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羊城叹美食,20户"友好人家"感受“广府年味”

南方+ 记者 2017-01-28 08:44

“花城人家”游览西关。黄叙浩摄

“广州的花市太特别了,我要用镜头尽可能多地记录下这里的盛况,展示给我们国家的朋友看。”除夕,来自加拿大的Gwendal背着小女儿,在广州荔湾花市拍个不停。

广州过年,花城看花。美丽的花城广州在春节前迎来了来自世界各地的20户“友好人家”。他们从全球5001组家庭中被遴选出,并将于1月26日至29日(年廿九至大年初二),和接待的20户“花城人家”一起,在广州度过一个具有浓浓的“广府年味”的春节。

来自世界各地的友好人家在欢喜中逛荔湾花市。刘力勤摄

魅力羊城

陈家祠内感受岭南文化底蕴

除夕早上,20户人家一同到了具有悠久历史的荔湾花市游玩。记者在现场看到,花市主牌楼融合了画梁、雀替、红柱等中国传统建筑元素,显得端庄、大气。上方四只可爱的金鸡仔簇拥着金童玉女,并以岭南佳果及荷花作点缀,映衬了浓烈的节日气氛,惹得来自外地的游客都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

相比于荔湾花市的热闹,不远处的陈家祠则向20户“友好人家”展示了广州深沉而博大精致的岭南建筑文化底蕴。

“陈家祠堂又称‘陈氏书院’,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即1888年,光绪二十年即1894年落成。它是由清末广东省七十二县的陈姓联合建造的,几乎‘一祠’集岭南建筑工艺装饰之大成,是广东省著名的宗祠建筑……”伴随着导游的娓娓道来,特意穿上唐装的美国著名侨领冯淦华开启了陈家祠的参观之旅。

“我也是一名‘老广’。我出生在广州老西关,不过在上世纪70年代我年仅十多岁时便举家移民到了美国。”冯淦华对记者表示,今年还是他在移民之后首次回到老家过年,感受到了久违的热情和浓厚的过年气息。

“陈家祠也是第一次过来。在这里,很多实物都一一还原了我孩提时的印象。”冯淦华指着东西厢房内一处“老广州印象”——西关大屋门口可推移的“木趟栊”对记者说,“还有这些描绘着各色图案、色彩缤纷的‘满洲窗’,我记得小时候家里的窗就是这样的。”

来自扬州的赵绮华则对聚贤堂前雅致的石雕栏杆产生了浓厚兴趣。“导游说这里是以各种花鸟、果品为题材,运用连续缠枝的表现手法来雕饰的。我们来看看这个像什么?”她不断地招呼着身边的家人,“快看,这个像几个杨桃堆叠!旁边那个是剥开的橘子!还有这个,像不像香蕉……”一边说着,还一边拍照留念。

“我们印象最深的就是广州的牙雕!”来自湖北的全职网络作家杨婷婷一家,是20户人家中最早来到广州的,为的就是更加全面深入地感受广州的魅力。而陈家祠中陈列的精美牙雕也给他们一家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来自马来西亚的沈嘉菱在线直播广州特色小吃。黄叙浩摄

食在广州

各方来客畅享广味年夜饭

花城看花,看过古香古色的陈家祠,逛完接地气的荔湾花街,喂饱了眼睛,下一站自然是填饱肚子。花城广州的招牌不仅有鲜花,还有各种粤式美食。

“广州的点心很精致!”中午时分,20对花城友好人家来到位于中山四路的点心餐厅,享受了一场美食盛宴。虾饺、烧卖、马拉糕、艇仔粥……餐桌上的食物琳琅满目。“就算是相同的菜式,在国外吃和在国内吃,滋味也绝对是不一样的。”

粤式点心深受各方来客的欢迎。微博美食大V熊守丽说:“如果说有什么东西最难忘的,那一定是广州美食了”。

“花城人家”感受广州地道早茶。黄叙浩摄

饭店大厨手艺固然高超,但似乎少了一份“家”的味道。许多东道主选择在家“露一手”,亲自为远道而来的客人准备一顿丰盛的“广味”年夜饭。黄耀辉家庭就是其中之一。黄耀辉还邀请了Gwendal一家人一起逛传统菜市场。“太特别了!”一路上,Gwendal都在不停地赞叹,相机的快门声也没停下来过。他说,中国的菜市场比加拿大的要热闹太多了,而且这里有很多加拿大买不到的东西。“有个摊子居然在卖鳄鱼肉!这还是我第一次见到。大概这就是所谓的文化差异吧。”

为了迎接Gwendal一家,黄耀辉一家特意准备了一道“五彩丁”。五彩丁用芹菜、百合、果仁、肉丁和胡萝卜炒制而成,色泽鲜艳,又寓意“添财添丁”。“选择这道菜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考虑到外国客人可能不会用中国的筷子。而这道菜既可以用汤勺舀着来吃,也可以用叉子叉起来吃。”

“干杯!”华灯初上,觥筹交错,中加两家人一起开始了他们的年夜饭。Gwendal一家很享受这顿温馨的年夜饭。其他19对家庭,也在充满浓郁南粤风味的年夜饭中,为刚刚开启的跨省、跨国情谊喝彩庆祝。

编辑 曾妮
点击展开全文
继续阅读
评论
发送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