我们的桑叶不是用来喂蚕,而是上餐桌。”阙志威表示,桑叶菜具有降胆固醇、血脂、血糖等功效,是近年流行起来的绿色食品,在上海、苏州、广东等地城市颇受消费者青睐。“蚕桑是大湾镇的特色农产品之一,在不少农村都种有桑树,而我们所选取的桑叶是嫩桑芽,不会对蚕虫进食造成影响,农民可以在一棵桑树上挣两份钱。”

赖和平是大湾镇衣滩村村民,自家种了20亩桑树,他在今年1月与英腾公司签订了桑叶收购协议,以每斤4元的价格出售嫩桑芽。“蚕虫吃的是老桑叶,嫩桑芽对它来说没有营养。以往嫩桑芽只能扔掉,没想到现在能创造价值。”赖和平说,按照目前的收购价,一亩桑树至少再增收1000元,现在他开始发动身边村民加入“收嫩桑芽”的队伍,希望能进一步提高村民收入。

目前,英腾公司与农户共签订了50亩的桑叶收购协议,并计划今年内扩张到250亩。“按照250亩的规模,桑叶菜年产值预计可达500万元。”阙志威信心满满道。

【记者】陈咏怀

编辑 刘晓维
点击展开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继续阅读
评论
发送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